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
蜜蜂,這美妙神奇的小昆蟲給人贊美得夠多了。
當我們看到繁花似錦的時候,會想到它;嘗到黃澄澄、香噴噴的蜂蜜的時候,會想到它。有時,就是看到出色的勞動者博采眾人之長,進行卓越的創(chuàng)造的時候,也禁不住想到它。
為了采1千克的蜜,蜜蜂在百萬朵的鮮花上辛勤地飛行、釀造。而釀成的高度濃縮的蜜糖呢,蕎麥蜜、椴花蜜、槐花蜜、橙花蜜、棗花蜜、荔枝蜜、龍眼蜜等,甜味濃烈,可以長久保存。世界上如果沒有蜜蜂,地球也將為之減色。這小小的采蜜使者,它的活動方式使人想到勞動創(chuàng)造,也想到藝術(shù)和哲理。
可是,人們贊美蜜蜂,總是著眼于它所釀造的蜜糖,而很少去贊美它的刺。實際上,如果蜜蜂光會釀蜜而不具備戰(zhàn)斗本領(lǐng)的話,蜜蜂的命運恐怕就相當糟糕了。我看過一個童話劇,表現(xiàn)的是黑熊在森林里偷蜜,被蜜蜂蜇得狼狽奔逃的故事。如果蜜蜂失去了它的刺,就不可能像現(xiàn)在這樣大量地繁殖了。
蜂刺和蜂蜜,實際上都同樣值得贊美。一根蜂刺,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
如果單獨看,它最多只能使人的皮膚腫起一個小小的疙瘩,但是成百上千的蜂,集體的針刺,威力可就相當驚人了。凡給蜂蜇過的人都知道,蜂在攻擊動物時,那種英勇搏斗、視死如歸的精神,著實令人贊嘆。我有一次給幾只蜂蜇過,雖然感到奇痛,但看到失去蜂刺以后,墜地掙扎死亡的傷蜂死蜂,心里卻莫名其妙地涌起一種欽佩的感情。
這些年來,中國的養(yǎng)蜂事業(yè)很發(fā)達,特別是浙江省的養(yǎng)蜂人,“追蜜”的足跡遍及南北各省。在火車站,或者在正當原野繁花盛開的農(nóng)村,我和這些養(yǎng)蜂人有過聊天,他們告訴我的事使我非常驚異。有一個浙江養(yǎng)蜂人說,他曾經(jīng)親眼看過:當一匹馬碰倒一個蜂箱的時候,整群蜂的威力,竟然把那匹馬活活蜇死。
能夠蜇死一匹馬的蜂群,也能夠把一個人蜇死,那是用不著多說的。在國外和國內(nèi),都發(fā)生過這種事情。
大凡一個人如果有什么奇特的經(jīng)歷,就總想把它告訴人們。我接到的讀者來信中,有一些就是陳述他們的奇特經(jīng)歷的。江西有一個采藥人寫過一封信給我,說在江西的山區(qū)丘陵地帶,有一種土蜂,把巢穴筑在地下。飛行時發(fā)出強烈的嗡嗡聲,像轟炸機似的。有一次他和同伴上山采藥,一路挖著黃精。秋末冬初,正是挖黃精的好時節(jié),他們越挖越多。不料一不小心,竟碰到了土蜂的巢穴。土蜂轟的一聲飛了起來,他的同伴才被蜇了一下,立刻仆倒在地,他自己也給蜇了一下,立刻感到眼睛發(fā)黑,嘴巴發(fā)麻。這個采藥人素來知道這種土蜂的厲害,立刻拋棄藥籃,拔足狂奔。但走了一段路,又覺得那滿滿一籃黃精,舍棄未免可惜,就折了一條樹枝,當作武器護衛(wèi)著自己,再走回蜂穴附近,想取回藥籃。誰知穴口的守衛(wèi)蜂,立刻向他襲來,他的大腿和下頜,又都給蜇了一下,嘴巴馬上歪了,只好又跑步折回。抵家之后,臉部、手部、腿部,都腫得嚇人,用草藥醫(yī)療后,好幾天才逐漸消腫。五天之后,這個采藥人和他被救起的同伴,又約了好幾個人,穿上雨衣膠鞋,帶了松脂、汽油、手電筒、袋子、鋤頭等,到達蜂穴附近的時候,看到那籃藥材仍然好好地擺在地上。他們采集樹枝,趁天黑堆放在蜂穴口,然后灑上汽油焚燒。在煙熏火焚之下,蜂群終于喪失了戰(zhàn)斗力。他們開始挖那個洞,洞口只有十厘米左右,但是里面的寬度和深度居然都約有一米。土蜂的巢像寶塔似的一層疊著一層。這個采藥人的信中說,這時他心中竟忘卻了對它們的痛恨,不由得贊美起它們巢穴的精美和筑巢的本領(lǐng)來了。
這種土蜂,廣東也有,山區(qū)的人們把它叫作“地雷蜂”,山民們提起它,不由得談“蜂”色變。
野蜂的威力比起人類飼養(yǎng)的蜂來,是要大得多了。試想,普通的蜜蜂,集體的力量尚且可以把一匹馬蜇死,更何況大群野蜂呢!有一次,我在海南島吊蘿山的原始林區(qū)里訪問,突然聽到一陣悶雷般的聲音,忙問旁人:“這是什么?”當?shù)氐娜藗冎钢炜盏溃骸澳憧?,一群野蜂正在搬家?!蔽姨ь^一看,果然看到一陣云霧似的東西從天空掠過,威武的野蜂,成群飛行時的氣概,也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千百年來,人們對蜜蜂的贊美常常集中在它能釀造蜂蜜這件事上面。我想,這是不大公允的。我們贊美它的蜜,也得贊美它的刺。試想,沒有刺的蜜蜂,它們的命運將會變成怎么一個樣子!
刺和蜜這兩樣?xùn)|西都有,蜜蜂才成其為蜜蜂!
蜜蜂,使我想起既能辛勤勞動,必要時又能挺身戰(zhàn)斗的人,這樣的人既善良,又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