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四川 遂寧,629000)
根據大量臨床經驗證明,患者所具備的自我護理能力往往會和直腸癌結腸造瘺口的患者生活質量有非常密切額的聯系[1]。針對這一情況,為能夠切實有效地提升患者自我護理的能力水平,對圍術期的患者行以適當的人文關懷護理,在本文當中將選取100名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展開分析,詳情如下所述。
隨機擇取2010年到2015年期間在我院當中接受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手術的患者100名,其中包括56名男性患者以及44名女性患者,年齡都在40歲到79歲之間,年齡平均數是(62.54±3.59)歲。將其按照護理干預方式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每組50名患者,保證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沒有明顯的差異,可以進行對比。另外,參與本次研究均在患者以及家屬知情的基礎上展開的。
對參照組行以常規(guī)性的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常規(guī)性的檢查、飲食結構調整、常規(guī)健康知識教育;對實驗組則加以行人文關懷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適當的心理干預,專職護理工作人員對患者行以適當的心理指導,協助他們選擇適合他們的宣泄情緒的方式,對其展開臨床護理的干預模式。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模式具備較強的創(chuàng)造性、整體性以及個性,充分地尊重患者生命價值以及個人隱私等,給患者提供比較舒適的環(huán)境接受診療,令患者能夠在接受診治的過程當中充分放松;(2)對患者行以自我護理能力的指導,包括造口袋的相關知識的詳細闡述,令患者能夠充分地了解使用造口袋的方式,確保其可以選擇合適造口袋;結合患者的基本情況選擇合適的皮膚保護劑,并且采取正確的使用方式;對患者展開有效全面的肛門護理,令患者能夠獨自實現肛門袋的使用,繼而實現造瘺口自我護理干預。
對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進行調查總結,并做以記錄。使用本院自制的衡量量表,衡量指標主要包括限制行為、心理活動、管理行為以及狀態(tài)管理,并展開評分,分數越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就越高。
在本次對處于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手術圍術期的患者行以人文關懷護理所帶來的影響展開的探究當中,筆者將擇取統計學軟件包——SPSS19.0對涉及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對計量資料選擇(±s)進行表示,并行以卡方進行檢驗。
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實驗組的患者在自我護理能力上明顯好于參照組,兩組進行對照分析,均呈現明顯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上的在本文當中認為僅有P<0.05的情況為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意義。具體數值參見下表(表1):
表1 100名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對照分析(單位:分,±s)
表1 100名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對照分析(單位:分,±s)
(注:參照組前后對比均P>0.05,實驗組前后對比均P<0.05。)
考察項目 參照組(n=50) 實驗組(n=50)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限制行為 20.31±2.58 21.31±2.95 20.13±3.11 25.41±3.45心理活動 12.11±2.19 12.12±2.18 12.12±2.37 14.28±3.41管理行為 9.35±1.34 9.21±1.28 9.32±1.57 12.54±1.98狀態(tài)管理 13.85±2.47 14.38±2.67 13.90±1.98 17.11±3.25
在本次對處于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手術圍術期的患者行以人文關懷護理所帶來的影響展開的探究當中,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實驗組的患者在自我護理能力上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兩組進行對照分析,均呈現明顯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這一研究成果說明,對處于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手術圍術期的患者行以人文關懷護理,會對其自我護理能力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作用。這一研究成果也在萬萍[2]以及崔麗君、魏雪梅、馮曉芬等[3]分別的著作當中得以證實,說明可靠。
最近這幾年以來,伴隨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結構發(fā)生的變化,令直腸癌發(fā)病概率也呈現出了非常明顯的上升趨勢,同時也令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屬日常生活以及正常工作都受到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4]。當前大部分醫(yī)療機構都選擇Miles手術來展開治療。臨床當中結腸造瘺口是永久性人工制肛門,它對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產生較大影響,所以在治療的時候,需要強化對患者的護理工作。
人文關懷強調的觀念為以人為本,也就是說,在強調患者的身體健康的基礎之上,提升對其心理的護理和關懷,從尊重人格的角度入手,對患者展開全面的護理工作,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以及自我護理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臨床當中,對處于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手術圍術期的患者行以人文關懷護理,會對其自我護理能力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作用,有較強的臨床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