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魚
①暖的風剛吹到虢國老城墻根,涂弦夫就擺著細長的身子出來了。
②涂弦夫曾是文聯(lián)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除了搞一些展覽或者配合小城重點活動寫點應景的對聯(lián),其他時間都在寫字。退了休,涂弦夫有更多的時間寫字了。人越寫越瘦,腰越寫越彎,當然,那字是越來越縱橫奇宕、干脆遒勁了。這是見過他的字或者去過他的守黑齋的人說的。
③涂弦夫的守黑齋一般人去不了,除非要好友人,或者接到邀請,否則誰也別想進去。
④寫出一副好字,涂弦夫會給他的幾個朋友打電話,沏一壺好茶,站在門口眼巴巴等著他召喚的那些朋友來。
⑤去守黑齋次數(shù)最多的是吳一品。和涂弦夫一樣,吳一品也是虢國老城的名士,但他不習書法,愛的是茶,有著“茶癡”的名號。和涂弦夫在一起,吳一品結(jié)巴的毛病似乎也少了,兩個人賞字、品茶、論道,守黑齋里墨香和茶香氤氳繚繞,別有一番熱鬧的雅趣。
⑥天越來越暖,涂弦夫出來的次數(shù)慢慢多了。每天早晚,人們會在城墻根看到他,左右手各兩枚油亮的山核桃,嘩啦嘩啦轉(zhuǎn)著,繞著城墻散步。
⑦那天晚上,轉(zhuǎn)到南城門口,他發(fā)現(xiàn)有人在寫字,還有不少人圍觀。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練的是地書。一根木頭棍,前面綁一塊水滴型海綿,水桶里蘸點水,在水泥地上龍飛鳳舞,寫的是《沁園春·雪》,到了“數(shù)風流人物”,那個“風”字拐出幾個奇怪的彎,但卻引來圍觀者的喝彩。
⑧涂弦夫仔細看看,他發(fā)現(xiàn)這個老頭還是有一些書法功底,只是個別字的布局不合理。他拍拍老頭渾圓的后背說:這個“風”字不是這樣寫的,應該這樣……他邊說邊比劃,甚至伸手想拿過老頭手里的“筆”示范一下。
⑨老頭拿“筆”的手朝后一縮,瞪了他一眼:咋寫?你說咋寫?你懂個啥。豬鼻子插蔥——你還想裝象啊。你能,你是王羲之啊?
⑩涂弦夫被老頭搶白一頓,訕訕離去。往回走的路上,他還有點憤憤不平:怎么可以那樣寫?簡直是糟蹋字嘛,不能那么寫的。
11涂弦夫把吳一品叫來,茶沒泡,先跟他討論那個老頭:太惡劣了,怎么可以那樣寫?鄙俗!
12吳一品一言不發(fā),看著涂弦夫在守黑齋里轉(zhuǎn)圈,義憤填膺。末了,他微微一笑,把涂弦夫拉到書房門口,指著門上“守黑齋”三個字讓他看,吳一品說:知白守黑,對吧?
13涂弦夫當初給書房取名的時候,叫守墨齋,叫了沒兩天,吳一品來了,看見守墨齋三個字,搖搖頭:守墨齋,好,但不如去了土,叫守黑齋。涂弦夫問:為什么?吳一品說:看過《道德經(jīng)》吧?涂弦夫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墒沁@個?吳一品一拍手:對、對了。于是,守墨齋便成了守黑齋。
14看著守黑齋三個字,涂弦夫哈哈一笑:老兄,還是你高啊。知白守黑,得有容人之心啊。走,喝茶。
15春天慢慢悠悠吹開了各色花朵,蟬一叫,就到了夏天。
16涂弦夫突然覺得嗓子不舒服,咽東西有點疼。去醫(yī)院一檢查,是食道癌,還好是早期,做了手術,在家里養(yǎng)著。
17吳一品去看他,帶來一盒十五年的普洱,涂弦夫搖搖頭:喝不了了,果然都成了身外物,不能享用了。
18吳一品用茶針和茶刀把茶餅撬下一塊,紫砂壺泡上,倒出一杯,茶湯紅亮。他遞給涂弦夫:這么好的茶,觀其色,聞其香,不、不、不一定都要喝到肚子里啊,各、各、各是各的享受啊。
19涂弦夫的身體一天天恢復過來,又開始寫字。在死亡的邊緣走了一遭,預知了生命的期限,那字,自然又上了一個臺階。吳一品說:這就對、對、對了!
20秋涼時,再從南門口經(jīng)過,涂弦夫看到那個微胖的老頭還在那兒鍥而不舍地寫,依然是《沁園春·雪》,那個“風”字依然拐出好幾個奇怪的彎。
21寫完,老頭得意地看看圍觀的人群,涂弦夫喊了一聲:好!
22老頭看到他,似乎還記得。老頭說:老仙兒,這回不挑刺了,來兩筆?
23涂弦夫擺擺枯瘦手:免了,免了。
24老頭不依不饒:怕丟丑?
25涂弦夫說:怕丟丑。
26老頭哈哈大笑:我天天練,總會有進步。你要記得,不懂就不要亂說啊。
27涂弦夫點點頭:是,是,大有進步。
28老頭活動活動肩膀手臂,提了桶換個地方接著寫,涂弦夫看著自得其樂的他,覺得這也是一種境界。
(選自《小小說選刊》,有刪減)
【閱讀訓練】
1.小說寫涂弦夫看老頭寫地書,前后兩次的態(tài)度有所不同(請用四字概括):第一次是? ? ? ? ? ? ? ,第二次是? ? ? ? ? ? 。引起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 ? ? ? ? 。
2.聯(lián)系全文,簡要分析第13段在小說中的作用。
3.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用得十分巧妙,請結(jié)合上下文分析其妙在何處。
沏一壺好茶,站在門口眼巴巴等著他召喚的那些朋友來。
4.吳一品這一小說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從情節(jié)和主題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5.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說你對小說中“知白守黑”這一道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