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新爍,張盼盼
(1. 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工人醫(yī)院 消化科,河北 唐山 063000)
對于消化道潰瘍來說,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指的就是十二指腸部位與胃部發(fā)生的潰瘍病變,患上此類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具有反復(fù)發(fā)作、久治不愈的特點,還有些患者會伴隨消化道出血,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不能夠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就很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1]。本次實驗主要選取本院90 例消化道潰瘍合并出血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探究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消化道潰瘍合并出血的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于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收治的90 例消化道潰瘍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并隨機分成兩組,分別是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5 例。實驗組:男性26 例,女性19 例,年齡29-68 歲,平均(48.2±7.4)歲,其中十二指腸潰瘍15 例,胃潰瘍18 例,復(fù)合潰瘍12 例;對照組:男性22 例,女性23 例,年齡27-71 歲,平均(46.9±7.7)歲,十二指腸潰瘍13 例,胃潰瘍19 例,復(fù)合潰瘍13 例。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當患者在住院之后,都要維持水電解質(zhì)的平衡,接受補液等常規(guī)治療措施。需要對實驗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鈉注射液,取40 mL 藥液與100 mL 生理鹽水進行混合,采取靜脈滴注的方式注入藥液,一天兩次,持續(xù)一周。需要對對照組患者使用奧美拉唑鈉注射液,取40 mL 藥液與100 mL 生理鹽水混合之后,以靜脈滴注的方式注入藥液,一天兩次,持續(xù)一周[2]。
1.3 療效評定標準。治療結(jié)果共分為三種:顯效:接受治療三天后停止出血;有效:接受治療五天后停止出血;無效:接受治療五天后仍然存在出血情況[3]。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8.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數(shù)(%)表示,用χ2檢驗,用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由表1 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不明顯,但是實驗組顯效率為84.44%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2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出血量以及止血時間的對比。由表2 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9.57±2.42)天,出血量為(220.5±37.6)mL,止血時間為(6.6±2.7)小時,這三項內(nèi)容均明顯少于對照組的(13.64±3.24)天、(312.8±43.5)mL、(9.2±3.4)小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胃液PH 值變化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的PH 值分別為(1.6±0.8)、(1.7±0.9),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接受治療以后,實驗組患者的PH 值為(4.9±0.7),要對照組患者的PH 值為(4.0±0.8),實驗組患者的PH 值要明顯比對照組的PH 值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出血量以及止血時間的對比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出血量以及止血時間的對比
組別 例數(shù) 住院時間/d 出血量/mL 止血時間/h實驗組 45 9.57±2.42 220.5±37.6 6.6±2.7對照組 45 13.64±3.24 312.8±43.5 9.2±3.4 P - <0.05 <0.05 <0.05
表3 兩組患者胃液PH 值變化情況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胃液PH 值變化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PH 值 治療后PH 值實驗組 45 1.6±0.8 4.9±0.7對照組 45 1.7±0.9 4.0±0.8 P - <0.05 <0.05
對于消化道潰瘍來說,發(fā)病機制非常復(fù)雜,主要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蝕以及胃黏膜防御能力降低所導(dǎo)致的,如果胃酸分泌過多,逐漸侵蝕到胃黏膜的基底血管時,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并引發(fā)消化道潰瘍合并出血的情況,嚴重時會危及到生命安全。對于消化道潰瘍合并出血患者來說,具有起病急、發(fā)展快的特點,一旦病情得到確診,就需要采取相應(yīng)的治療措施,要盡快抑制胃酸的分泌以及及時的止血[4]。
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都是治療消化道潰瘍合并出血的常用藥物。泮托拉唑會對患者胃部細胞內(nèi)的氫離子與鉀離子進行特異性抑制,能夠有效減少患者胃酸的分泌,還能夠?qū)ξ葛つみM行修復(fù),能夠發(fā)揮出良好的止血效果。而奧美拉唑會選擇性的作用于患者的胃壁細胞,能夠有效制止氫離子向胃部轉(zhuǎn)移,從而發(fā)揮出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由此可見,泮托拉唑要比奧美拉唑?qū)ξ杆岱置谶M行抑制的效果更好[5]。
從本次實驗結(jié)果來看,使用泮托拉唑治療消化道潰瘍合并出血的實驗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95.56%,而使用奧美拉唑治療消化道潰瘍合并出血的對照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93.33%,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藥品對于消化道潰瘍合并出血病癥的治療都能夠發(fā)揮出作用。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9.57±2.42)天,出血量為(220.5±37.6) mL,止血時間為(6.6±2.7)小時,而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3.64±3.24)天,出血量為(312.8±43.5) mL,止血 時 間 為(9.2±3.4)小時,這三項內(nèi)容,實驗組都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的PH 值沒有明顯差異,而治療后的PH 值,實驗組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都能夠用于治療消化大潰瘍合并出血,但是泮托拉唑要比奧美拉唑的治療效果更好,值得在臨床上應(yīng)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