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和思想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教育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塑造和完善學生的人文精神。而人文關懷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而發(fā)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是對學生集中重視的理念,也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質的關鍵。
[關鍵詞] 思想政治;高校教育;人文關懷
[作者簡介] 王雨婧,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師。
[中圖分類號] G641?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19-0045-02? ? [收稿日期] 2019-08-19
新時代下,“人文關懷”也不斷豐富新意義,其追求的最終目的是真善美、以人為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更多是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教育的出發(fā)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塑造獨立的人格,從而促進其全面健康發(fā)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很多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弄不清楚,甚至一些教師也未能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這就導致實際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并未采取人文關懷的教學活動,或者教師的人文關懷教學沒有指向性。因為意識決定行為,所以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加強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一)社會環(huán)境發(fā)展要求的必要性
環(huán)境影響意識,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著學生的意識行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充分認識這一關鍵點,不能脫離實際的社會環(huán)境。伴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發(fā)展,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無論是社會經(jīng)濟形態(tài)的變化,還是社會就業(yè)方式的多樣化,都直接影響著學生之間出現(xiàn)自我意識的區(qū)別化,民主意識、競爭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等已日漸深入人心。學生在多元化的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下,整體的價值取向和道德品質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一門旨在培養(yǎng)、塑造、完善學生的社會教育活動。學生是最直接的對象,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加強教育,來改善學生的意識行為,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達到學生養(yǎng)成符合社會人才需求的優(yōu)秀品質。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種人文關懷,其彰顯著深遠的人文主義精神。如果在教育中無法足夠地認識到這一點,那么就會直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要性
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只是體現(xiàn)在滿足適應現(xiàn)代化和社會需求的大量知識的掌握上,更需要的是豐富向上的精神和優(yōu)良的品質。所以,高校要想實現(xiàn)學生真正意義的全面發(fā)展,就必須加強人文關懷,重視每個學生的內心發(fā)展、行為特征以及個性化發(fā)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認識自我、追求真理和豐富人格。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正好契合這個要求,它是符合對學生本性、個性、品質、行為的全方位教學活動,通過知識傳授講解、意識行為的規(guī)范和人生觀的思考,引導高校學生培養(yǎng)、塑造和完善意識世界,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知識基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知識基礎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師應該積極提高知識基礎的儲存,才能在實際的教學中靈活應用。
(一)尊重學生的需求和利益選擇
重視強化人文關懷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需要以人的需求為前提,還要清楚地知道他們的利益選擇。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人的需求是會隨著時代的更迭、社會的進步不斷發(fā)展轉變的,同時每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社會體驗不同,那么這就導致每個人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呈現(xiàn)出的是多元化和多層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強人文關懷就必須尊重每個學生的需求,積極地去了解他們的差異性,因而滿足學生的需求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注重人的主體性
每個人都是一個主體,但是在這里我們不但需要清楚自我的主體性,同時也要注重他人的主體性,這并不局限在單向的關系,而是需要一種互動的交互關系。正是由于每個人的主體性,才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不是單一的、固定化對象,而是依靠自身理性的思維去復盤審視,主動地擇選、構建完善的主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構建起平等、公平的交流互動。
(三)追求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提高,當代社會要求全方位的復合型人才,而高校正是學生進入社會的最后一個關卡。所以,高校階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非常必要的,面對未來的社會以及社會的需求,學習分數(shù)成績已然不能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現(xiàn)在公司崗位更加看重的是人才的工作勝任能力和道德品質。在大學期間,高校教育的重點不能只是局限在專業(yè)知識的傳授,還需要重視學生實際能力的提高和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重要舉措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的重要教學任務,而加強人文關懷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學生從思想上能夠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激發(fā)自身的潛能,才能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積極尋求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的重要舉措,才能幫助學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一)主動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
學生作為高校教育的主要對象,具有無窮的潛力,思想政治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且為了提高人文關懷的價值,體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義,在開展教育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fā)點,及時了解學生對未來發(fā)展的方向以及其所必備的能力,為學生制定可執(zhí)行的培養(yǎng)模式和方法,確保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
(二)重視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中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經(jīng)就提出教學必須重視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成長環(huán)境、學習水平以及未來選擇等都是不盡相同的。那么,針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不能再進行“一桶澆”的教學模式,而是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加強人文關懷的同時重視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發(fā)揮出學生最大的潛能。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不同選擇、不同個性發(fā)展,注重考慮學生不同的心理反應,這樣才能創(chuàng)建優(yōu)質的發(fā)展空間,人文關懷自然也就能得以體現(xiàn)出來。例如:有些學生比較內向,內心敏感,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加強人文關懷,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和引導,注意詞語的應用,以鼓勵的形式進行引導。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起強大的內心世界,促進思想道德的完善。
(三)創(chuàng)建圍繞人文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是學生主要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地,創(chuàng)建圍繞人文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助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環(huán)境感染力和影響力,而且這也符合教育部制定的校園環(huán)境塑造要求。高校的校園文化氛圍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校園文化氛圍的創(chuàng)建應該以學生為核心的人文關懷,從而才能為高校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建出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校園文化氛圍中關于物質方面的也要注意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只有人文關懷的精神體現(xiàn),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其受到教育。
四、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關懷成為重要的教學任務。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教學,不僅是對學生主體性的體現(xiàn),而且也是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靳榮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途徑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0(6):136-138.
[2]高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現(xiàn)狀及路徑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6):228-229.
[3]陳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關懷的新探究——評《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理論與方法研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9,11(1):98-100.
[4]陳健.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現(xiàn)狀及對策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0-61.
Inquiry into the Humanistic Ca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Yu-j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033, China)
Absrt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fine quality and ideological morality.As a special social education activity,its main purpose is to shape and perfect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students.Humanistic care develops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ociety.The humanistic ca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idea of focusing on students and the key to cultivate students' ideological morality.
Key words:ideology and politics; higher education; humanistic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