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子衿
怎么也忘不了,那個美好夏天,
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圣。
——阿·安·普羅克特
高考結束后,有人問我:高三是什么感覺?高考又是什么感覺?恰如黑褐與奶白相溶的卡布奇諾,樸素又讓人歡喜,醇厚又讓人熱血沸騰。
在正式成為高三生的那天,我去了高三教學樓,空蕩蕩的樓道,教室里依舊掛著鮮艷的紅色標語,黑板上還沒擦干凈的倒計時數字,似乎都在暗暗地催促著我要做些什么,可是一轉眼想起了自己毫無起色的成績,不免又有些迷茫。
直到某個霞光漸散的下午,我再一次開始在草稿紙上漫無目的地畫著奇奇怪怪的圖案用來消磨時光,這時,老師拿著一份最新出爐的成績單走到了我面前——下降了96個年級名次的成績,在總分表上被老師用紅色的筆標記了出來,顯得格外刺眼。一向安于現狀的我頓時有些不知所措,尤其是文綜和數學,已經排到了班級倒數第三,這樣的分數仿佛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我的眼淚毫無預兆地掉了下來。
身處荊棘,不動不刺,一退則險。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鎖上了自己所有的娛樂工具,收起了所有亂七八糟的思緒,想要重新定義這個高三??墒鞘屡c愿違,我的成績并沒有像想象中的那樣一鳴驚人。許久沒練習過的數學題,一個人琢磨很久后還是沒有弄懂,也不愿打擾老師和同學,更怕自己拿去詢問的問題太簡單而遭受到冷眼。
頭頂的風扇還在“吱吱呀呀”地轉個不停,空氣中的燥熱一點一點吞噬著每個人的耐心,再加上極其低下的學習效率,很容易讓一個人感到崩潰。到了第二輪復習的時候,我還是完全不能跟上數學老師復習的節(jié)奏,挫敗、茫然,深深地印在了那些讓人倍感無力的日子里。
身處荊棘,一退則險,前行則艱。
我嘗試著拋開顧慮,拿出整理好的難題向老師請教,一副求知若渴的樣子。直到后來慢慢地有了一種一定要有進步的信念,再轉化成為前進的動力。
我選擇了走讀,報了網課,一節(jié)一節(jié)地開始補,文綜的專題突破,數學的幾何函數、向量方程,瘋狂地完善著自己的知識構架。
在這10個月、300多天里,我每天早上五點半就起床,6點就出現在教室。那段時間,我見證了從秋天到冬天的早晨,日頭出現得越來越晚;目睹著從冬天到春天的早晨,朝陽出現得越來越早。不知不覺中,夏天離我們越來越近,天光也一天比一天亮了。當每一天太陽開始慢慢升起的時候,我好像看到了一個新的自己,真的和以前不一樣了,這個夏天給人的感覺也無比溫柔。
從年級200名開外到前20名,再到最后高考成績出來以后,我是班級唯一一個600分以上的學生,我身邊的所有人都很震驚,或許這個分數對我來說很明顯是超常發(fā)揮了,可只有我知道,這分數里包含了太多的汗水和淚水,包含了太多辛苦的日日夜夜,包含了每一個崩潰的瞬間和繼續(xù)堅持下去的信念。
昔日的顏色,一點點褪去,又在新一天的晨曦中,重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