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燕
摘 ?要:傳統(tǒng)的中學英語教學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英語口語,尤其是初中階段的英語口語教學,卻一直被忽視。大多數(shù)教師只注重學生們語法知識的積累,這使得初中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普遍較低。情景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特定的語境,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然而,如何在中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這是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在介紹了幾種語言教學的理論和初中生特點的基礎上,指出了具體的情景創(chuàng)設方法以及其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研究
一、情境創(chuàng)設的內涵
語言離不開社會,更離不開具體的語境。情境教學的方法通過再現(xiàn)真實的情境來表達語言的意義,在英語口語教學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是因為,通過語境來表達特定的語言含義。沒有一定的情境,就難以進行實際的交際活動,更難以發(fā)揮其表達的功能。因此,語言的意義取決于情境。如果我們對說英語的環(huán)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就能大致預測出當事人將要說些什么。因此,情境化教學要注意不能孤立地教授單詞、句子和文本,而要用一切手段圍繞單詞、句子和文本進行教學。通過抽象知識的形象化,來幫助學生形成感性知識。
二、情境創(chuàng)設的實施途徑
(一)運用實物教具,體現(xiàn)直觀情境
實物具有直觀性、真實性、趣味性等特點,如果在情境教學設計中,教師能夠利用恰當?shù)膶嵨锝叹哌M行演示,將有利于將教學過程直觀化和具體化。因為實物直接來自于學生的生活,一看到它們學生就會覺得很熟悉,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自然也就更快,如:教師在教學taller /shorter than 這樣的句型時,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世界第一高人鮑喜順的照片呈現(xiàn)給學生,問:Who is he?(He is Bao xishun.)Yes,he is the tallest man of the world. Who knows his height?(He is 236 centimeters tall.)而后,再拿出世界第一矮人何平平的照片,問:Who is he? 等等,再結合班上學生的身高進行口語引導。這種邊演示邊呈現(xiàn)英語口語的方法,學生易于掌握且學后不易忘記,因為它有機結合形象和直接思維,對目標語進行直接有效的輸入,幫助學生戰(zhàn)勝母語的干擾,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
視聽媒體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技視聽等立體手段,使創(chuàng)作情景更加生動、逼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多媒體設備在中學的普及,英語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了錄音、幻燈片、DVD、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等視聽媒體,深受學生們的喜愛。視聽媒體的介入為語言環(huán)境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學生在課堂上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yōu)橹鲃拥膮⑴c者。除此之外,還可以從網上下載資源,英語老師將單詞結合圖片、音樂、動畫等多種元素,如:光、聲、顏色、圖形等形式,使文本風格豐富起來,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多種感官體驗。教師們還可以根據(jù)不同媒體和不同教學對象、目標和內容來表現(xiàn)。運用不同的視聽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最適宜的英語課堂情境,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許多實例證明,在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在口語教學中,使用視聽媒體可以使孤立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具有交際性和生活化,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表達欲望,提高其口語表達能力。
(三)運用體態(tài)語言
肢體語言也是非言語交際的主要形式。它指的是人們在交流中使用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良好的教學態(tài)度和教師在課堂上的姿態(tài),對學生們的視覺思維、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一個有經驗的教師應該善于使用非語言行為,如身體語言教學。根據(jù)初中生的性格和年齡特點,教師可以采用夸張的表情、手勢等肢體語言,來幫助學生們理解和掌握英語,從而達到情境教學的目的。
三、教學時需注意的問題
(一)應立足于教材,與實際相結合
情境教學要貼近課文,做到難度、長度都適中,要復習舊知識,教新知識。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方式來最大化地模擬真實情況,以便學生能理解文本的意義,不增加過多的課外內容,這樣,也就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情境應輕松愉快,貼近生活,這有利于促進相互理解和表達思想,并能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欲望,易于其表達。需要指出的是,許多教師一味追求情景教學的輕松愉快效果,甚至在課堂上開懷大笑,卻忘記了情景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他們往往弄巧成拙,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只記得“笑話”,對教學知識點卻印象模糊。因此,情景創(chuàng)設要力求生動有趣,突出課文教學的語言內容和重點,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二)正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差異
情境創(chuàng)設的語言難度要適中,注意因材施教。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因語言環(huán)境、學習背景、自身努力,甚至先天條件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景時,應充分考慮到這一因素,把握創(chuàng)設情景中的語言點。更重要的是,在運用課堂創(chuàng)設的情景時,還要積極鼓勵口語表達能力弱的學生,適時地去表揚他們。必要時,教師可給予其提示和鼓勵,幫助他們在情境中把握核心語言點。
由此可見,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是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的一項新舉措,更是一種有效的語言學習方式。但創(chuàng)設情境時應注意方法,把握一定的原則,注意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的結合。這樣,才能夠激起初中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其口語表達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D. H. Hymes. Founda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4.
[2] 周淑清,韓幼萍,張金秀.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4.
[3] M.A.K.Halliday.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London.E. A.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