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壓患者伴動脈硬化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的應用研究。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111例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常規(guī)組(55例)與研究組(56例),常規(guī)組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持續(xù)治療3個月,對比兩組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舒張壓指標、收縮壓指標、動脈硬化程度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統(tǒng)計學具有意義。結論 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能調節(jié)血壓水平,對動脈硬化癥狀起到減輕作用,促進患者恢復,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藥物治療。
【關鍵詞】阿托伐他汀;高血壓;動脈硬化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1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征并伴有心、腦、身等器官功能損害的臨床綜合癥[1],主要由遺傳因素、精神和環(huán)境因素、年齡因素、生活習慣因素、藥物影響及其他疾病影響等因素導致患病,同時高血壓患者同時會伴有動脈硬化的癥狀[2],容易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所以有效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1例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常規(guī)組和研究組,常規(guī)組(55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8例,最大年齡78歲,最小年齡55歲,平均年齡(65.61±5.04)歲;研究組(56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8例,最大年齡78歲,最小年齡56歲,平均年齡(66.17±5.24)歲。
兩組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性別和年齡等資料比較,統(tǒng)計學不具有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在治療期間均進行基礎檢查,并綜合評估高血壓病情嚴重程度和動脈硬化程度。
常規(guī)組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給予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緩釋片等對癥用藥支持,持續(xù)治療3個月。
研究組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在此基礎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予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20 mg的阿托伐他汀,每日一次,持續(xù)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的舒張壓指標、收縮壓指標、動脈硬化程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對各項觀察指標情況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若P<0.05,代表存在差異,統(tǒng)計學具有意義。
2 結 果
兩組老年高血壓伴動脈硬化患者治療后的舒張壓指標、收縮壓指標、動脈硬化程度。存在顯著差異,統(tǒng)計學具有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3 討 論
動脈硬化程度是預測心血管疾病的指標之一,動脈硬化程度越嚴重,器官冰面的可能性就越大,隨著患者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病情的加劇,患者會出現(xiàn)脂質代謝問題,導致血栓的形成,最終會出現(xiàn)器官缺氧和供血困難的癥狀[3],所以給予患者必要的藥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緩解患者動脈硬化的速度,治療效果顯著且不易引發(fā)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伴動脈硬化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熱衣汗古麗·尤力達西,卡米力江·艾爾肯.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壓患者動脈硬化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13):53-53.
[2] 李 華,裴啟福.心舒寶膠囊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高血壓合并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16(01):67-70.
[3] 王 琴,徐 英.阿托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伴動脈硬化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8,v.13;No.59(04):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