趙春紅
【摘要】目的 分析超聲檢查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以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為例實施研究,本組患者均采用超聲檢查進行了診斷。結果 100例患者中出現(xiàn)了2例誤診,其中1例被誤診為盆腔炎,另1例被誤診為乙狀結腸性癌侵犯。確診的98例患者中有41例為單純性急性闌尾炎、42例為化膿性急性闌尾炎、其余15例為急性壞疽性闌尾炎,診斷總準確率為98.0%。結論 超聲檢查在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其準確率較高,可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超聲檢查;急性闌尾炎;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656.8;R44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01
急性闌尾炎屬于外科急腹癥,較為常見,該疾病需要早診斷早治療才能確保其治療效果,也能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以往傳統(tǒng)診斷中主要采取臨床體征和實驗檢查的方式,診斷準確率往往不高?,F(xiàn)代醫(yī)療推動了超聲檢查技術,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該技術的聲像圖效果更佳,在急性闌尾炎的鑒別中具有明顯優(yōu)勢。文章以我院收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為例,主要分析超聲檢查的臨床應用價值,詳情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為例實施研究,本組患者均采用超聲檢查進行了診斷。其中男62例,女48例,年齡15~70歲,平均年齡45.2±5.8歲。經手術治療證實本組患者均患有急性闌尾炎。
1.2 方法
本組患者均使用同一臺超聲檢測儀進行檢查。將儀器的腹部探頭低頻率設置為3.5 MHz,高頻設置為7.5 MHz。協(xié)助患者采取仰臥位,先施行腹部常規(guī)檢查,排除胰腺炎和膽囊炎以及泌尿系統(tǒng)等疾病的可能性。女性還需檢查其右卵巢,排除宮外孕的可能。接下來用超聲窗確認闌尾位置。此時可以用低頻探頭來檢查患者的右側腹部情況,注意有無麥氏點現(xiàn)象。再用高頻探頭繼續(xù)檢查,以確認患者的病灶情況,通過掃描來判斷闌尾是否存在腫大,有無積液和局部糜爛以及腸系膜淋巴腫大等癥狀。
1.3 判定標準
主要的判定標準為患者的闌尾處是否存在壓痛、探測到的管狀結構直徑是否>0.6厘米、闌尾壁是否有增厚、管狀結構的蠕動是否過慢和腔中是否存在糞石等異物導致堵塞或產生積液等。結合超聲檢查結果最終得出結論。
2 結 果
100例患者中出現(xiàn)了2例誤診,其中1例被誤診為盆腔炎,另1例被誤診為乙狀結腸性癌侵犯。確診的98例患者中有41例為單純性急性闌尾炎、42例為化膿性急性闌尾炎、其余15例為急性壞疽性闌尾炎,診斷總準確率為98.0%。
3 討 論
在超聲檢查中不同的急性闌尾炎類型會產生相對應的聲像特點。單純性急性闌尾炎會表現(xiàn)出基本正常的形態(tài),通過縱切面檢查會發(fā)現(xiàn)回盲部與右下腹位置存在輕度腫脹,呈現(xiàn)出蚯蚓狀或臘腸狀,闌尾直徑一般不超過10毫米。橫切面檢查會發(fā)現(xiàn)闌尾呈現(xiàn)出同心圓狀或靶狀,通過高頻探頭能清楚的看到三層腸壁結構,低回聲來自于中間肌層,內外則為高回聲,壁厚不超過2毫米,闌尾內部無氣體且無蠕動,加壓后不會變形。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在超聲檢查中會有闌尾增粗的現(xiàn)象,末端尤其明顯,直徑可超過10毫米,甚至會超過20毫米,聲像觀測不到清晰的輪廓,縱切面檢查呈現(xiàn)管狀或臘腸狀,厚度不均勻,層級機構不清晰,且回聲增強。此外有些患者的腔中還有大量膿液,回聲不勻或消失;官腔中還可能存在糞石從而會有聲影產生。橫切面檢查中微弱的環(huán)形結構,高頻探頭可見光點,且盆腔內有可見的液性暗區(qū)。壞疽性和穿孔性闌尾炎在超聲檢查中會發(fā)現(xiàn)明顯的腫大,闌尾直徑通常超過25毫米,腔內壓明顯升高且壁管模糊,黏膜回聲會越來越弱,邊界模糊甚至不可見。若為穿孔現(xiàn)象其闌尾的形態(tài)會發(fā)生明顯改變,無回聲,低回聲在漿膜外就會出現(xiàn),還伴有光斑和強回聲,闌尾及其周邊組織的邊界不可見,盆腔內還會有明顯的不規(guī)則液性暗區(qū)。
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腹部疼痛和發(fā)熱,單純性急性闌尾炎的壓痛范圍相對較小,反復跳痛則考慮為急性壞疽性闌尾炎或者是化膿性闌尾炎,且急性闌尾炎患者的白細胞和中性類細胞也會出現(xiàn)明顯的上升。綜上,超聲檢查在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其準確率較高,可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 霞.超聲檢查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07:106-107.
[2] 王海靜.超聲檢查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22:4294.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