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欣耘
溫州的三絲敲魚歷史悠久,也是我國的一道名菜,溫州過年以吃海鮮為主,當然,三絲敲魚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三絲敲魚。
關(guān)于這道菜還有個傳說呢!傳說在很早以前,溫州有位老方丈孤身一人去福建取經(jīng),途中不幸遭遇風浪,翻船遇難。小和尚得知后,趕到老方丈遇難的地方,敲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木魚,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了,河面上竟浮上來許多金光閃閃的黃魚。小和尚聯(lián)想到師傅離開時身著黃色袈裟,認為這是佛祖顯靈,告訴他,是這些魚把師傅給吃了,于是將黃魚全部打撈上來,剝?nèi)テ?,凈?nèi)臟,抽了骨,剁成泥,放在木魚上狠狠地敲了起來,敲成一片片,再把魚片曬干,帶回留念。但由于魚片過多,便留在船上一些,船翁吃飯時,揀了些魚片切絲熬湯,沒想到味道異常鮮美,這道菜便很快流傳開來。
去年過年,我和奶奶買了一條新鮮的黃魚,準備做三絲敲魚。想想那鮮美的魚湯,我已經(jīng)饞得流口水了。奶奶先把黃魚的肚子劈開,將里面的內(nèi)臟去除,清洗干凈。接著,奶奶右手握刀,“沙沙”,魚鱗很快就被刮了下來,又把魚皮剝了下來,并且從頭到尾把骨頭去除。最后,把魚肉切成片。這些還遠遠不夠,奶奶又拿出敲魚棒,邊敲邊加淀粉,這特別考驗制作人的耐心,得把魚肉敲到薄如紙,這樣口感才會更加純正、鮮美。奶奶從太奶奶那里傳承了這門手藝,我也要學會這道菜,把中華美食傳承下去,讓溫州美食代代相傳。
三絲敲魚代表年年有魚,敲好的魚餅切成面條,融在鮮美的高湯中,湯清味醇,鮮嫩爽口,色澤調(diào)和,獨具風味,一上桌便被搶光。怎么樣,要不要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