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渠
摘要:闡述了高中生物學實驗能力紙筆測試命題的素材來源、素材整合及素材選用原則。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實驗能力;紙筆測試;命題素材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志碼:B
高中生物學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生物學實驗有助于學生理解和內化生命觀念、訓練科學思維、養(yǎng)成科學探究的態(tài)度和技能,還有助于學生增強承擔社會責任所需的意識和能力。
生物學實驗能力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操作考試和紙筆測試。命題就是根據測量目標和考生實際,選擇合適的情境材料,設計具有思維能力的問題。在紙筆測試中,以真實的實驗情境為素材考查實驗能力,是高中生物學學業(yè)成就測量的有效途徑。下面以浙江省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以下簡稱“學考”)近三次(2018年6月、2019年1月、2019年6月)的試卷為例,闡述高中生物學實驗能力紙筆測試命題的素材來源、素材整合及素材選用原則。
1素材來源
1.1教材的學生實驗
學生實驗是最主要的素材來源。根據《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生物》(以下簡稱“教學指導意見”)的教學要求,“浙江科技出版社高中生物學教材”(以下簡稱“教材”)的3個必修模塊中,要求組織的學生實驗共有12個。近三次考試考查了12個學生實驗中的9個,試題共10題,共計24分,題分占試卷總分(70分×3)的11.4%(表1)。
1.2教材的演示實驗
教學指導意見要求的演示實驗共2個,酶的催化效率和乙醇發(fā)酵實驗。在2019年6月的學考中考查了“乙醇發(fā)酵實驗”。
[例1](201906)在“乙醇發(fā)酵實驗”活動中,以酵母菌和葡萄糖為材料,用澄清石灰水檢測C02,裝置簡圖如圖1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__()
A.甲溶液為澄清石灰水,乙溶液為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
B.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會產生CO2
C.若向混合液中通入空氣,酵母菌的乙醇發(fā)酵速率會減慢
D.若水浴溫度過高使乙醇的生成速率下降,其原因是乳酸脫氫酶活性下降
參考答案:D。
1.3教材的經典實驗
教材介紹的生物科學發(fā)現史上的經典實驗共有20處,近三次考試涉及的試題共11題,共計19分,題分占試卷總分的9.0%(表2)。
1.4高校教材的學生實驗
高校教材的學生實驗科學性強、操作規(guī)范,是良好的試題素材。當然在選擇時,要基于高中的知識基礎和實驗能力考查目標,在試題編寫時要作必要的知識補充。2019年6月學考的一道非選擇題,選用了“利用希爾反應測定葉綠體活性”的實驗素材,考查了對實驗方案的理解能力,特別是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和對實驗變量的控制。涉及的主要知識條目是光合作用過程和滲透作用。
[例2](201906)希爾反應是測定葉綠體活力的常用方法。希爾反應基本原理:光照下,葉綠體釋放0:,同時氧化型DCIP(2,6一二氯酚靛酚)被還原,顏色由藍色變成無色。DClP顏色變化引起的吸光率變化可反映葉綠體活力。研究小組利用菠菜葉進行了葉綠體活力的測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制備葉綠體懸液:選取10g新鮮的菠萊葉加入研缽,研磨前加入適量的0.35mol/L NaCl溶液和pH7.8的酸堿緩沖液等;研磨成勻漿后,用紗布過濾,取濾液進行__,分離得到葉綠體;將葉綠體置于__溶液中,以保證葉綠體的正常形態(tài),獲得葉綠體懸液。
(2)測定葉綠體活力:分組如下,并按表3加入試劑;測定各組吸光率。
①希爾反應模擬了光合作用中__階段的部分變化,該階段在葉綠體的__中進行。氧化型DCIP在希爾反應中的作用,相當于__在該階段中的作用。
②煮沸處理后,需向2號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__,以保證各試管中液體的量相等。
③3號試管的作用是__。
參考答案:(1)離心0.35mol/L的NaCl(等滲)
(2)①光反應
類囊體膜NADP+②蒸餾水③測定該濃度葉綠體懸液自身的吸光率作為對照
1.5高校教材中的科學發(fā)現實驗
高中教材中的絕大多數理論是基于科學實驗發(fā)現的,限于篇幅和教學要求,教材沒有介紹相應的發(fā)現史?;诳疾槟繕耍蛇x擇與高中教材知識點相關的發(fā)現史作為命題素材。例如,卡爾文循環(huán)的發(fā)現、ATP合成的化學滲透假說的實驗、促胰液素的發(fā)現等。在3次學考中未曾采用這種來源的素材,但在高考題中經常出現。
此外,公開發(fā)表的科研論文、學生的實踐活動報告等,也可以作為命題的素材,但由于可能會引起科學性和考試公平性的爭議,在素材的選用和加工中要十分謹慎。
2素材整合
2.1以單個實驗為試題素材,以選擇題形式考查單項實驗能力
[例3](201806)1913年,丹麥植物學家波森·詹森為證明促進生長的物質由苗尖端向下傳遞,進行了實驗。其中一組實驗的設計如圖2所示,另一組是( )
參考答案:B。
解析:本題以教材經典實驗為素材,主要考查了學生根據實驗目的設置實驗變量的能力。為減少識記性知識的干擾,題干己清楚告之實驗目的。
2.2以單個實驗為試題素材,以選擇題形式多角度考查實驗能力
[例4](201806)在進行“驗證活細胞吸收物質的選擇性”活動中,某同學將玉米粒縱切,其中剖面結構如圖3所示。下列關于該活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A.煮過和未煮過籽粒部位①的著色基本相同
B.用沸水煮籽粒的目的是殺死部位②細胞
c.籽粒部位②的著色,煮過的比未煮過的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