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凱
河南省開封市第五人民醫(yī)院精神科 475000
強迫性障礙是精神科較為常見疾病之一,各個年齡段均可發(fā)病,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強迫行為及強迫思維兩大方面,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有研究指出[1],兒童青少年時期是強迫性障礙的高發(fā)年齡段,早期診斷并給予及時有效治療,對于改善患者預后有著重要意義。艾司西酞普蘭是臨床上治療成人強迫障礙常用藥物,其療效得到臨床一致肯定,但對于其應用于兒童青少年強迫障礙患者的研究報道較少。本文旨在觀察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兒童青少年強迫障礙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兒童青少年強迫障礙患者,經(jīng)強迫癥狀、頭顱CT等檢查確診符合強迫性障礙診斷標準[2],納入患者年齡12~18歲,耶魯—布朗強迫癥狀評分(Y-BOCS)≥16分,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藥物禁忌證,依從性差不能配合治療者,精神分裂癥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進行分組:對照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12~17歲,平均年齡(14.96±1.32)歲;病程5~19個月,平均病程(11.99±2.03)個月。觀察組41例,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齡12~18歲,平均年齡(15.02±1.36)歲;病程5~20個月,平均病程(12.04±2.02)個月。兩組患者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氯米帕明(湖南洞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900027)口服,12歲者,起始劑量12.5mg/次,2次/d,逐漸增加劑量至25mg/次,>12歲者起始劑量25mg/次,2次/d,逐漸增加劑量至50mg/次;觀察組患者應用艾司西酞普蘭(H.Lundbeck A/S生產,批準文號H20150163)口服,12歲者起始劑量5mg/(次·d),逐漸增加劑量至10mg/次,>12歲者起始劑量10mg/(次·d),逐漸增加劑量至20mg/次,兩組患者均于治療6周后對比療效。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顯效:強迫行為、思維基本消失,Y-BOCS評分減少幅度>75%;有效:強迫思維、行為明顯好轉,Y-BOCS評分減分率50%~75%;無效:未達有效標準[3]。(2)強迫行為思維變化:采用Y-BOCS評分進行評價,其內包括強迫行為、強迫行為兩大維度,10項內容,每項0~4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越嚴重。(3)安全性:依據(jù)治療副反應量表(TESS)內行為毒性、化驗異常、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3項進行評價,每項依據(jù)癥狀嚴重程度分為0~5分,分數(shù)越高提示癥狀越嚴重。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注:*與對照組比較,χ2=5.357 3,P=0.020 6<0.05。
2.2 強迫行為、思維變化及安全性 觀察組治療后Y-BOCS評分及TES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Y-BOCS、TESS評分對比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同期對照組比較,▲P<0.05。
強迫性障礙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神經(jīng)癥性障礙,又稱為強迫癥,臨床上以強迫觀念反復出現(xiàn)為主要特征,出現(xiàn)的強迫觀念反復進入意識領域,患者有一定自制力,但對于強迫行為及思維無控制力,對日常生活學習等造成嚴重影響[4]。青少年是強迫性障礙的高發(fā)期,目前臨床上對于其確切發(fā)病原因并不明確,但長時間臨床研究證實,遺傳、生化改變及基底核功能失調的因素與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均有著密切關聯(lián)[5]。臨床研究證實[6],若患者一級親屬內患有精神類疾病者,則其發(fā)病率顯著高于無親屬患病者;生化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5-羥色胺水平異常,有研究指出[7],通過應用5-羥色胺回收阻滯劑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癥狀體征。藥物治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強迫性障礙的主要手段,氯米帕明是其中最為常用的一種,其作用于集體主要是通過阻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產生治療效果,但是其不良反應較為明顯,兒童青少年患者由于機體臟腑功能發(fā)育不完全,表現(xiàn)更為明顯,影響患者服藥依從性,降低治療效果[8]。
艾司西酞普蘭是治療精神類疾病常用藥物,其作用于機體后,主要通過提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5-HT能,發(fā)揮抑制5-HT再攝取效用[9]。臨床上對于其研究報道主要是針對成人強迫性障礙治療,其效果得到臨床一致肯定,而臨床常規(guī)用藥治療中不建議其應用于<18歲患者。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用藥顯示,批準艾司西酞普蘭能夠在12~17歲年齡段患者中應用[10],本文中所選取患者年齡均≥12歲,入組前均對患者及家屬明白告知,治療中依據(jù)患者年齡嚴格區(qū)分用藥劑量,治療期間密切關注患者治療情況,在出現(xiàn)不良事件后及時給予對癥處理,保證治療安全性。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Y-BOCS、TES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艾司西酞普蘭能夠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癥狀體征,且安全性高。臨床分析認為,隨著氯米帕明在臨床時間延長,其耐藥性逐漸提升,加之不良反應明顯,患者服藥依從性降低,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導致整體療效降低,而艾司西酞普蘭是臨床上一種新型SSRIs 藥物,避免藥物平臺期因素影響,同時由于其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較少,患者更易接受,能夠保持較佳的治療依從性,顯著提升治療效果,與龔郁杏等學者[11]研究結果一致。本文隨訪時間短,納入病例少,可能影響論證強度,在后續(xù)治療中,會進一步增加病例數(shù)量,延長隨訪時間,以期為臨床診治提供更為可靠參考依據(jù)。
綜上所述,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兒童青少年強迫障礙效果顯著,有效改善患者強迫行為及強迫思維,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