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夢雅,李雪蓮,常勝曉,徐浙人 Sha Mengya & Li Xuelian & Chang Shengxiao & Xu Zheren
(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家具設計中心,浙江杭州 310018)
工業(yè)化衍生了城市的快速發(fā)展,帶動了鄉(xiāng)鎮(zhèn)人口向大城市不斷涌入,人口居住環(huán)境與空間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和壓力。日趨豐富的物質生活使得個人所屬物品的數(shù)量成線狀上升,在滿足用戶需求及偏好的前期下,如何在有限的收納空間中設計出高效的布局成為家居設計的關鍵。日本SUVACO關于住宅與收納滿意度調查中,收納不足及布局與生活方式不匹配的問題位居前列,由于收納需求偏好與設計不吻合而造成收納空間的不足,側面證明用戶偏好在布局設計上存在必要性。衣柜作為需求度最高的存儲類家具之一,承載著存儲日常使用的各類衣物用品的功能,為保證有良好的使用體驗,需對衣物位置進行有序安置并與用戶建立和諧的關系,布局設計承擔了重要的角色。由此衣柜布局的設計應以用戶偏好為基礎,為了能有效指導布局設計,我們需要進一步明確偏好差異形成的原因。
目前,家具設計領域中對衣柜布局設計的定量分析很少[1-2],關于用戶布局偏好方面的研究深度也較為有限。布局方面,王金敏[3]、查建中[4]等人提出以數(shù)學模型的方法解出最優(yōu)的布局設計,且多運用在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倉庫布局等領域,衣柜布局雖同屬于組合優(yōu)化的范疇,但受個人偏好因素影響較大,最優(yōu)布局設計不唯一,故明確用戶的布局偏好因素為衣柜布局設計的重點。衣柜功能方面,李孟冰等學者[5-6]指出應從柜類家具收納空間的布局與分類、功能性、五金功能件的角度提高衣柜的收納便攜性,葉望結合數(shù)字化快速服務的特點對柜類家具結構、模塊、編碼的研究[7],由此可見衣柜功能多樣性長期備受關注,布局設計方面則側重于人機工程學的角度,忽視了對人偏好差異性的考慮。用戶偏好方面,偏好在決策學、經濟學等領域應用廣泛,多以營銷的角度分析用戶偏好[8],有關家具的偏好研究,僅楊元探析了用戶對家具產品不同偏好的腦認知研究[7],家具行業(yè)中的衣柜設計方面的研究還尚為淺顯,在布局設計上的用戶偏好缺少實證數(shù)據(jù)支撐。本文將綜合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對影響用戶衣柜布局偏好的核心因素進行研究,另外因價格偏好變量干擾過大,故本文暫不研究。
首先,以資料搜集、文獻閱讀的方法為基礎,利用訪談法對市場供應者進行訪談獲取衣柜布局現(xiàn)存的設計問題;其次,通過實地入戶調研法、語義分析法、行為心理學方法獲取衣物的真實收納狀態(tài)、衣柜布局所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存在發(fā)生的原因,再采用歸納法分析用戶的真實需求偏好,包括行為偏好、心理偏好等,并進行需求偏好的預判,為后續(xù)的問卷擬定提供理論支撐;最后,通過問卷法對以上研究結果擬定問卷并得出具體的偏好數(shù)據(jù),利用統(tǒng)計分析法中的歸納法、交叉分析法等總結出影響用戶衣柜布局偏好的核心因素。研究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研究思路
表1 市場調研衣柜有關問題總結表
表2 衣柜入戶調查信息匯總表
3.1.1 市場現(xiàn)狀調研
①調研目的及對象
調研目的:對當前衣柜布局設計存在的問題及消費者對布局的設計要求進行了解,也為入戶調查提供重要關注點。
調研對象:5位品牌商家(M),9位駐店設計師(D),消費者(C)。
②調研過程
根據(jù)我國的衣柜設計的已有基本理論[9-10],擬出圍繞主觀意識與衣柜設計展開的訪談提綱20項,主要內容有定制衣柜的具體流程,衣柜內部的設計原則,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差異等。通過市場供應者角度將衣柜存在的問題進行平均每人50分鐘的訪談,歸納總結如表1所示。
在實際的調研中可知,設計師憑借個人的經驗對消費者的設計需求做一些原則性的把握,但對于有關用戶偏好的微妙細節(jié)問題常常會有所忽略,即使是經驗較為豐富的設計師也難以將用戶的偏好掌握的面面俱到。此外設計師的主觀想法并不能夠代替消費者的喜好,設計師與用戶之間的想法也難以達成一致,導致進展的速度緩慢甚至效果不佳的情況發(fā)生。面對當下的衣柜布局設計存在的問題,有必要進一步了解衣柜的使用對象,從而提高設計的效率及用戶的使用體驗。衣柜供應者訪談結果中提及頻次最高的前三項為:內部布局設計的存在感低用戶布局需求偏好模糊易忽視用戶功能布局的使用偏好,初步證明了用戶偏好對于布局設計的重要性,同時需要對用戶的偏好內容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
3.1.2 實地入戶調研
①調研目的及對象
研究目的:對用戶家庭生活狀態(tài)進行觀察,獲取用戶衣柜真實的使用狀態(tài)及痛點,匯總衣柜基本功能區(qū)域及使用偏好,得到用戶可能存在的所有功能需求與布局偏好差異以指導問卷的擬定。
調研對象:杭州、安慶兩個城市,共45個家庭。
②調研過程
在2019年經歷為期3個月的針對衣柜布局的入戶調查工作,主要工作內容有訪談、問卷、實際測量、拍照記錄、生活觀察,獲取衣柜基本使用情況、衣柜基礎功能區(qū)域、個人偏好等,將入戶調查中用戶衣柜使用共性達到60%以上的內容匯總于表2。
通過入戶觀察、行為心理學調查、語義分析等方法將用戶衣柜的布局問題轉化為語義,綜合記錄可得每個家庭或至個人需求及偏好大相徑庭,首先從衣柜收納面積來說,用戶所收納衣物的類型、數(shù)量的追求各有不同,是偏好排名靠前的突出差異,單個產品的數(shù)量也可能作為用戶偏好因素,并影響著功能區(qū)域類型的劃分大小及對應的數(shù)量,如P1、P2、P3、P4、P5、P6、P7、P8、P9。此外還包括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存在較大差異,較為突出的差異有衣物收納方式主要有掛放、平疊、豎疊、卷放等;收納的位置高度因個人的生活習慣存在差異有上、中、下區(qū)域劃分,具體的高度位置劃分結合偏好還需要根據(jù)所收納的衣物狀態(tài)進行合理的功能區(qū)域安排。繼而可知由于個體的巨大差異性,收納邏輯與整理心態(tài)也千差萬別,二者是不同生活方式的一種體現(xiàn),但收納與整理不為同一物,收納是一種通過規(guī)劃設計,特點在于是長期成果,整理則是通過頻次才能體現(xiàn)的短期效果,特點是一次性行為,需要不間斷保持的動作,故整理心態(tài)的類型包含保持表面整潔、整理有序、厭惡整理、有心無力等類型。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用戶對生活態(tài)度基本與收納整理的心態(tài)保持一致方向。由此可得出若僅依賴設計師的經驗判斷設計出格式化的衣柜,對于用戶來說過于片面,必然會產生衣物無對應的收納空間,以及布局設計與個人生活方式不符等問題,再次驗證用戶偏好的研究對布局設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據(jù)實際的戶型場景結合個人偏好、生活習慣,靈活安排空間布局,提高收納空間的利用效率,減少布局不合理帶來的收納不便的困擾。
表3 當前衣柜市場調研結果與分析匯總
通過市場現(xiàn)狀調研及入戶對家庭衣柜的使用狀態(tài)和可能存在的所有偏好差異進行記錄,總結以記錄的頻次對衣柜布局偏好做出預判,其中衣柜空間容量、用戶生活習慣、整理意識、分類方式為突出偏好。為了能夠更為清晰的明確衣柜布局存在的問題綜合上述的信息內容,利用用歸納法對衣柜布局相關問題劃分為4類(表3)。
縱觀存在的問題,除了設計師有待提高的專業(yè)水平外,更需要解決的是用戶本身存在的問題。記錄的數(shù)據(jù)顯示58%的用戶表示收納空間不足,與生活習慣有著強關聯(lián)性,大部分用戶習慣隨手放置衣物,缺少對所有物進行分類收納的思考,導致原本有限的空間更為緊張,增加了存儲的壓力。衣柜的布局設計中,以足夠大的室內面積的前提下,收納的內容決定了衣柜的需求尺寸和設置的位置,還需要綜合考慮收納的功能區(qū)域尺寸和收納的位置之間的關系,上述布局規(guī)劃涉及到的要素中都需要基于用戶對自身有可控的了解范圍,包括收納內容、數(shù)量、個人需求、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相關偏好因素。
表4 被調查者基本信息統(tǒng)計
表5 衣柜使用偏好調查統(tǒng)計
4.1.1 調研目的及對象
研究目的:因入戶樣本量小,具有局限性,故通過網(wǎng)絡問卷獲取大量的樣本數(shù)據(jù),得到用戶偏好與布局之間更為準確的關系。
研究對象:全體衣柜使用者。
4.1.2 調研過程
根據(jù)市場調研結果設計了針對布局的調查問卷,問卷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調查目的,說明調查的來歷,緩解被調查者的心態(tài),并方便了解基本情況后繼續(xù)答題,使過程更為流暢;二是用基本戶信息,包括住房情況、家庭結構、年齡、性別、職業(yè)等;三是衣柜使用情況的選擇題、打分題、開放性問題,包括臥室面積、使用人數(shù)、衣柜使用偏好、衣柜功能區(qū)域的重要度和需求度打分、布局的滿意度評價等。2019年,上述問卷發(fā)布至網(wǎng)絡,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共采集了270份問卷。
為保證樣本的有效性,運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對其結果進行檢驗,最終有效回收問卷245份,245位用戶對衣柜使用及偏好的想法見表4至6,對其結果做出以下統(tǒng)計。
根據(jù)245位被調查者的主要屬性歸納得出,居住于城市的人數(shù)占接近九成,與北京市統(tǒng)計年鑒數(shù)據(jù)相比較,樣本中家庭年收入的主要群體與中等收入家庭的基本特征較為接近。家庭人口平均2.8人,臥室面積平均在15.6平方米,衣柜平均共用人數(shù)為2.31人,功能區(qū)域類型與入戶所得結果基本一致,以P1至P7為主要基本功能區(qū)域,2人以上家庭對于獨立儲物空間需求度較高。偏好方面,放置物品類型、放置狀態(tài)及位置高度、功能區(qū)域數(shù)量需求差異性較大。從用戶對當前使用的衣柜布局評價來看,用戶體驗持一般滿意及以下態(tài)度的人群占較大多數(shù),主要體現(xiàn)在空間利用率、功能位置安排、布局的靈活性、個人需求及偏好得不到滿足等方面。可見調查樣本中對收納空間不足及衣柜布局設計滿意度較低的群體占主要部分,對衣柜內放置的衣物類型有明顯的偏好差異。
不同的戶型設計同時影響著收納面積,通過交叉分析法和綜合分析法可知(表7-表8),住宅空間的大小與衣柜功能區(qū)域類型的豐富度成反比,相較于住宅面積較小的家庭對衣柜收納的衣物類型較為繁雜,而衣物類型與對應的收納方式影響所收納的功能區(qū)域類型及高度尺寸選擇。單間小戶型也較難實現(xiàn)獨立儲物間的集中收納需求,基本在三居室的住宅空間中才體現(xiàn)出獨立儲藏空間擁有率的提高。由表8所示可知,同一衣物類型因個人收納方式的偏好而有不同的選擇。結合入戶實情可知除了生理方面的性別、人體尺度外,有關心理方面的生活觀念等主觀意識也是影響布局的因素之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主導著布局的設計方向。
表6 問卷調查衣柜功能布局評價統(tǒng)計
表7 住宅空間與衣柜部分屬性間的交叉分析
布局設計是由布局完整空間大小、所容納的衣物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和要求組成的,這其中的關系、要求對布局設計具有一定約束作用?;谏鲜龇治鼋Y果可得偏好差異性較大的因素主要有住宅空間、衣物類型、功能布局尺寸、收納方式,將影響用戶偏好的衣柜布局設計的核心要素總結為:住宅空間、功能布局高度尺寸、衣物數(shù)量及分類、生活方式。
4.2.1 住宅空間與布局偏好的關系
住宅空間影響衣柜的體積大小、功能區(qū)域類型。住宅設計是衣柜收納布局的硬性要求,影響收納空間的大小。實際的房間尺寸大小左右衣柜的尺寸,同時也決定了用戶的收納模式是集中收納還是獨立收納,尤其在衣柜進深方面需要考慮對臥室內其他家具是否有干擾,是否與人的動態(tài)行為產生矛盾。另外,由表7可知,住宅空間越大,住宅空間的功能更為精細[10],其物品各得其所,臥室衣柜功能則趨于基礎,如衣柜中鞋類收納需求較高的用戶以單間戶型為主,有明確收納鞋物功能空間的用戶則不會考慮將鞋放入衣柜,從而會將衣柜中收納鞋物的功能直接剔除,僅需衣柜的基礎功能。實際無論戶型大小,收納空間不僅是以大而多為最優(yōu)選擇,都需要進行完整的布局規(guī)劃,使得收納空間高效而不被浪費才是關鍵。
4.2.2 衣物數(shù)量及分類與布局偏好的關系
在衣柜體積一定的情況下,位置偏好、衣物數(shù)量及尺寸與收納方式三者相互約束,需要保持平衡才能容納于衣柜中。在了解衣物數(shù)量的前提下進行偏好分類,按人分類或衣物風格等方式,有效的分類能提高拿取衣物的效率,合適的垂直或進深尺度再安排以偏好為主的收納方式(掛放、平疊、豎疊、卷放等),節(jié)約收納空間,也便于視覺查找拿取衣物,減少重復購買及不必要的時間消耗,衣物數(shù)量的多少也是生活方式中消費觀念的一種體現(xiàn)[12],除去當下的衣物數(shù)量狀況外同時需要為未來的衣物預留一定的收納空間。
4.2.3 功能布局高度尺寸與布局偏好的關系
位置高度是影響用戶日常的拿取便捷性的因素之一,本文通過實地調研得到功能布局的高度偏好分為上、中、下三個區(qū)域,以懸掛衣物的掛衣桿所在高度為例,為上的尺寸不超過1850mm,中間區(qū)域尺寸范圍在1650-1550mm之間,下為1350-1000mm之間。高度差異影響著功能布局的分布,在滿足人體尺度的基礎上,使用頻率、拿取步驟、收納方式的偏好都會影響高度尺寸的選擇及個人動線。功能區(qū)域應在合理的位置范圍內進行個人偏好的高度調整,以適應個人的使用習慣。
4.2.4 生活方式與布局偏好的關系
生活方式包括生活習慣、生活態(tài)度、消費習慣等主觀意識。為保證使用過程中動線的流暢,需要用戶對個人生活習慣有清楚的認知。此外,個人收納整理心態(tài)與收納能力個體差異性較大,需要用戶明確現(xiàn)階段與未來期待的生活方式,樹立明確的生活態(tài)度后才能形成適應于個人的收納系統(tǒng),以及收納方式的靈活運用將提升衣柜使用體驗,使維持舒適狀態(tài)上節(jié)省精力[13],而收納方式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需要設計師做相應的指導工作。
以上結論解釋了針對用戶的布局偏好更應該關注那些內容,對于提高衣柜布局的設計質量提高了有益的參考。就本文來說,單間小戶型的住宅,對衣柜功能的要求更為豐富,即功能區(qū)域的劃分需要更為精細,表明精細化設計方案應該有較大可能成為這類群體的取向[14-15]。同時家庭生活隨著時間的持續(xù)與物質文化的多元發(fā)展,家中新物品的不斷增加,明確個人需求和物品收納的所屬空間保持生活理性,堅持用畢物歸原位的良好生活習慣才是最佳布局效果呈現(xiàn)的終極定律。在布局時需要明確收納的目的,即收納的內容,并根據(jù)自身的偏好選擇合適的收納方式,使之有確切的收納位置,布局設計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在最后得到用戶在物品之間可取用收放自如,避免物品雜亂無章,保持井井有條思路清晰的收納狀態(tài)。完整的布局設計需要用戶的親身參與,不僅是對未來生活的精細收納規(guī)劃設計,也是用戶對自我的一種認知過程[16-18]。
表8 常見衣物類型與收納相關屬性間的統(tǒng)計分析
本文綜合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對影響用戶衣柜布局設計偏好的研究。利用用戶訪談法、觀察法、實地入戶調查法、語義分析法、行為心理學調查等定性分析方法獲取當前衣柜布局存在的問題及用戶布局需求偏好,并運用問卷法、交叉分析法、歸納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得到影響用戶偏好的數(shù)據(jù)結果,得出對衣柜布局設計具有啟示性的結論,明確了衣柜布局設計的重要性和布局設計所涉及到的4個核心要素,即住宅空間、功能布局高度尺寸、衣物數(shù)量及分類、生活方式。
本文對衣柜布局設計作出了新的貢獻。通過數(shù)據(jù)實證的方式對用戶布局偏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關于衣柜布局用戶偏好方面的研究有意義。也進一步揭示了衣柜設計中用戶偏好的差異性和個性化的研究必要性。為后續(xù)衣柜布局設計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幫助,為設計師在衣柜布局設計上提供幫助,避免主觀設計想法的繼續(xù)發(fā)生,通過對用戶偏好的把握,使得布局的設計更適用于每一個人,有效提升衣柜的設計質量和用戶體驗,也有助于市場的發(fā)展,為用戶和企業(yè)供給優(yōu)良的設計服務以實現(xiàn)以人為本的設計目標。
總之,面向衣柜設計師和用戶在布局規(guī)劃中所遇到的問題,本文所提出的4項偏好影響要素對策劃者的思考提供有效幫助。盡管我們在獲取用戶布局偏好影響因素上有數(shù)據(jù)支撐,但用戶的偏好范圍因時間的變量仍有可挖掘之處,還需要進一步對用戶的偏好做深度及實時的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