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娟 石???/p>
【摘要】目的 比較單純西藥治療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的療效。方法 研究對象為2018年5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4例冠心病患者,22例為對照組,采用單純的西醫(yī)治療6個月,22例為實驗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心電圖總有效率。結果 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1.82%,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09%,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心電圖總有效率為68.18%,實驗組的總有效率(95.46%)明顯增強,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的療效明顯提高,可以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推廣。
【關鍵詞】中西醫(yī);冠心病;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1..02
冠心病屬于心血管疾病中一種常見的疾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該病是上世紀發(fā)達國家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近年來,中國人群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也逐步增加,已經成為目前中國老年人群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發(fā)病的原因主要為血液異常,導致大量脂質沉積于患者心臟血管壁上,長期沉積,促使粥樣硬化現(xiàn)象出現(xiàn)。患病時主要出現(xiàn)乏力、心悸等不適癥狀,嚴重者會有窒息的危險。目前,臨床上常見的冠心病治療藥物是他汀類藥物,癥狀可得到一定的緩解。隨著中醫(yī)治療的規(guī)范化,越來越多的醫(yī)院開始開展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治療冠心病,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本院通過真武湯結合西醫(yī)治療的方法治療冠心病,收效良好,現(xiàn)做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5月~2019年7月期間來我院接受治療的44例冠心病患者納入為研究對象,采用雙盲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2人,對照組男12例,女10例,年齡47~79歲,平均年齡(56.46±4.17)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5.67±2.03)年,15例患者心電圖ST段位水平或下垂下移大于1 mL,4例患者單純T波倒置或低平,2例患者ST段和T波同時改變;實驗組男11例,女11例,年齡48~81歲,平均年齡(57.23±3.84)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5.22±2.35)年,14例患者心電圖ST段位水平或下垂下移大于1 mL,4例患者單純T波倒置或低平,2例患者ST段和T波同時改變;兩組患者年齡、并發(fā)癥、心功能級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患者全部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2)用藥符合中醫(yī)和西醫(yī)診斷和用藥標準;(3)患者全部經過心電圖檢查確診;(4)排除腫瘤、造血系統(tǒng)疾病者(5)排除用藥過敏者;(6)排除3周內接受過治療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治療
(1)阿托伐他?。诜瑒┝?0 mg/d,阿司匹林腸溶片(口服),100 mg/d,硝酸甘油片,0.25~0.5 mg/片。
1.3.2 實驗組治療
在對照組西醫(yī)的基礎上+服用真武湯,(1)真武湯基本方劑為:澤瀉、茯苓皮、白術、桂枝、甘草、生姜、白芍分別15 g、15 g、10 g、10 g、6 g、9 g、12 g;(2)根據患者不同程度的其他癥狀添加不同的藥材,如心虛者加以龍齒、琥珀,頭暈者加以黃芪、當歸及黨參;(3)方劑每日三次,溫服即可,3個月天為一個療程。
2 討 論
冠心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早期癥狀主要是乏力,頭暈等,病情嚴重者伴有胸骨劇烈疼痛,心慌、房顫,是一種致死率和致殘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時給家人也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因此,臨床上一直在研究有效的治療方法,以期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病情。
目前,臨床上冠心病的治療主要采用的是西藥緩解法,常用的西藥為他汀類藥物。阿托伐他汀是他汀中被廣泛應用的降脂藥,長期服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此外,還可緩解心律失常、增強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
采用西醫(yī)療法雖然可有效緩解心悸、胸悶等癥狀,但停藥后容易復發(fā),而隨著多年來中藥在臨床上治療冠心病的不斷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醫(yī)認為,冠心病犯病部位在心臟,是由于患者胸陽不振,脈絡痹阻引起,病機為本虛標實,治療原則為化氣利水,補腎助陽。本文真武湯湯劑中白芍等藥材健脾祛水,生姜強化溫陽效果,可驅除體內寒氣,湯劑中各藥何用后,共同發(fā)揮利水滲濕、溫心健脾,養(yǎng)腎補氣的作用。
綜上所述,中醫(yī)結合治療對冠心病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可明顯改善病情,有效提高了心電圖總有效率,降低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在今后的臨床治療中,可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蔡紅霞.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的效果及不良反應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30).
[2] 尹嘉偉.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的效果及不良反應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1).
[3] 鄭曉杰.真武湯加減中西醫(yī)結合冠心病心悸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08):179.
作者簡介:陳世娟(1980-),漢族,山東省招遠人,本科,主治中醫(yī)師,山東省招遠市金嶺鎮(zhèn)衛(wèi)生院,
研究方向:臨床醫(yī)學
石??担?983-),漢族,山東省招遠人,本科,主治醫(yī)師,山東省招遠市金嶺鎮(zhèn)衛(wèi)生院,研究方向:臨床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