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芳
(蘇州大學附屬常熟醫(yī)院/常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濱江67病區(qū),江蘇 常熟 215500)
腦梗塞即缺血性腦卒中,指在腦部血液供應障礙時,因缺血、缺氧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1]。腦梗塞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且會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給患者、家庭帶來極大的痛苦和負擔[2]。目前,臨床上對腦梗塞患者的治療主要通過藥物控制病情,對于病發(fā)后的康復過程,則需要給予患者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以幫助患者盡早康復[3]。本文選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86例老年腦梗塞患者展開研究,以探討舒適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腦梗塞患者中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86例老年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雙色球法將其均分為兩組(n=43),其中,對照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50~75(62.27±10.21)歲;觀察組男20例,女23例,年齡52~78(64.15±10.4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包括用藥指導、病情介紹、治療期間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干預:
①心理舒適護理:老年腦梗塞患者大多伴有失落、悲觀、抑郁等負面情緒,醫(yī)護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以親切溫和的態(tài)度與患者溝通,對患者的情緒表達及時給予反饋。向患者講解疾病與不良情緒的關系,鼓勵患者自主調整負面情緒,當患者處于失落狀態(tài)時,可以通過聽音樂、觀看視頻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分散其精神壓力。
②環(huán)境舒適護理:醫(yī)護人員在提供護理服務過程中,需注意對老年腦梗塞患者居住環(huán)境的管理,保持病房衛(wèi)生。合理控制病房內的通風情況,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將室溫控制在18~26℃范圍內,濕度保持在50%~70%之間,允許患者擺放適當的私人物品,如家庭成員照片、洗漱用品等,增加家庭氛圍,減少患者心理上的生疏感。醫(yī)護人員還可以通過放置綠植、鮮花等方式,增添室內生機,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悅。
③生理舒適護理: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醫(yī)護人員需協助患者定時更換體位,并按摩患者四肢受壓部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避免形成壓瘡等。采用無痛穿刺技術對患者進行輸液護理。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在患者康復訓練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按摩服務,以縮短患者的病情恢復時間。另外,醫(yī)護人員需根據患者病情、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協助患者維持個人衛(wèi)生,以提高舒適感,如,對昏迷患者給予1%~3%過氧化氫進行口腔擦拭,減少口腔細菌滋生,預防口腔潰瘍和感染等問題。
④飲食舒適護理:老年腦梗塞患者由于年齡問題,血壓水平較正常人偏高,并伴有胃腸功能下降等問題,因此,醫(yī)護人員需結合患者的病情、營養(yǎng)需求、個人喜好等因素,以低鹽、高蛋白、高維生素為原則,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飲食計劃。需要注意
的是,對昏迷患者應給予禁食護理,避免患者在進食過程中出現嗆咳,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等。
①護理舒適度:治療后,采用美國舒適護理專家Kolcaba研制的簡化舒適狀況量表[4],對患者生理、心理、環(huán)境等方面的舒適度進行調查,并進行評分,分值越高說明舒適度越好,分值與結果成正比例關系。
②護理依從性:自制護理配合度記錄表,對兩組患者的注意飲食、按時用藥、功能鍛煉等護理配合程度進行記錄,并將結果劃為3個不同等級。滿分100分,較好:>80分,良好:60~80分,一般:<60分。
運用SSP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收集到的老年腦梗塞患者病例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計數資料(%、n)采用x2檢驗。P<0.05表明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觀察組在生理、心理、環(huán)境方面的舒適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舒適度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舒適度對比(±s)
組別 n 生理舒適度 心理舒適度 環(huán)境舒適度對照組 43 26.23±3.04 29.04±3.56 22.16±1.41觀察組 43 30.15±2.34 34.45±3.13 26.30±1.62 t 6.701 7.484 12.641 P 0.000 0.000 0.000
護理后,觀察組在注意飲食、按時用藥、功能鍛煉方面的配合程度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配合度對比[n(%)]
腦梗塞作為一種突發(fā)性腦部疾病,常見于中老年群體,且發(fā)病較急,無前驅癥狀,多由腦動脈硬化、栓塞引起[5],臨床表現包括猝然暈倒、半身不遂、言語和智力障礙等,臨床治療較復雜,對護理要求較高。舒適護理干預屬于護理學領域的新模式,與優(yōu)質護理的基本理念相吻合[6]。在臨床應用中,舒適護理模式通過研究護理活動與腦梗塞患者的舒適體驗關系,使患者在護理過程中保持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接受治療[7]。舒適護理干預在減輕患者心理壓力,縮短治療時長方面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促進腦梗塞患者的早日康復[8]。
本次研究顯示,舒適護理干預在老年腦梗塞患者中的應用,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給予腦梗塞患者在心理、環(huán)境、生理、飲食方面的舒適護理措施,有效降低患者的精神壓力,減少患者在治療期間的便秘、感染等不良事件,使患者保持愉悅的心境,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老年腦梗塞患者在生理、心理、環(huán)境方面的舒適體驗,加強患者在飲食、用藥、功能鍛煉方面的護理依從性,在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和促進患者康復方面,護理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