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榮
早年間,有一回收藏家馬未都應邀接受采訪,節(jié)目組七八個人來到他家里,要現場錄制節(jié)目。那時的錄音設備還比較落后,用的不是胸麥,而是舞臺上常見的拖著長線、支著長桿的大“毛毛球”話筒。
正式錄節(jié)目之前,節(jié)目組好幾個人看到馬未都家里藏品眾多,于是,建議他拿出一兩件擺一擺,以烘托氣氛,增強節(jié)目的錄制效果。馬未都爽快地答應了,翻出自己精心收藏的一對瓷瓶兒放到了案桌上。隨后,他們就開始錄制節(jié)目了。
眼瞅著節(jié)目就要錄完了,場上的錄音師突然想出去一下。沒想到,就在他一轉身大步離開的瞬間,他的上衣扣子鉤住了錄音線,而錄音線牽動了放在馬未都面前的大話筒,只見那大話筒一斜,將桌上的一個瓷瓶掃落在地。
大家都驚呆了。隨后,屋里鴉雀無聲。馬未都見此情景,不動聲色地說:“來來來,收拾收拾,咱們接著錄?!贝蠹乙宦?,七手八腳地收拾好現場,然后接著錄完剩余的節(jié)目。而錄完節(jié)目之后,他們魚貫而出,誰也沒說話。
待節(jié)目組的人都走光了,馬未都的妻子有點不高興地說:“這么好一瓷瓶砸了,他們怎么連聲‘對不起都不說?”馬未都笑著答:“你呀,太不了解瓷瓶打碎后他們的心境了。他們是覺得,這事兒靠一句‘對不起根本解決不了,所以誰也不冒著膽子站出來。我想著,既然損失已經注定,也就沒有必要等那一句‘對不起了?!?/p>
適合話題:修行;寬容;悲憫之心;換位思考;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