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黃帝內(nèi)經(jīng)》是中醫(yī)重要典籍,它將五行與人體形態(tài)、體質、人格特征等屬性進行聯(lián)系,提出“五形人”并推演出“陰陽二十五人”學說。“陰陽二十五人”包含了理論驅動式、演繹式的人格理論,不同于西方數(shù)據(jù)驅動式、歸納式的人格理論,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此同時,該學說也存在一些明顯的瑕疵,需要加以完善和修正。
[關鍵詞] 《黃帝內(nèi)經(jīng)》;“陰陽二十五人”;人體形態(tài);人格
[基金項目] 江西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智庫一般項目“認知神經(jīng)科學視域下對《黃帝內(nèi)經(jīng)》‘陰陽二十五人人格理論的重新審視”(17ZK46)
的成果
[作者簡介] 王彥,九江學院教師。
[中圖分類號] B848?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19-0098-02? ? [收稿日期] 2019-09-23
人格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人格,一般定義為個人穩(wěn)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其通俗但不準確的說法即性格。
人格心理學存在多個流派,都是由西方心理學家所創(chuàng)建,當前的主流是特質流派。特質流派關注人格結構的探尋,奉行經(jīng)驗主義和歸納法。其基本范式是,首先搜尋出一門語言中的所有與人格相關的詞匯,然后對這些詞匯進行因素分析來確認基本人格因素的數(shù)量。最主要的兩種發(fā)現(xiàn)是,卡特爾的16因素,以及“大五”人格學說的五因素??傮w來看,不同理論創(chuàng)建者發(fā)現(xiàn)的因素數(shù)目不同,在不同文化中找到的因素也有所不同。
一、《黃帝內(nèi)經(jīng)》里的人格理論
《黃帝內(nèi)經(jīng)》的《陰陽二十五人》篇將五行與人體形態(tài)(廣義人體形態(tài)包括靜態(tài)形狀、動態(tài)表情、行為姿態(tài))、體質、人格特征聯(lián)系起來,通過五形與五音的排列組合(此處需要不拘泥于文字表面意思而從整體來看),提出了五種基本形(“五形人”)和二十五種亞型(“陰陽二十五人”)之說。[1]其中,“五形人”與五音之“上”音搭配,其各種特征如下:
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蒼帝。其為人蒼色,小頭,長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勞心,少力,多憂,勞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陰,佗佗然。
火形之人,比于上徵,似于赤帝。其為人,赤色,廣月引,脫面,小頭,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搖,肩背肉滿。有氣,輕財;少信,多慮,見事明,好顏,急心,不壽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手少陰,核核然。
土形之人,比于上宮,似于上古黃帝。其為人,黃色,圓面,大頭,美肩背,大腹,美股脛,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稱,行安地,舉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權勢,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陰,敦敦然。
金形之人,比于上商,似于白帝。其為人,方面,白色,小頭,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發(fā)踵外,骨輕。身清廉,急心,靜悍,善為吏。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陰,敦敦然。
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為人,黑色,面不平,大頭,廉頤,小肩,大腹,動手足發(fā),行搖身,下尻長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紿人,戮死。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少陰,汗汗然。
此外,每種形還有另外四種亞型。例如,木形人的四種亞型及特征為:
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陽,少陽之上,遺遺然。左角(一曰少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陽,少陽之下,隨隨然。鈦角(一曰右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陽,少陽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陽,少陽之下,栝栝然。
《黃帝內(nèi)經(jīng)》的《通天》篇則依據(jù)陰陽比例不同,將人分為“五態(tài)人”:“太陰之人,多陰而無陽”“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太陽之人,多陽而少(無)陰”“少陽之人,多陽少陰”“陰陽和平之人,其陰陽之氣和”之“五態(tài)人”,并勾勒了個性特征與大致形態(tài)。[1]基于該理論,我國中醫(yī)界已制定出相應的人格測量量表。
二、討論
“陰陽二十五人”學說存在一些明顯的優(yōu)勢和困難。
(一)優(yōu)勢之處
該學說的優(yōu)勢在于其理論主義和可演繹性。至于五行如何進行推演,中國古代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黃帝內(nèi)經(jīng)》《陰陽二十五人》篇的做法,用五形與五音的排列組合,演繹出“陰陽二十五人”。第二種是《玉管照神局》《神相全編》里的做法,直接對五形進行排列組合?!队窆苷丈窬帧肥紫戎赋隽宋逍信c五形之間的關系:“形之在人,有金木水火土之象,有飛禽走獸之倫。金不嫌方,木不嫌瘦,水不嫌肥,火不嫌尖,土不嫌濁?!彪S后它又使用了五形進行推演,或者說細分。其文云:“形之在人,木形本瘦……取木之形,安可一概而論哉。木之形,非在其一,有帶金者,有帶水火土者……土之形,非在其一,有帶木者,有帶水火金者。帶其相生則吉,帶其相克則兇?!庇伞澳局危窃谄湟?,有帶金者,有帶水火土者”,可以推理出,此處是說,以木形為主,同時以金形為輔,或以水火土形為輔。
類似的亦可見于《神相全編》。其文云:“五形兇:金形帶木,斲(通斫)削方成,初主騫滯,末主超群。木形多金,一生剝落,父母早刑,妻子不成……五形吉:金逢厚土,足寶足珍,諸事營謀遂意稱心?!?/p>
易知,《玉管照神局》《神相全編》就是將五形進行排列組合,進行推演。由于“木之形,非在其一,有帶金者”一方面是說,木形為主,金形為輔,而另一方面,則從五行取其二進行排列組合。按照這種做法,即可排列出“木木、木火、木土、木金、木水”等二十五種組合(前一個權重大,后一個權重小)。
(二)困難之處
1.五形的幾何形狀描述不清晰,描述標準不統(tǒng)一。例如,在《陰陽二十五人》中,木、火、土、金形人面孔形狀,皆為正視結果,而水形之“面不平”則更像是側視結果。此外,水形人“面不平”的含義不清楚。
2.一些論斷與現(xiàn)代統(tǒng)計知識相左。例如,在《陰陽二十五人》中,五形人的小頭與大頭之比為3∶2,五形人的小手足與大手足之比為4∶1。一般認為人類形態(tài)各種參數(shù)為正態(tài)分布。所以,假設人體形態(tài)可以由五種基本幾何形狀通過某種法則推演而來,那么上述比例應該存在問題。
3.五形人的人格特征覆蓋面不夠,其準確性待確認。在敘述五形人時,各種基本型的人格特征描述很少,有些描述竟然相同。如“火形”與“金形”皆“急心”。這是重大理論缺陷。
4.十二條經(jīng)絡與二十五人搭配時只用了十條。其中,五種基本形搭配五條經(jīng)絡:木形(可理解為“木木”組合,其余同理)、火形、土形、金形、水形分別搭配“足厥陰”“手少陰”“足太陰”“手太陰”“足少陰”;而木、火、土、金、水形人各自剩余的四種亞型分別搭配“足少陽”“手太陽”“足陽明”“手陽明”“足太陽”,共五條經(jīng)絡。而“手厥陰”和“手少陽”這兩條經(jīng)絡沒有被使用,原因不明,或許另有深意。
5.部位之間關系不和諧。大部分人身體各部分存在一種和諧關系,即,頭大,則手足大,肩背大。至于頭小而手足大的情況,十分少見。而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作為基本形狀的五形人卻非常奇怪。例如,“木形之人”“小頭,長面,大肩”,而“土形之人”“大頭,美肩背,大腹,美股脛,小手足”。
如果五形人是五種基本形,那么五形人應該彼此有所不同,而其自身各部分應當比較和諧。
6.基本維度數(shù)目之爭?!拔逍稳恕焙汀瓣庩柖迦恕睂W說支持“五行”即五個維度,而“五態(tài)人”學說支持“陰陽”即兩個維度。新近挖掘出的“陽和陰五行”學說則比較復雜,理論上支持“陽和陰”三個維度,由于和炁假定穩(wěn)定不變,因此在操作層面上也支持“陰陽”兩個維度。目前來看,有證據(jù)傾向于支持“陰陽”之兩維度而非“五行”之五維度。但這并非終論,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三、結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將陰陽五行哲學同時與人體形態(tài)及人格特征加以聯(lián)系,形成了“陰陽二十五人”等人格理論?!瓣庩柖迦恕比烁窭碚摼哂欣碚擈寗雍涂裳堇[的天然優(yōu)勢,同時也存在一些困難,需要加以修正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繼禹.中華道藏[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503-505,51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ersonality Theory of "Twenty Five Kinds of Yin-yang Persons"
in the HuangDi NeiJing
WANG Yana,b
(a.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b. Institute of Cognitive Science an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Jiujiang University, Jiujiang, Jiangxi 332000, China)
Abstract:HuangDi NeiJing, or the Yellow Emperor's Inner Canon of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collection of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connects the five elements with the human body's morphology, physiqu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ttributes. It proposes the Five-shaped People and promotes the theory of "Twenty Five Kinds of Yin-yang Persons". This personality theo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s it is theory-driven and deductive,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data-driven and inductive personality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some flaws in this theory have been found,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revised.
Key words:HuangDi NeiJing; "Twenty Five Kinds of Yin-yang Persons"; human forms; pers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