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娟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重慶 404000)
NPUAP(美國國家壓瘡咨詢委員會)2016年4月13日將“壓力性潰瘍”更改為“壓力性損傷”,最新的壓力性損傷的概念為骨突出處、醫(yī)療或其它器械下的皮膚和/或軟組織的局部損傷??杀憩F(xiàn)為完整或開放性潰瘍,可能會伴有疼痛感。我院手術病人多為惡性腫瘤病人,手術范圍廣,手術時間長,病人體質差并發(fā)癥多,病人受到家庭、心理、經濟承受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手術中病人處于被迫體位,術中禁止更換體位及調節(jié)手術床的角度,ASA(麻醉分級)>3分,高齡年齡>60歲,BMI(體重指數(shù))>32/<18,惡病質,高度水腫,蒙羅評分>25分,手術時間>3小時,術中高熱/低體溫,術中控制性降壓,術中俯臥位/側俯臥位,受壓部位皮膚術前存在破損風險。這些都是術中發(fā)生壓力性損傷的高危因素,所以做好預防壓力性損傷的措施的尤為重要。本文研究采用手術室護理干預降低了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1月~2017年12月手術160接受手術并且時間大于3小時的患者進行隨機分配,其中對照組男性占40人,女性占40人,年齡是27~70歲(平均年齡36.5)。觀察組男性占40人,女性占40人,年齡是28~68歲(平均年齡35.5),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例實行心理護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對照組病人采用常規(guī)手術床,術中監(jiān)測生命體癥,對足跟部進行簡單的按摩,觀察組術前對病人的年齡體重指數(shù),皮膚類型,全身情況,飲食情況,意識及活動能力,基礎疾病,手術時間,手術體位,失血量等進行評估。我院手術室采用的是Waterlow壓力性損傷危險評分表和蒙羅圍手術期病人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量表對病人進行術前的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再針對手術體位進行有針對性的皮膚保護,如手術床鋪明膠墊,臀部、骶尾部,足跟部,肩胛部涂抹賽膚潤,并在骨突出處貼泡沫敷貼或硅凝膠敷貼,以減局部皮膚的受壓。在病人臀部貼敷貼時,要無張性粘貼,并在臀裂處將敷貼剪開一道口子,不必剪成二半,以避免時間過長臀裂處形成張力性水泡,并保持床單位的平整,擺體時減少病人皮膚的摩擦,擺好體位后一定要再次檢查床單保持平整,約束帶松緊適宜,術中使用肩托,骨盆擋板、體位固定系統(tǒng)—體位板時,要注意加用軟泡沫襯墊,硬物不能直接接觸病人的骨突出處,使用后術中要加強巡視,術中體位發(fā)生改變時,護理人員要及時檢查,各種擋板放置有無位置改變,軟泡沫襯墊有無脫落。術中監(jiān)測體溫,防止低體溫引起血循環(huán)不良引起壓力性損傷,可采用加溫液體輸注,暖風機的使用,腹腔沖洗液加溫,沖洗時防止布單潮濕,術中注意抬高并懸空足跟部位,加強術中的巡視觀察和處理,術畢將兩組患者觀察對比。
觀察組的各項指標較對照組低,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各項指標比較
根據(jù)2016年更新的壓力性損傷分期,患者在術中出現(xiàn)的壓力性損傷程度的不同,可分為1期為指壓不變白的紅斑,皮膚完整;2期部分皮層缺失,伴真皮層的暴露;3期全層皮膚缺失;4期骨外露全層皮膚組織的缺失,不可分期:全層皮膚和組織缺失,損傷程度被掩蓋,深部分組織的損傷:持續(xù)的指壓不變白,顏色為深紅色,粟色或紫色。對照組1期發(fā)生率為37.5%,2期發(fā)生率為6.25%,3期的發(fā)生率為1.25%,觀察組1期發(fā)生率15%,2期發(fā)生率為3.75%,3期的發(fā)生率為0%。由此看來觀察組的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術中壓力性損傷是臨床工作常見的并發(fā)癥,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降低發(fā)生率是我院手術室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的一項的重點工作,也是手術室整體護理和優(yōu)質護理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手術室每一位護理工作人員的重要工作。壓力性損傷不可怕,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只要我們每一位護理人員懷有高度的責任心,在科學認識的發(fā)生原因的基礎上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壓力性損傷是可以避免和減少發(fā)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