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瑛
摘要:開展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生本教育,充分踐行以學生個性發(fā)展為目標的素質(zhì)教育,將學科素養(yǎng)的滲透和培養(yǎng)植入學生個性化發(fā)展中。結合初中語文的學科特點與初中生的性格特點,努力在寫作中凸顯個性化教學,達成個性化發(fā)展。
關鍵詞:個性化;寫作;初中語文;課堂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有關心靈的一種主觀性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要有強烈的寫作興趣?!墩Z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初中學生應該具備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學會正確理解運用祖國語文。就寫作教學而言,學生要在觀察生活中學會寫作,作品要感情真摯,能夠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思想,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獨立習作的意識,每學年學生的寫作字數(shù)不低于140萬字。個性化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寫作興趣得以提升,還可以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審美能力得到更大的發(fā)展。讓習作變得更為主觀化,更有個性化,尊重學生的思想創(chuàng)新,這是每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遵循的原則。
一、鼓勵學生自主表達,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發(fā)揮空間
寫作應是學生的自主表達,而當前應試教育背景下,很多考場作文都趨于模式化,定式的作文套路充斥語文課堂,在學生心中埋下了固化的種子,這樣的寫作教學,不利于學生的個性成長,雖然可以看到暫時成績的變化,卻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思想受到了限制,現(xiàn)代社會需要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而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教育未來的發(fā)展前景,更不能對學生的成長發(fā)揮作用。
在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要鼓勵學生自主表達,為學生創(chuàng)造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巴瑢W們,你們來看這個廣告,它太吸引人了,為什么呢?”學生們都說想象力太豐富了,“是啊,想象力是無窮的,聯(lián)想是我們主觀化的行為,包括因果聯(lián)想、反向聯(lián)想、相關聯(lián)想以及橫向聯(lián)想等,比如,我們現(xiàn)在來想象,一把傘我們可以想到什么?”學生們都積極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老師,我覺得我可以想到蘑菇,還可以想到親人的愛以及老師的愛?!薄袄蠋煟疫€可以想到白蛇傳里的白娘子?!薄拔夷芟氲絺闶且环N阻礙,我喜歡在雨中漫步,親近自然,而傘讓我們與環(huán)境之間有了距離?!薄皩Π?,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事物想到很多,那么你們通過家里的一盆植物或者上學路上的一朵云彩都能夠想到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寫一篇文章,放飛自己的想象,想到什么寫什么?”學生們在教師的啟發(fā)下都積極地進行創(chuàng)作。
針對現(xiàn)狀,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立足現(xiàn)實,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鼓勵學生自主表達自己的思想,寫出自己心中所想,教師在課堂上不要給學生設置更多的條條框框,而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發(fā)揮空間,讓他們愛上寫作,學會自主表達。
二、利用閱讀指導課程,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寫作素材
閱讀指導課程是初中語文的必備課,除了可以開拓學生眼界,豐富學生語文素養(yǎng)以外,還可以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豐富寫作的素材,為寫作創(chuàng)建一個合適的契機。作為語文教師,要懂得本學科中各個模塊之間的關聯(lián),在閱讀指導中去寫作,以閱讀指導來促寫作。當前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總是讓學生去自主寫作,可是學生的腦海里并沒有寫作素材,而依托豐富的閱讀內(nèi)容來寫作,就會使寫作變得更加容易。
在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學寫讀后感》的習作中,教師可以將閱讀指導課與習作課結合起來。《傅雷家書》的閱讀指導課中,教師可以講述傅雷家書中動人的生活場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讀后感的寫作指導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寫出靈魂,讀后感最重要的就是“感”,只有有了自己的感想,才能寫出更好的作品。“同學們,感想是有關心靈的體驗,當你讀完一本書的時候,你要從書中的人物和事件中找到自己的生活影子,然后得到更為深刻的生活體驗?!苯處熆梢栽趯W生閱讀的時候,找一些重要的句子和段落,引導他們?nèi)プ灾鼽c評,寫出感想,這樣隨筆式的感悟,慢慢地進行累積,就會將讀后感寫到極致。
具體課程安排中,教師可以采取寫作隨筆的形式來開展,還可以采取批注閱讀的形式,讓學生談一下自己對作品的感悟,無論是對其中的人物還是由作品聯(lián)想出來的各種事物,都可以作為寫作的內(nèi)容,這樣語文寫作教學的廣域性就有了保證。
三、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為學生打造更具真情的寫作環(huán)境
寫作來源于生活,具有真情的習作也是源自生活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都苦于沒有素材,事實上他們只是缺乏一雙觀察生活的眼睛。個性化寫作中,觀察生活是一個很好的教學策略,教師要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指導如何去觀察生活,如何將生活中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具有審美力的文字,這才是作文教學的關鍵。生活是一個萬花筒,能夠照出世間萬象,而學生對于生活的敏銳度將是決定其個性思想成長的關鍵因素。
在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習作《熱愛生活,熱愛寫作》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巴瑢W們,有些事情或者事物我們總是難以忘懷,我們生活中不乏感動的瞬間,記錄他們就是最鮮活的寫作素材,寫作源自于生活,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時刻關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以及社會生活,比如說生物實驗課、走進大自然、家庭小事、社會頭條等,這些內(nèi)容都可以作為生活素材?!薄巴瑢W們,現(xiàn)在正是秋天,那么你有沒有尋找過秋天,你有沒有觀察過天上的云和地上的落葉?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自然的懷抱,去寫出自己對于生活的感悟。”學生們在教師的激勵下,就會慢慢地懂得生活之美,寫出具有獨特視角的文章。
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了要讓學生的習作有個性,除了要遵循寫作的一般規(guī)律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關心國計民生,以我筆抒發(fā)我心。寫作環(huán)境的建構,需要教師的全力配合,需要其變換思維角度,獨辟蹊徑,尋找新的切入點,展開想象,從生活中找尋寫作的因子。
四、開展習作個性評價,為學生提供更為精準的寫作指導
習作需要評價,教學評價是整節(jié)課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作文教學更是如此。當前作文教學中,寫作指導課比較容易引起語文教師的關注度,而寫作評價課卻做得不是那么到位,原因在于教師的評價形式比較單一,單純地印一下好的范文給學生讀,這樣的方式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忽視了教育的全體性。張志公先生曾說:“應該養(yǎng)成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p>
在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習作《學會記事》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的評分方式,將主動權交給自己的學生?!巴瑢W們,我看完你們寫的文章,真的有些感觸,我覺得你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判好一篇文章,今天我把自己的評分標準給各個小組,你們小組間交換作文,按照標準和自己對文章的看法,給出一個公平合理的分數(shù)?!苯處熡枚嗝襟w將評分標準展示出來,學生們在這樣的評價方式中感受到了學習主人公的地位,在評價作文的時候都非常認真,而這樣的認真相信也會是一種提升。
在當前教育背景下,教師應該改變以往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形式,將課堂還給學生,所以“自主評判”形式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教師可以嘗試指導自改、示范修改以及小組互評等新穎的評價形式,可以將評分標準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決定怎樣去給一個作文評分,怎樣才能讓一篇文章得到公平的對待。
總之,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不應墨守成規(guī),而應變換角度,開展個性化教學活動,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基礎,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想服務,鼓勵學生寫出具有自己主體思想的文章。個性、自由是學生心靈的一種釋放,當代教育的價值取向特別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張揚的個性、放飛的青春、獨立的思想應該成為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主旋律。以上從個性作文評價、生活化寫作、閱讀指導中寫作以及自主寫作環(huán)境構建等方面,談了初中語文個性化寫作的策略,意在使語文教師走出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誤區(qū),讓個性之花在作文課堂中盛開。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海南中學)
[責編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