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強這個名字對于很多體育人而言并不算陌生,作為一個患有先天腦癱的孩子,天津人汪強從12歲開始便在父親的帶領下練習拳擊,憑借長年的堅持不懈,逐漸擺脫了疾病對身體機能帶來的困擾。成年后的汪強通過在俱樂部教拳謀生,2014年,他還在上海第三屆中外拳擊對抗賽上登場,完成了人生第一場具有職業(yè)意味的拳賽……
一時間汪強的事跡引發(fā)各方關注,也感染和激勵了許多身處逆境中的人。但就在這個春天,已經(jīng)離開拳臺數(shù)年、年滿35歲的汪強突然又萌生了再登拳臺的念頭,而背后的緣由恐怕會讓人不忍面對。
“他總是讓我打狠一些”
汪強能夠走到今天,父親汪寶柱是那個時刻站在身后最堅強的男人。
當年汪強出生時是一個早產(chǎn)兒,伴隨著腦出血、黃疸、肺炎等癥狀,在醫(yī)院搶救了35天才邁過鬼門關,因為腦損傷帶來了腦癱殘疾,他直到6歲還不怎么能說話,站立行走也是問題。
為了兒子,汪媽媽更多時間在家照顧,汪爸爸一個人打兩份工支撐家庭——白天在手表廠上班,晚上去做體力活;工作之外,汪爸爸每天還要給兒子做按摩,每天一按就是幾個小時,多年沒有間斷過;甚至于汪強打拳擊,汪爸爸也是引路人。
“有同學說他是傻子,經(jīng)常欺負他,我也沒法去管別人家的孩子吧,只能讓他自己強壯起來……”年輕時候曾擔任過天津武警總隊拳擊教練的汪寶柱從汪強12歲開始教授他拳擊,因為身體不協(xié)調(diào),單單跳繩汪強直到十七八歲才學會,汪強能夠最終站上拳臺,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在汪強的拳擊道路上,汪爸爸不僅僅是教練,也是陪練。
“其實這么多年爸爸一直用挨拳來幫助我提高,他總是讓我打狠一些,我也不懂事,總是用盡全力去擊打,之前已經(jīng)給爸爸落下了很多老傷?!蓖魪娧哉Z間滿是懊惱。
為了給父親治病,他要重回拳臺
2018年年底,汪寶柱開始咳血,隨后因為小血管炎給腎功能帶來了影響,汪爸爸被確診患尿毒癥。
2019年,汪爸爸一直依靠透析治療延緩病情、保住生命。透析一個月下來,他治病就要花掉數(shù)千元。
汪爸爸退休工資2000元出頭,汪媽媽退休工資2700元,汪強平時會通過教授拳擊獲得一個月2000多元到3000多元不等的授課費,但因疫情影響,他已有好幾個月沒有收入了,作為兒子,汪強堅持要為父親治療,“不透析,人就沒了?!?/p>
汪強希望給父親更好的治療,希望父親的余年能夠過得盡可能舒坦,但腎移植手術需要約50萬元的開銷,汪家無論如何拿不出這么多錢。汪強為此整夜整夜睡不著覺,最后他想到一個辦法——回到拳臺,通過比賽拿獎金為父親積攢治療費用。
“他年齡大了,已經(jīng)35歲了,上一次打比賽還是4年多以前,這些年都是在教拳……”父親的心情非常復雜,但也被兒子深深感動了,“過去是兒子,現(xiàn)在是我,這個家一直有病人要照顧,根本沒有什么積蓄,現(xiàn)在兒子和我說,小時候是我救他的命,現(xiàn)在他要救我?!?/p>
汪強過去打一場比賽只有2000到4000元不等的酬勞,畢竟從專業(yè)的角度,他這樣先天處于劣勢的拳手很難踏上更高的臺階,眼下他祈求能有大型的賽事找到他,“不管對手有多強,我都愿意去拼,希望能夠給到我這個機會。”
(據(jù)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