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立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布置寫作任務時,小學生的表情都是比較痛苦的,他們對于寫作為充滿了抗拒感、討厭寫作文。因此要改變這種狀況,使小學生不再抗拒寫作,就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興趣,讓他們對寫作產生好奇心,進而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施教,使學生在面對寫作的時候更加主動,能在寫作過程中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一、 閱讀是提高作文想象力的前提
對于那些成名的作家而言,他們也是經過大量的閱讀,儲備知識,再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才寫出名垂千古的好文章的。大作家、大文豪都要通過大量閱讀才寫出好文章的,更別提剛開始寫作的小學生了,而且大量閱讀文章也有利于小學生更好的在寫作的時候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如果小學生根本就不進行閱讀,直接去寫作,又能寫出什么文章來呢?一定寫得一塌糊涂,更別說作文想象力了。因此閱讀對于寫作來說是前提,也是激發(fā)想象力的必要條件?!陡窳滞挕贰妒f個為什么》《小布頭奇遇記》《一只想飛的貓》等等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去想象另一個世界。還有,大量進行閱讀后,小學生自己就會學著歸納總結寫作知識了,對寫作技巧、謀篇布局等有所認識,在寫作的時候就能更好地運用,提升寫作能力,豐富寫作想象力。
小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如對于某個字詞或者某句話非常喜歡,教師和家長應引導他們將其摘抄下來,并告訴他們在寫作的時候可以合理應用,如模仿、引用,或者對齊進行擴展,這樣能充分調到他們的寫作想象力。閱讀形式也是多樣的,可以默讀、朗讀。對于詩歌、散文要盡可能讓學生大聲朗讀,這樣的閱讀方式,能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對文章有更大的探索欲,并在閱讀中激發(fā)想象力。這樣時間長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而然的就增強了,更有利于他們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他們個性的發(fā)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 明確訓練目的,闡明練習意義
想象力是對小學生寫作的基本要求,想象力會隨著學生的長大而增強。要想寫出好文章,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師要在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并在布置寫作任務時,偏向需要發(fā)揮想象力的寫作內容,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去寫作。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想象力對于寫作的重要意義,通過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學生寫出的文章越來越好。
三 、利用多方因素,引導學生寫作
小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差。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豐富,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逐漸深入,抽象思維得到發(fā)展,語言的概擴能力也增強了,想象空間也更寬廣了。寫作離不開想象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多加引導,由淺及深地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提高他們的想象能力。
四 、結合教學實際,發(fā)掘寫作素材
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不知如何下筆,毫無頭緒。當寫作想象作文的時候,這種問題就更明顯了。大部分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都存在以下兩個問題:第一,缺乏童年趣事,對生活的了解也很少;第二,寫作內容單調,缺乏想象。造成這樣問題的原因還是他們自己對生活觀察不夠細致,沒有積累好的寫作素材。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找到以下解決方法:
1.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想象練習
例如,在《神筆馬良》一文中,馬良很喜歡作畫,但苦于沒有畫筆不能畫畫,在他有了畫筆之后,說“我專給窮人畫畫”。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馬良”,然后思考:自己會像馬良那樣無私嗎?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寫一篇作文“假如我是神筆馬良”,進而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
2.結合課文編故事,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小學高年級有些課文有結尾,但是意卻未完,教師在講述這些文章的時候就要抓住這一點,讓學生按照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去續(xù)寫課文。例如,課文《凡卡》一文已經完結,可是留下了不少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就這些問題續(xù)寫文章,爺爺收到凡卡的信了嗎?凡卡會與爺爺團聚嗎?文章題目為“凡卡的后來”。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構思小故事,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非常有必要,這樣做有利于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能力,也有利于小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