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是語言實踐課,語文課的這個本質特征要求一切教學手段都必須以語文活動為主體,以語言媒介為中心,這是語文教學的關鍵。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對話中的三種轉換”可以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的關鍵。
關鍵詞:師生對話;生本對話;生生對話
在新課標的大背景下,語文教學過程中“對話”的作用已越來越凸顯,我們的很多老師和學生也已漸漸地嘗到了它的甜頭,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個人覺得,通過它,語文教學的關鍵可以真正實現。大家知道語文課是語言實踐課,語文課的這個本質特征要求一切教學手段都必須以語文活動為主體,以語言媒介為中心,這是語文教學的關鍵。柳布林斯卡婭曾指出,語言是“標志完整的對象極其形象(對象、畫片和現象的名稱)的一種手段”,對于學生“具有重大意義的不是形成什么樣的形象,而是怎樣把直觀獲得的感性特征跟確切選擇出來的那個標志整個對象的詞結合起來”。通過自己多年來的教學體驗,把柳布林斯卡婭的這句哲理名言運用于具體的教學.應該是引導學生把形象的直觀,轉換為現有的抽象的詞,再把文本中抽象的詞,轉換為豐富的形象,最終把文本中的詞語、技法運用到表述形象中去。從而讓他們享受自身提高的快樂,實現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而這一關鍵的實現,在一定程度上應該用教學過程中的對話來實現,具體分三個步驟來完成。這在我教學唐代詩人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時做了最好的驗證,也為我的語文課的教學探出了一條新路,因此,這一課的教學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就以它為例來做具體闡述,以便與同仁們共同探討。
一、 師生對話實現生活形象轉換
在《題破山寺后禪院》教學中,我首先設計了這樣的對話導入:同學們,我們都有游覽名勝古跡或爬山的經歷,大家趕快調動你的記憶儲存。你在游覽名勝古跡或爬山時,走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請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這種切近生活的對話,使每個人都有話可說,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寬松的說話氛圍,大大調動了他們參與的積極性。這樣使他們將生活中看到的形象試著用語言表達出來,從而完成了生活形象的語言轉換。雖然有些同學就他們現有的語言積累來說表述并不算好,但為后面的步入關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 生本對話實現文本語言轉換
文本語言轉換就是要把文本語言轉換為文本形象,它是課文通過文句傳達給讀者的形象。要領會這一形象特征,就必須對文本進行品析,深入理解,這樣才能獲得文本形象。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先承上激發(fā)同學們,剛才許多同學對自己的表述可能不滿意,下面咱們就跟唐代詩人常建零距離接觸,看看他對自己游覽的“破山寺”是怎樣表述的。這時隨機抓住詩歌多誦讀必會意的特點,讓學生自讀、老師配音范讀、學生默讀的方法,通過文句來轉換形象,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閉上眼睛靜思,摒棄一切雜念來口述:詩歌傳達給你了那些信息,即你看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是那一句讓你感悟到的?這樣,同學們通過與文本對話,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了一幅幅由課文引出的富有色彩、香味、聲音的美麗動人而富有創(chuàng)意的畫面,并爭先恐后,不吐不快。學生1說:“我看到了古老的寺廟。”學生2說:“我看到了溫暖的陽光照射下掩映在高高的樹林下的古寺?!睂W生3說:“我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想看個究竟,一路走去,嗅到陣陣花香,原來前方不遠處有幢禪房,它的周圍鮮花開放,郁郁蔥蔥?!睂W生4迫不及待地說:“禪房后有山巒起伏,風光無限好,不信你聽幾聲鳥鳴在訴說它的美?!睂W生5說:“繞過禪房,清澈見底的潭水映入眼簾,看著水中的湖光山色,你心中的雜念會消失凈盡。這時,幾聲悠長的鐘磬之音,使你仿佛成了仙人。”到此,完成了文本語言的形象轉換。
三、 生生對話實現文本經典轉換
文本語言的形象轉換只完成了語文教學的“寫什么”,而“怎么寫”尤其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用什么寫”還未真正觸及?!坝檬裁磳憽笔亲髡呓枰员砬檫_意的語言材料(思想情感的物化手段),這時,必須引導學生探究作者是應用哪些語言材料來描繪景物的,這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點和根本任務。因此,我在以上基礎上及時組織學生互相討論,你最喜歡詩歌中的什么?為什么?(可以局部、也可以整體)講給同學聽,也可以在聽的基礎上作補充,最后,統(tǒng)一歸納,找出詩歌精妙所在。因為有前面的轉換作基礎,同學們很快就感悟出了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寫法特點。并能一一說明原因。同學們通過熱烈討論,不但找出了兩個成語——曲徑通幽、萬籟俱寂,而且理解了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和作者運用語言的高妙,對詩歌更加喜歡,這時,把握時機要求速背。在此基礎上,再回歸導入,激發(fā)學生,請同學們運用本文中你認為的經典詞句和高妙的寫法來表述你游覽名勝古跡或爬山時看到的形象,這時同學們有了前面的經驗和通過學習本文的積累,幾乎人人躍躍欲試,與前次相比,從口述的條理性和用詞的精到等方面都進步很多,更可喜的是有些同學還借助了詩歌畫面美、韻律美等特點口述了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大家都有了一定的成就感,積極性實足。從而將同學們生活中看到的景物形象,運用所學的詞句、技法定格了下來,并出現了許多創(chuàng)新的火花,最終完成了本課語文教學的關鍵。
因此,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把培養(yǎng)同學們的語言表述能力作為重中之重,而要完成它的一個好的途徑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運用“對話”,這樣就能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的關鍵。
作者簡介:
邵朗玲,陜西省寶雞市,寶雞市陳倉園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