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要求初中階段學生的閱讀量要達到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名著兩三部,可見名著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初中語文教師如何“巧妙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名著學習興趣”;“靈活實施多元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名著教學的有效性”這兩個方面來談談初中名著教學策略。
關鍵詞:名著;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名著不僅是文學作家學識和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文化中一朵燦爛的奇葩,還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名著對提升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都非常的重要。對此,筆者結合幾十年的教學經驗,以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劉姥姥進大觀園》為例,淺談初中語文名著教學策略,讓劉姥姥帶著我們學名著吧。
一、 巧妙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名著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前提,學生只有對學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才能愛上學習,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名著教學亦是如此,教師在教學中注重了對學生名著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學生才能更好地吸取名著中的養(yǎng)分和知識,各個方面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得到顯著的提升。
(一)巧用故事導入
導入是教師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導入,可讓學生在第一時間迅速進入課堂學習中。鑒于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名著教學中,就可以通過導入,激發(fā)學生們學習名著的興趣,促使學生對名著類文章感興趣。教師在導入時,可以采取故事導入法以激發(fā)學生們對名著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劉姥姥進大觀園》這課時,為了促使學生們更好地了解《紅樓夢》,并能把握里面經典的篇章情節(jié)、人物性格及反應的社會生活,就可以為學生導入這樣的一個引子:同學們,有這樣一個農村老太太,她貧窮困苦、粗俗鄙陋,但是卻能靈活自如地周旋在富麗堂皇的榮國府里那些有錢有勢的太太、小姐身邊,博得她們的歡喜;雖然她在榮國府這個地方出盡了洋相,但是卻給沉悶沒有生機的朱門帶來了歡聲笑語。大家知道這位老太太是誰嗎?她就是劉姥姥,現在就讓劉姥姥帶著我們進入大觀園。借此將班級學生學習名著的興趣激發(fā)出來,促使他們迅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而且也順勢將《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這篇文章巧妙地引了出來。
(二)巧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被我們廣泛地運用到了生活和學習中,且深受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名著教學中,就可以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其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將翻拍的經典名著作品呈現到學生們的眼前,在吸引他們學習注意力的同時,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之,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還不是很成熟,部分學生對名著中的情節(jié)和人物性格的認識不足,通過為學生播放與之相關的名著作品,可以降低學生對名著作品的理解難度,拉近他們與名著之間的距離,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還是以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劉姥姥進大觀園》這課為例,教師就可以將這篇文章的相關電視情節(jié)呈現到學生們的眼前,讓學生欣賞。當然,這需要教師在教學名著課前,準備好相關片段。在學生欣賞電視劇相關片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疑問欣賞,為后續(xù)的名著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如下問題欣賞相關片段,如:
1. 課文中小說的三要素具體是什么?
2. 劉姥姥是一個什么性格的人呢?
3. 劉姥姥進大觀園后所表演的這場笑劇是誰導演的呢?
4. 為什么要導演這場笑劇呢?
5. 笑劇的背后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隨著多媒體技術將課本內容直觀地呈現出來,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有的學生說:這篇小說的人物是劉姥姥、王熙鳳、鴛鴦、賈母。環(huán)境是大觀園。故事開端是鳳姐和鴛鴦要討賈母歡心,合計讓劉姥姥演戲;發(fā)展高潮是劉姥姥為生活所迫,配合鴛鴦故意出盡洋相,討得老太太心花怒放;結局是鳳姐和鴛鴦給劉姥姥賠禮道歉。也有的學生說:劉姥姥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劉姥姥進大觀園后的洋相是鳳姐和鴛鴦等人導演的,她們之所以導演這場笑劇是為了讓老太太開心,取悅老祖宗。通過上述所有的問題,教師再啟發(fā)學生深刻認識:作者以悲憫的眼光描寫了劉姥姥這樣一個胼手胝足,換取溫飽的市井小民,也透過劉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賈府“朱門酒肉臭”的景象,對賈府的腐敗進行了深重的譴責。這樣就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看-議-思的過程,在輕松愉悅中,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到了知識;又讓學生認識了作者的寫作目的,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 靈活實施多元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名著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組合作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授名著課時,要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應該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注重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诖耍踔姓Z文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運用其中,借助小組合作互補的原則,上好名著課。小組合作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在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性格、綜合能力等情況后,將他們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互補原則,分成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在分組完成后,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取合適的課本內容為他們布置相對應的問題,鼓勵他們在組內相互學習、相互探究。仍以《劉姥姥進大觀園》為例,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將班級學生按照學習能力、性格、性別等綜合方面分成幾個小組,在分組完成后,為各組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具體的任務如下:
1. 文章的標題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大觀園是劉姥姥的表演的舞臺,請找出文章中對“舞臺”描寫的句子,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2. 文章中的各個人物性格是什么樣子的呢?隨著問題的提出,學生們迅速開始在組內探究學習。A組的趙某說:“文章的第一段,人人都說大家子住大房子。昨天見了老太太的正房,很是威武?!壁w某話音剛落地,A組的張某便說:“你沒說完整,劉姥姥還說那個柜子比她家的房子都高,這夸張、對比用得多溜?!盩組的組長更不得了:“文章的第一段全部都是劉姥姥的獨白,是以劉姥姥一個鄉(xiāng)野村婦的視角,來表現大觀園的奢華的?!盕組的李某說:“劉姥姥有著大智若愚、淳樸節(jié)儉、率真自然、風趣滑稽的特點?!盕組的夏某說:“賈母仁慈,鳳姐愛捉弄人、聰敏?!边@樣的教學設計,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理解、概括、表達等能力,促使名著教學變得多元化,還可以借此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也被稱之為“心智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不僅簡單有效且實用性非常強。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名著時,就可以將思維導圖運用其中。當講授《劉姥姥進大觀園》接近尾聲時,可以讓學生們以小說的三要素為思維發(fā)散點,畫出這篇課文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如下:
以上的思維導圖簡單明了形象直觀地把這課的知識要點呈現出來了,即使沒有看過這篇文章的人也能一目了然地知曉它的主要內容;同時,構設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學生發(fā)散、分析、取舍、決斷、概括、構圖等等的心智過程,不僅鞏固了本課的知識要點,更是培養(yǎng)了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也叫扮裝游戲,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社交的活動。角色扮演可以是游戲娛樂、表演、實景練習、心理引導等等。鑒于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名著教學中,就可以將角色扮演運用其中,引導學生將課本中的知識,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其他學生通過觀看表演來提升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詳細的教學步驟如下:教師可以讓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角色和自己的前后桌將文章中劉姥姥和賈府中各個人物間的對話、動作、神態(tài)演繹出來。E組的申某扮演的是劉姥姥這個角色,申某在表演到劉姥姥一個七十五歲的老人,戴上丑面譜,放下自己的尊嚴,為了逗賈母開心時,將劉姥姥這個鄉(xiāng)下老太太大智若愚的人物角色表演得活靈活現;E組的高某表演的是寶玉這個角色,高某將劉姥姥搞怪時,賈寶玉鉆到劉姥姥的懷里開懷大笑時的天真和孩子氣演繹得非常到位;鳳姐和鴛鴦的表演者,也分別將她們兩個人善于計謀,喜歡取笑他人和捉弄他人的性格特點體現了出來。通過這樣的教學,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促使學生對自己所扮演的人物形象有一個充分的把握,還可以幫助其他同學通過觀看表演更清晰直觀地認識人物形象的特點,進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題。
三、 總結
劉姥姥帶著我們走進了大觀園,見識了大觀園的林林總總:富麗堂皇的氣派;“朱門酒肉臭”的奢靡生活;迎來送往、嬉笑怒罵的人情世故——最后同學們自己變成了劉姥姥,走進了大觀園,更深切地認識了劉姥姥這一農村老太粗俗鄙陋、洋相百出的表象下率真自然、大智若愚的特點——這一切的效果都離不開一個關鍵性的人物—劉姥姥,因此,抓住關鍵性的人物,以此為散發(fā)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放矢,構設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能讓學生們在輕松愉悅中,更快更好地學習名著。
參考文獻:
[1]貢保吉.關于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9(34):43.
[2]侯福紅.初中語文教學引發(fā)學生思維的幾點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9(11):26-27.
[3]陸登峰.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背誦的幾種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142-143.
[4]牛勝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幾點探索[J].學周刊,2019(33):70.
[5]顏小泳.初中語文名著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41):64.
[6]茍學斌.初中語文名著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文學教育,2016(12):87.
作者簡介:艾永勝,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