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瑩,張 倩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14)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簡稱慢肺阻,主要由慢性炎癥性疾病開展,老年患者為主要發(fā)病對象,因其進行性病程特點,疾病可由慢性炎癥發(fā)展為急危重癥,同時也是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1-2]。本次探究選取了102例慢肺阻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康復護理模式對提高慢肺阻患者生活質量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102例慢肺阻患者為研究對象,均在我院收治,時間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均符合慢肺阻診斷標準[3]。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51例,試驗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最大年齡79歲,最小年齡在42歲,平均年齡在(60.3±8.2)歲;對照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最大年齡80歲,最小年齡在43歲,平均年齡在(60.8±9.1)歲,兩組患者分別從年齡、性別方面進行對比,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均符合COPD診斷標準;無精神病史且可正常溝通;年齡在42-80歲,患者自愿,家屬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不符合納入標準;合并嚴重的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精神疾患、癌癥轉移、殘疾性腦卒中、影響運動的骨關節(jié)病、學習認知障礙;中途退出者。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具體內(nèi)容包含:對患者疾病臨床癥狀進行觀察,遵照醫(yī)囑用藥,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
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之上,采取康復護理,具體包含以下幾點內(nèi)容;
(1)健康宣教:采用視頻、圖畫、宣傳冊、口頭宣傳等方式向患者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并在普及的過程中,對用藥的重要性進行詳細告知,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與治療的進一步認識,以及加強患者對藥物治療的重視度。
(2)呼吸功能干預:引導患者以縮唇式呼吸及腹式呼吸進行呼吸功能的鍛煉,從而對膈肌與呼吸機的力量進行增加,從而對慢肺阻患者肺部的通氣量增加,繼而促進自身呼吸功能的改善。
(3)康復訓練:患者病情且耐受力允許的情況下,可制作一套康復訓練假話,其中包含有氧、無氧運動,由簡到難,循循漸進。訓練過程中,提醒患者量力而行。
(4)心理護理:慢肺阻病程較長,患者易會出現(xiàn)煩躁、不安等消極情緒,此時身為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加強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與認可。加之,在患者出現(xiàn)負面情緒時,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其真實感受,對癥進行針對性疏導,以此緩解并消除患者消極情緒,幫助患者建立對抗疾病的自信心。
生活質量評分: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并進行對比,生活質量評分包含:軀體功能、心理狀態(tài)、社會交往、自護能力,每項25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佳。
統(tǒng)計分析資料一般運用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數(shù)值變量數(shù)據(jù)采用(±s)表示,采取t檢驗;無序分類數(shù)據(jù)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生命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s,分)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s,分)
組別 軀體功能 心理狀態(tài) 社會交往 自護能力試驗組(n=58) 干預前 15.82±2.44 15.78±2.51 16.11±3.36 15.29±2.38干預后 22.14±1.56 23.06±1.41 23.74±1.34 22.98±1.82對照組(n=58) 干預前 15.83±2.45 15.79±2.52 16.13±3.38 15.31±2.40干預后 19.11±2.08 20.56±1.98 20.25±3.08 19.98±2.71 t干預前組間值 0.022 0.021 0.032 0.045 P干預前組間值 0.491 0.475 0.467 0.482 t干預后組間值 8.875 7.833 7.913 6.999 P干預后組間值 0.000 0.000 0.000 0.000
慢性阻塞肺疾病的主要特征是患者護理氣流及肺功能受到限制,加之患者患有疾病時長較長,會令患者病情日趨加重,嚴重時會呈現(xiàn)不可逆趨勢,對患者生活狀況機正常勞作造成影響。此外,慢肺阻有著病情反復發(fā)作且逐漸加重的特點,加之病程較長,在住院期間,患者要忍受極大痛苦。治療慢肺阻的核心是通過肺康復治療,提高患者運動耐力,減輕呼吸困難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祻妥o理是通過心理、行為、呼吸訓練等各方面全方位服務,不僅可幫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緒,還可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身體健康。
在本次探究數(shù)據(jù)中,給予康復護理的試驗組,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生命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明,在康復護理的指導下,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生存率。
綜上,在慢肺阻患者護理中應用康復護理,可有效提升自護能力,改善軀體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