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琳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蘇 徐州 221000)
神經內科是醫(yī)院的重要科室,主要收治腦梗塞、腦出血、癡呆等患者,收治患者具有病種多、癥狀廣泛、起病急、病情重、病情變化快等特點,護理人員工作繁重,這對神經內科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研究顯示,多數神經內科護生初入臨床,專業(yè)知識薄弱,操作能力低下,難以掌握護理工作中的重點及難點,影響以后的工作質量[2,3]。因此,本研究在神經內科護生培訓中應用主題預習案例教學,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8月于我院神經內科實習的護生70名,根據實習時間分為實驗組(n=35)與對照組(n=35)。實驗組:男2名,女33名,年齡18~22(19.78±0.49)歲,文化程度:中專6名,大專21名,本科及以上8名。對照組:男1名,女34名,年齡18~22(19.81±0.55)歲,文化程度:中專6名,大專22名,本科及以上7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均衡性(P>0.05)。
對照組護生接受常規(guī)帶教模式,由帶教老師按照教學大綱進行神經內科護理相關基礎知識、專業(yè)知識講解。
實驗組護生接受主題預習案例教學,具體教學內容如下所示。⑴組建團隊:由神經內科護士長擔任組長,選擇科內??谱o士4名作為組員,要求組員能夠完全掌握神經內科治療方向、規(guī)章制度。護理操作及主題案例預習教學相關內容,能夠根據臨床經驗靈活運用主題教學案例對知識點、難點進行講解;⑵明確主題:根據神經內科護理重點、以往護生關注點及帶教老師建議確定此次帶教的主題,分別是神經內科疾病知識、病情評估、給藥護理、儀器使用、常用急救搶救技術等;⑶提前預習:建立帶教微信群,在帶教前1周將帶教主題相關知識及護理操作流程發(fā)布在群里,要求護生提前預習;⑷主題講解:由帶教老師進行神經內科護理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講解,重點展開講解帶教主題,組織護生對課程內容進行討論⑸案例查房:由帶教老師帶領護生對新入院患者登記病歷,評估患者的病情及病情變化,帶領護生進行教學查房,在帶教過程中對出現的疑點、難點進行討論,由護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及經驗,由帶教老師進行總結、答疑。
⑴采用批判性思維測量表(CTDI-CV)在帶教前及帶教后測量兩組神經內科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該量表Cronbach'α系數為0.91, 總CVI為0.89,共7個維度、70個條目,采用Likert6評分制,總分420分,評分與批判性思維能力呈正比[3]。
⑵自制綜合能力問卷在帶教前及帶教后測量兩組神經內科護生的綜合能力,包括病情觀察能力、溝通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循證能力、理論知識、??撇僮?個維度,各維度評分0~100分,評分與護生的綜合能力呈正比。
⑶自制調查量表測量帶教老師對兩組神經內科護生的滿意度,包括學習態(tài)度、工作態(tài)度、學習成果、工作能力,各維度評分0~10分,評分越高則帶教老師的滿意度越高。
⑷自制調查量表測量兩組神經內科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包括教學態(tài)度、教學質量、自身素質、業(yè)務能力,各維度評分0~10分,評分越高則護生的滿意度越高。
采用SPSS25.0計算數據,“%”代表計數資料,采 用x2檢驗,“±s”代表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 示數據差異。
實驗組護生帶教后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各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帶教前后批判性思維能力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生帶教前后批判性思維能力比較(±s,分)
注:α表示組內比較,P<0.05;β表示組間比較,P<0.05。
組別維度 實驗組(n=35) 對照組(n=35)教學前 教學后 教學前 教學后尋找真相 32.22±3.07 45.87±4.11αβ 32.14±2.82 37.78±3.11α開放思維 30.17±2.75 44.42±3.38αβ 30.35±2.81 35.72±2.85α分析能力 31.45±2.64 49.54±3.79αβ 31.42±2.76 38.91±3.17α系統(tǒng)化能力 28.77±2.49 44.21±2.43αβ 28.57±2.43 34.48±3.10α自信心 30.82±2.12 41.70±3.65αβ 30.68±2.32 35.58±2.84α求知欲 34.90±3.43 50.43±2.83αβ 34.75±3.41 40.49±3.27α認知成熟度 33.12±3.15 44.55±3.57αβ 33.14±2.88 38.42±3.25α總分 220.45±15.17 279.37±20.32αβ 221.17±13.32 258.17±17.41α
實驗組護生帶教后的綜合能力各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生帶教前后綜合能力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生帶教前后綜合能力比較(±s,分)
注:α表示組內比較,P<0.05;β表示組間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病情觀察能力 溝通能力 問題分析能力 循證能力 理論知識 ??撇僮鲗嶒灲M(n=35) 帶教前 78.12±5.92 75.33±4.16 75.20±5.25 72.94±4.18 73.25±5.21 71.47±6.04帶教后 91.16±4.32αβ 88.32±5.47αβ 91.97±6.21αβ 88.31±5.74αβ 90.16±4.87αβ 89.21±7.44αβ對照組(n=35) 帶教前 78.76±5.47 75.47±4.34 75.19±5.71 72.64±4.05 73.01±5.97 71.65±5.87帶教后 83.05±5.17α 81.12±4.79α 82.37±5.95α 80.57±5.53α 81.92±5.18α 78.84±6.01α
實驗組帶教老師對護生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帶教老師對兩組護生的滿意度比較(±s,分)
表3 帶教老師對兩組護生的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 學習態(tài)度 工作態(tài)度 學習成果 工作能力實驗組(n=35) 9.02±0.47 8.97±0.51 9.19±0.33 9.32±0.38對照組(n=35) 8.24±0.55 8.20±0.64 8.17±0.48 8.25±0.44 t 6.378 5.566 10.359 10.888 P 0.000 0.000 0.000 0.000
實驗組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比較(±s,分)
表4 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 教學態(tài)度 教學質量 自身素質 業(yè)務能力實驗組(n=35) 9.12±0.58 8.87±0.25 9.10±0.34 9.26±0.53對照組(n=35) 8.05±0.43 7.51±0.36 8.12±0.27 7.83±0.37 t 8.767 18.357 13.354 13.088 P 0.000 0.000 0.000 0.000
臨床實習是護生的最后學習階段,是引導護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結合的重要措施,如果提高教學雙方的積極性、提高實習效果,是當前臨床護理帶教中的重點[4,5]。主題預習案例教學是由帶教老師提前確定教學主題,通過QQ群、微信群等方式將主題相關知識發(fā)送給護生,讓護生提前預習,由帶教老師按照主題組織教學,并在查房中詳細講解、提問、總結,以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6]。
本研究結果中,實驗組護生帶教后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各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提示,主題預習案例教學能夠化“主動教”為“主動學”,改變帶教老師原來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雙方的積極性,促使護生參與到臨床護理中,從而提高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表2中,實驗組護生帶教后的綜合能力各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說明,主題預習案例教學能夠提高護生的學習欲望及工作欲望,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表3、表4中,實驗組帶教老師對護生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提示,主題預習案例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使護生有目的、有組織的學習,提高實習效果,從而提高教學雙方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主題預習案例教學可提高神經內科護理的帶教質量,提高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及綜合能力,提高帶教老師與護生之間的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