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圓,陳 恒
(玉林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玉林 537000)
低位水囊引產術是通過把低位水囊放置在宮頸內部實施的一種婦產科手術,具有機械作用,能夠反射性出現(xiàn)子宮收縮,從而擴張子宮,達到引產的目的[1]??s宮素引產是臨床常用的促宮頸成熟藥物,但使用不當可導致急產、胎兒窘迫、羊水栓塞、子宮破裂等風險[2]。此外,縮宮素由于促成熟作用差,加上需要連續(xù)好幾天給藥,不僅會增加心理壓力,還會導致引產失敗。本次研究表明,觀察組采用低位水囊引產術,并給予一定的護理措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對于進一步提高足月妊娠產婦引產成功率和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促進母兒健康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于我院2018年7月1日~2019年3月30日收治的初產婦中,選取300 例足月妊娠且有引產指征的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進行分組,每組各150例。所有初產婦均為晚期妊娠者,其中對照組:患者的年齡20~32歲,平均(26.55±2.88)歲。觀察組:患者的年齡21~33歲,平均(27.75±3.03)歲。兩組數(shù)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在醫(yī)學委員會的審核和產婦及其家屬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的。
入選標準:由妊娠并發(fā)其他疾病、胎盤老化、過期妊娠等原因請求計劃分娩者。
排除標準:有水囊引產禁忌癥者。
對照組(縮宮素):給予氯化鈉注射液(濃度為0.9%)或復方氯化鈉注射液(林格氏液)500~1000 mL,按每分鐘8滴調好滴速,然后向輸液瓶加入縮宮素注射液2.5 U,將其搖勻后繼續(xù)滴入,初起滴度為8滴/min,每20 min調整一次,每次增加8滴,滴速調整以宮縮情況為依據,直到有效宮縮為止,注意最大滴速不得超過每分鐘40滴。
觀察組(低位水囊引產術):取產婦膀胱截石位,手術常規(guī)消毒鋪巾,使用窺陰器將宮頸暴露出來,消毒后,置入雙球囊導管,之后在紅色球囊注入氯化鈉注射液(40 mL 0.9%),回拉,而另外的綠色球囊需要注入氯化鈉注射液(20 mL 0.9%),并置于宮頸外口,將兩球囊固定在宮頸兩側,取出窺陰器,注意每次注射量最大為80ml。胎監(jiān)30分鐘左右,時刻關注產婦的變化或有無不適癥狀,若出現(xiàn)規(guī)律宮縮、宮口開大、水囊脫出的情況,這時可直接進行分娩。放置雙球囊導管后,如果出現(xiàn)破膜、陰道流血、產婦有發(fā)熱或感染等情況,應及時取出導管。如果沒有任何異常,則可在放置12小時后取出,并立即進行宮頸Bishop評分。宮頸Bishop評分≥6時并予人工破膜,觀察羊水性狀。如30 min后未臨產則予靜脈滴注0.5%縮宮素引產至有效宮縮為止[3]。
觀察和對比兩組的宮頸成熟及引產效果,并記錄兩組的產后出血率、新生兒窒息率。
引產效果[4]—有效:放水囊后出現(xiàn)宮縮,并逐漸加強于24 h內完成分娩者,或放水囊后雖可引起宮縮,但水囊脫落,且宮縮逐漸減弱,之后行人工破膜或實施0.5%縮宮素進行靜脈點滴治療,于48 h之內完成分娩的產婦;無效:放置水囊后仍未出現(xiàn)宮縮,且在48 h之內未完成分娩的產婦。
將研究數(shù)據錄入SPSS 19.0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達,檢驗值通過X2比較。P<0.05,差異顯著。
入選的300例晚期妊娠產婦中,其中150例實施雙球囊導管促宮頸成熟及引產(即低位水囊引產術)成功148例,成功有效率為98.67%;失敗的有2例1.33%。在手術失敗的產婦中,2例產婦均實施靜脈點滴縮宮素(濃度為0.5%)或人工破膜,但未能在48 h之內進行分娩,之后在48h之后實施剖宮產手術結束分娩。
如表1所見,觀察組的引產有效率、引產時間、剖宮產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產婦的引產效果、時間以及分娩情況比較[n(%)]
如表2所見,觀察組的產后出血率為1.33%,新生兒窒息率為2.67%,均低于對照組的7.33%、5.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術前護理人員需要對孕婦進行心理疏導,講解手術方法、注意事項等,讓孕婦對其有一定的了解,積極配合治療,消除擔心和顧慮。
表2 兩組的產后出血率、新生兒窒息率[n(%)]
給予孕婦一定的鼓勵和精神支持,緩解不良情緒。在放置水囊過程中觀察孕婦的反應;結束后,聽取胎心,安全送回待產室觀察。
(1)監(jiān)測孕婦的各項生命體征,術后1小時進行胎兒心電圖的監(jiān)測,叮囑孕婦在水囊放置完畢后需要臥床休息,時間為半小時,之后取坐位或在室內活動,促進宮頸擴張。觀察宮底高度及宮縮情況,關注有無出血、胎盤早剝、發(fā)熱以及陰道流血等情況。
(2)若孕婦出現(xiàn)發(fā)熱、寒戰(zhàn)等情況,需要立刻報告醫(yī)生,將水囊立即取出,并予以抗生素治療。
(3)嚴密觀察孕婦的子宮輪廓、陰道出血和宮縮情況,出現(xiàn)規(guī)律宮縮時加強監(jiān)測胎心音,報告醫(yī)生,必要時檢查宮口擴張情況。
(4)觀察孕婦的產程情況,做好接產準備,產后觀察子宮情況,并指導母乳喂養(yǎng)[5]。
放入水囊后可在孕婦的宮頸內直接壓迫,促使宮頸成熟。水囊脫落且宮縮逐漸減弱者,可行人工破膜或實施0.5%縮宮素治療,促進宮縮,縮短產程,可減輕孕婦的分娩痛苦。低位水囊引產術可加強宮縮,促進子宮擴張,完成分娩,減少剖宮產的發(fā)生。相比縮宮素,水囊引產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痛苦小以及不會對母嬰造成損害等優(yōu)勢,能夠縮短分娩時間,且家人可陪同,緩解了緊張等不良情緒,容易被孕婦及家屬接受[5]。
總之,晚期妊娠產婦實施低位水囊引產術的臨床效果顯著,有效促進宮頸成熟及引產,同時進行臨床護理,能夠保證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