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普 (河南省偃師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471900)
近年來,散養(yǎng)雞暴露出的問題越來越明顯,比如:基礎配套設施投入不足或沒有,造成畜禽糞便污染環(huán)境;資本的限制,抗市場風險能力弱,效益不穩(wěn),市場和屠宰場的雞源波動不定;勞動力成本上升,養(yǎng)殖雇工成本提高,資本投資者賺不到錢;飼料、獸藥的來源不固定和隨意性添加,造成獸藥殘留,影響肉品質(zhì)量,保證不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鑒于此,規(guī)?;瘶藴驶曫B(yǎng)白羽肉雞成為發(fā)展方向。每個養(yǎng)殖場占地52500m2,建12棟養(yǎng)雞舍,每舍1425m2,可養(yǎng)31104只,總計規(guī)模373248只。每年出欄7批,年養(yǎng)殖商品肉雞261.1萬羽?,F(xiàn)就規(guī)?;瘶藴驶曫B(yǎng)白羽肉雞技術要點作一介紹。
每次環(huán)境消毒前,場區(qū)環(huán)境要衛(wèi)生、清潔。進雞前1d用2%的火堿水朝地面噴灑,保證地面0.5h內(nèi)不干,不能噴至屋頂和料塔等易腐蝕的地方。消毒完后,所使用的消毒機器打5~10min的清水,以防腐蝕。
1.2.1 車輛消毒 進出車輛需經(jīng)盛2%~3%火堿消毒池出入場,消毒液每周更換2次。對整車用1:500的含碘消毒劑進行全方位沖刷噴霧消毒。
1.2.2 人員進出場消毒 進出人員自覺遵守消毒制度,換場內(nèi)(外)服裝,進入消毒室內(nèi)消毒。
1.3.1 沖洗 雞糞出完后,對場區(qū)進行徹底打掃,清除掉所有灑落的雞糞以及雞毛和垃圾。
1.3.2 消毒 技術員按消毒劑(含氯消毒劑)要求配比濃度,對整棟雞舍均勻噴灑,控制進度,死角也要噴到??罩?~2d,等地面干了以后,再用20%的戊二醛溶液對整舍進行彌霧消毒。育雛用的設備器具等用消毒藥水擦洗干凈后搬入雞舍一塊熏蒸消毒。雞舍所有的通氣口密閉,操作人員需穿戴專用工作服和防毒面具進行熏蒸消毒(濃度37%甲醛溶液熏蒸,42ml/m3)。用高壓噴槍在雞舍內(nèi)噴霧增加濕度至60%。在嚴寒的冬季要點爐升溫,熏蒸消毒時保持舍內(nèi)溫度不低于25℃,濕度不低于60%,熏蒸時間不少于24h,冬季使用甲醛需加熱水,使甲醛溶液溫度在30℃以上(熏蒸時不得開啟風機)。進雞前24h用消毒劑(含10%碘消毒劑1000ml/瓶)每舍2瓶,進行最后一次消毒。進雞后的消毒,地面可用10%碘消毒劑、20%的戊二醛溶液每周輪換噴灑。
對電、水、通風、加料、照明、出糞等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
進雞前4d備齊整個飼養(yǎng)期所需物料及藥品。進雞前3d準備好育雛間、育雛用具等物品;提前升溫,夏季提前2d,冬季提前3~4d;預溫預濕,提前1~3d升溫升至36℃,使籠內(nèi)底網(wǎng)溫度達30℃以上,濕度達到70%(甲醛味重的雞舍用5%碳氨溶液噴霧)。供水管道用4%次氯酸鈉溶液(10kg/舍)浸泡48h,然后沖洗干凈。技術員用配好的消毒劑(戊二醛),將所有飲水管線,水桶逐個浸泡消毒。料桶安好,消毒清洗干凈。水線調(diào)平,逐條沖洗干凈,壓力罐水壓調(diào)至0.2。進雞前0d水線的高度調(diào)節(jié)好,乳頭與眼在一個水平面上,并保證有合適的水壓(10cm)。光照系統(tǒng)要求舍內(nèi)每間屋的節(jié)能燈均可正常使用。溫、濕度計懸掛為前中后端均勻放置3~4支,溫度探頭離雞背高5cm。
4.1.1 前期料 0~21d齡510破碎料,營養(yǎng)成分:粗蛋白質(zhì)≥20%,粗纖維≤5.0%,粗灰分≤7%,鈣0.8%~1.1%,氯化鈉0.3%~0.8%,賴氨酸≥0.4%~9%,總磷≥0.6%,水分≤13.5%。
4.1.2 中期料 18~25d齡511短顆粒和510混合使用3~5d,25d齡-出欄511大顆粒)營養(yǎng)成分:粗蛋白質(zhì)≥18%,粗纖維≤5.0%,粗灰分≤7%,鈣0.8%~1.1%,氯化鈉0.3%~0.8%,賴氨酸≥1%,總磷≥0.6%,水分≤13.5%。
(1)溫度標準參照商品雞場核心要素控制標準(后有附表)。(2)前后溫差的調(diào)整:切忌溫度忽高忽低,保持溫度均衡,溫差前后、晝夜不超0.5~1℃。(3)溫度的校正:溫度計、溫度探頭有很多不準,應注意校正,校正方法:預溫時用水銀溫度計校,相同的探頭放同一舍。(4)探頭的位置:溫度計(至少3~5個每舍,溫差正負0.5℃)、溫度探頭應懸掛在離雞背高5~10cm處。(5)環(huán)境控制儀上的低溫報警設置低于目標溫度0.5℃、高溫報警高于目標溫度設置1.5℃,夏天高溫時高溫報警設置可以逐步調(diào)高。(6)測定溫度時還應根據(jù)雞群和天氣情況,注意“看雛施溫”,以雞群吃料,飲水正常,精神良好,分布均勻,睡眠安靜,無不快叫聲,說明溫度適宜;溫度過高則雞張口喘氣、伸頸展翅、頻頻飲水;溫度過低,雞扎堆,吱吱鳴叫;若雛雞偏于一隅,則有可能是溫度不適,或有賊風存在。籠子內(nèi)2~3只雞張嘴就可。(7)夏季防熱應激同時要處理好溫度和濕度的關系 后期高溫高濕會影響散熱,甚至發(fā)生熱應激而死亡。(8)在雞應激、免疫、疾病時,溫度應比正常溫度高0.5~ 1℃,直待雞恢復正常后調(diào)回原來的目標溫度。(9)目標溫度以體感溫度為準、飼養(yǎng)過程中必須計算體感溫度。
(1)濕度標準參照商品雞場核心要素控制標準。(2)育雛濕度最初10d重點要防止雛雞脫水,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5%~70%最適宜,育雛第1d濕度不低于60%,7d以后相對濕度應小些,保持在55%~65%即可,并視舍內(nèi)揚塵情況調(diào)節(jié)。35d后濕度高于70%,會影響雞散熱,易引起熱應激。(3)濕度與溫度密切相關,不同濕度條件下溫度標準,要注意協(xié)調(diào)調(diào)整。(4)濕度的調(diào)整:當濕度低于標準時,利用前段地面、走道灑水增加帶雞消毒次數(shù)等措施。當濕度高于標準時,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及時排出濕氣,加強水線管理,防止水線漏水,保持地面無積水。必要時使用有效藥物預防消化道疾病,防止下痢和球蟲病。
4.4.1 通風原則 21d齡前以保溫為主,適當換氣(溫控、時控通風)。22-35d齡保溫的同時,進行通風(采用過渡式通風)。36d齡后以通風為主,采用過渡式通風。夏天溫度高采用縱向通風及濕簾降溫。
4.4.2 通風方式 (1)過渡式通風:側(cè)風口進風,縱風機排風,目的是保溫,通風,保新鮮空氣,負壓10~25pa。時控+溫控。小窗開啟個數(shù)和大小根據(jù)負壓和雞舍遠近端的溫差調(diào)整。(2)縱向通風:濕簾進風,縱風機排風(開縱風機4臺以上),關閉所有側(cè)風口。目的是降溫,用于大日齡(4周后),負壓20~25pa。根據(jù)白天和夜晚溫差確定,白天多開,晚上少開。如開啟全部縱向風扇降溫不可能時,在早9:00~下午7:00,可啟動水泵水簾加水,但晚上盡可能少用水簾,讓水簾干燥。溫控:1~3周超過目標溫度2℃風機處于常轉(zhuǎn)狀態(tài);4周后超過目標溫度0.8℃風機處于常轉(zhuǎn)狀態(tài)。
4.4.3 不同季節(jié)通風目的和措施 (1)炎熱季節(jié)通風:雞舍內(nèi)加冰塊??稍谖蓓斨岭u籠上方使用擋風簾,增加風速,使雞背部風速至少達2m/s以上。開啟前門增加風速。噴霧線噴霧降溫。(2)寒冷季節(jié)通風:必須做到新鮮空氣從最高位置進入雞舍內(nèi)部,以便使其在接觸到雞體之前與舍內(nèi)較暖和的空氣混合。杜絕雞舍的裂隙和洞穴產(chǎn)生“空氣漏洞”(包括大門,濕簾門,排污口,風機,墻壁裂縫等),以減少賊風產(chǎn)生。雞背部位置必須感覺不到任何風速,否則易造成冷應激而導致雞群發(fā)病。注意:加強通風 ,需處理好通風與溫度的關系,在冬季不可因保溫而減少通風,但也不可過于加大風量,以防因通風過度而發(fā)生冷應激。
4.4.4 通風量控制 在上欄前必須測量二臺小風機和二臺大風機的通風量。最小通風量計算方法:通風量=只數(shù)×kg體重×通風指數(shù)m3/h/kg。通風指數(shù)為每立方米每個小時每公斤體重所需的進風量,正常通風指數(shù)外界:-15℃至-8℃時為:0.4~0.5;-5℃至5℃時為:0.7~1.0;10℃以上是為1.3。
采用全自動出糞設備,降低出糞時噪音,上雞前轉(zhuǎn)動一次傳送帶,目的是檢查出糞設備的情況和保養(yǎng),處理傳送帶上面的積水,使其保持干燥。
雞舍為全棚加溫中層育雛每籠50只,7d齡第一次分至下層25只,16d齡第2次分群上層17只,中層16只,下層17只直至出欄。
育雛間5 路燈必須全部亮,燈泡瓦數(shù)9~ 13W。第10d后燈光亮度分3d調(diào)為45%。燈泡要保持干凈、清潔,達到應有的亮度。損壞的燈口和燈泡及時更換.光照時間24h。
肉雞飲用的水應新鮮、清潔。為了控制某些疾病和水中的病原菌、水藻和真菌等,可選擇可靠的消毒劑在水中投入使用,以改善飲水衛(wèi)生狀況。一般使用3~5mg/kg的含氯消毒劑(漂白粉),20~30g/1000kg水,二免2d以后必須使用。每批次飼養(yǎng)結(jié)束后必須清洗消毒。規(guī)定進雞前4d、30d齡二次檢測飲水終端的水質(zhì)情況。
育雛第一周飲用溫水,水溫應不低于25℃。必須做到:育雛前2~4h(尤其冬季)將水線注滿水,使水溫暖和,來雞前1h用手按水線乳頭注滿接水杯?;蛴脟婌F器裝袋溫水注入接水杯,溫水能緩和雛雞的應激。
每周用酸化劑清理一次水線。水線必須保持懸掛高度一致、處于水平狀態(tài)。進雞前鋪好底網(wǎng),將水線根據(jù)雞雛大小調(diào)整合適高度。根據(jù)雞群日齡調(diào)整減壓閥壓力(以乳頭平均出水量為準),保證雞群飲水正常。
(1)1日齡雞苗廠里做法氏囊油苗注射。(2)7日齡H120凍干苗點眼滴鼻1.5倍量,新流油苗頸部皮下注射0.3ml/只。(3)21日齡新城疫四系2倍量飲水。
操作時每瓶裝15ml,所配疫苗越早用完越好,最遲不能超過30min。先排凈滴瓶中部分空氣再將滴頭垂直朝下,另一只手抓雞并保證雞頭不動,使滴頭離雞眼、鼻1cm高處,輕擠入眼、鼻各一滴,疫苗充分吸收后再輕放開雞。
冬季提前將油苗放在40℃的溫水中預熱3~4h,或放入育雛舍內(nèi)較長時間,使之接近室溫。注射前先將疫苗預溫搖勻,連接連續(xù)注射器皮管,插入放氣針頭,將疫苗瓶放于安全利于防疫的地方。一手抓雞,拇指、食指將頸部下1/3處皮捏起,另一只手拿注射器使針頭以30°角從頭部向后進針,刺入頸皮下使疫苗注入皮膚和肌肉之間,注完后退出針頭。每30min檢查一次注射器刻度定量是否有變動
免疫前1d,對水線反沖1次。根據(jù)季節(jié)、舍溫和雞日齡的不同,選擇停水3-4h。飲水量計算方法(kg):(日齡×2.4+1.2)×雞數(shù)/1000。水中免疫保護劑充分混合10min后再加入疫苗,21d齡分3次飲。防疫操作需要3個人配合:先關燈,雞舍中間減壓閥附近1個,雞舍兩頭水線末端各1個,兩頭人員打開水線末端排水閥使水通過透明塑料管排出舍外,中間人員再打開反沖閥門,使疫苗液流經(jīng)水線,把水線里面的清水排出,當藍色疫苗液到水線末端時,中間人員馬上關閉反沖閥門,末端人員再關閉排水閥門,中間和兩端的閥門開關順序不能顛倒。雞舍內(nèi)所有水線充滿疫苗水后,開燈后讓雞自由飲用。每次疫苗液應在40min~1h內(nèi)飲完(不得使用金屬容器盛疫苗液)。防疫完后,打開清水閥,讓雞自由飲用清水。
雞苗一進舍就要抽樣稱重,每棟雞舍不低于5箱,以后每7d稱重1次。稱重數(shù)量不得低于雞只總數(shù)的0.4%。每舍隨機取樣,每舍抽樣點不得少于4處,關燈時稱重,減少應激。詳細記錄每次稱重時的雞只數(shù)和重量,并及時核算出周末體重、周增重、周料肉比、累計料肉比等數(shù)據(jù)。
11.1 原則
以藥敏為依據(jù),在公司規(guī)定范圍內(nèi)選用。嚴格遵守藥物限藥期,宰前提前停藥。
11.2 方法
執(zhí)行獸醫(yī)處方制,填報用藥處方,場長審批。詳細記錄用藥情況(用藥記錄包括舍號、日期、疾病名稱、藥品名、批號、規(guī)格、用量、方法、效果、簽名)。
11.3 注意事項
嚴格按要求用藥,稱量藥品必須準確無誤。注意配伍禁忌,不要同時使用多種藥。過期、劣質(zhì)藥品不能使用。拌料喂藥時要攪拌均勻,并采用逐級混料法。飲水給藥時要等藥物完全溶解并攪勻后再飲,控制好用水、用藥量。每次用藥做好記錄,并注意觀察效果。剩余藥物妥善保管,及時交回歸庫。任何藥物不可置于直射日光下,易潮解的藥物注意密封。根據(jù)季節(jié)、氣候、生態(tài)環(huán)境、雞群狀態(tài)、藥敏試驗等,靈活選用合適的藥物。
11.4 藥物的計算和兌水方法
根據(jù)說明書計算出全天水量所用的藥量(全天水量=用藥日齡的平均水量。兌水:提前根據(jù)日齡控水1~2h,全天水量的1/5~1/6)。
11.5 壓力罐加藥
關閉壓力罐電源,放盡壓力罐中的水。藥物溶解:根據(jù)藥品的用量及兌水要求,在小桶中用水溶解再放入大桶中。關閉主供水管道,打開加藥管道,開啟壓力罐電源。檢查藥液的流向,注意閥門開、關的正確性。注意加藥泵的工作情況(正常情況:隨雞只飲水,加藥泵間歇性運轉(zhuǎn))。藥桶中藥液減少到一定程度后,適當傾斜藥桶,盡量使剩余的藥液吸入加藥泵。用少量清水涮桶,打入壓力罐中,最后將藥桶刷洗干凈。
12.1 細菌性病藥物防治原則與防治方案
做好發(fā)病舍的環(huán)境消毒和帶雞消毒。應用抗菌藥,選中高敏藥,普通細菌性疾病3~5d,支原體疾病4~5d。淘汰病雞做無害化處理。
12.2 病毒病性藥物防治原則與防治方案
做好發(fā)病舍的環(huán)境消毒和帶雞消毒。適當提高舍溫1~2℃。應用抗病毒藥、生物制劑進行治療,飲用3~5d。應用退熱解表、止咳平喘、鎮(zhèn)靜消炎等藥物對癥治療。應用抗菌藥物防止繼發(fā)感染,選中高敏度藥物,使用4~5d。淘汰病雞做無害化處理。
12.3 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缺乏癥的防治原則與防治方案
(1)原則:采取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2)日常預防:可在育雛前3d、免疫前后、強烈應激時使用電解多維飲水。(3)熱應激的藥物防治措施( 中暑應以預防為主,一旦發(fā)生難以救治,常采用以下措施):補充維生素C,可有效緩解熱應激,提高抵抗力,提高生產(chǎn)性能。維生素C 200~300g/t。添加碳酸氫鈉0.2%,可增加機體堿儲,使氫離子濃度降低,糾正酸中毒,但不可飲用過久。改變飼喂時間:以早、晚(4:00,18:00)多加、中午少加,使雞在涼爽時多采食,夜間(22:00)可加喂1次。高溫時段空腸有助于減緩代謝,從而降溫。
13.1 常用的防暑降溫方法
濕簾使用。雞舍內(nèi)檔風板的使用。雞舍內(nèi)加冰塊。雞舍內(nèi)噴霧消毒。添加抗熱應激藥物。開啟前門增加風速。
13.2 風機和濕簾使用方法
雞群達到30d齡左右,舍溫超過30℃啟用濕簾。濕簾不準有風流阻斷、干燥現(xiàn)象;濕簾管道不得有堵塞現(xiàn)象,以免造成熱空氣進入,發(fā)現(xiàn)損壞立即維修。當雞舍溫度超過28℃不到30℃時,風機全部打開,水簾進風口全部打開采用縱向通風方式;當舍內(nèi)溫度達到30℃不到32℃時,在每天高溫時間段考慮投喂降溫藥品。首次使用水簾:每隔20min使用水簾降溫1次,須先濕水簾的1/3(水泵開啟約8s),防止雞舍溫度驟降,以后再逐步過渡到將水簾全部濕潤。開水簾前先關閉2個風機,將雞舍的風速降低,以免雞舍溫度驟降,造成雞只受涼。進風口開啟:全部小窗開啟一半,以后隨雞舍溫度逐步關閉。當舍內(nèi)溫度達到32℃以上,水簾降溫作用不足時,考慮使用冰塊降溫,雞舍內(nèi)放置冰塊。濕簾處木門角度調(diào)整為≥15°,將冷風送到離雞1m的高處,避免冷風直接吹到雞身上。在高溫時段從上午10:00至下午6:00,全場人員不能午休,靠攏雞舍,勤觀察、勤趕雞,直至高溫過去。高溫時,調(diào)整運料和加料時間,盡量避免在中午卸料。高溫時段對雞群進行空料,降低熱應激。濕簾池及濕簾管道、過濾芯使用前應進行清洗,防止雜質(zhì)堵塞。以后每周洗刷2~3次。密切注意濕簾池內(nèi)水位情況,防止缺水燒壞水泵。
13.3 高溫高濕的處理方法
打開全部風機,濕簾根據(jù)情況間歇性開啟,高溫高濕天氣濕簾開啟應靈活掌握,不可死搬硬套。舍內(nèi)溫度超過29℃應立即開啟濕簾,并注意觀察溫度下降情況及舍內(nèi)中后頭的空氣濕度情況,如溫度可降2~3℃并且空氣清新可開啟濕簾,如雞舍中后頭溫度無明顯改變,而且濕度很大,雞群張口呼吸,人感覺全身發(fā)粘,呼吸發(fā)悶,應立即關閉濕簾,開啟前門及全部風機,增加通風量,使其利用風速降溫??刂粕醿?nèi)濕度不可超過75%。配備干濕溫度計,并且每0.5h觀察記錄一次,準確的掌握舍內(nèi)實際濕度情況。下午最熱時段水線者后面常開,降低飲水溫度(不飲藥的前提下)。
每批出欄時提前3d上報宰殺計劃和產(chǎn)地檢疫申報。出欄前嚴格按照國家動物防疫法及公司用藥要求執(zhí)行,控制停藥期,執(zhí)行休藥期規(guī)定。
附表 溫度、濕度、光照、水線高度、水壓、料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