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梅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還能夠完善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因此,在小學的教育體系中積極的進行小學心理健康教學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學實踐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教育階段的不斷深化,以往的心理健康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以及學生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又稱之為心理素質教育或心理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手段,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意在讓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心理能夠健康的發(fā)展,為今后的學習以及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轉變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很多教師都將心理健康課看作是一種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以及升學率的一種途徑,又因心理健康在小學中屬于副課,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課時,只是將按照課本中的知識講述一遍,這樣的教學理念是非常不對的。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明白心理健康課程對于小學生是非常重要,還要改變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轉變教學理念的前提下,激發(fā)學生對于心理健康課程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心理健康實踐活動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心理健康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認真的學習知識。
例如:在進行小學心理健康《感恩的心》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感恩的心相關視頻以及歌曲,這樣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利于為學生開展感恩的實踐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制作一份感恩爸爸媽媽的手抄報送給爸爸媽媽,這樣的實踐活動能夠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學會感恩,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二、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學方式浮出水面,但是這也會導致教師不能夠合理的運用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面對選擇教學方式時,總想著將所有教學方式和方法都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這樣或導致學生對于心理健康課程缺乏新鮮感,并且并不是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都能夠運用一種教學方式。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合理的去選擇教學方法,以此促進小學心理健康課程的高效性。
例如:在進行小學心理健康《做家務的小能手》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實踐操作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家人的辛苦,以此還能夠養(yǎng)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如:組織一場整理書包的比賽,看誰能將書包整理的又快又好并且井井有條。這樣的實踐活動即能夠符合教學內容,并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也能夠根據(jù)實踐活動就能夠理解新的知識。因此,在進行小學心理健康教學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三、重視體驗和分享,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1.重視學生的體驗和引導
體驗式教學是師生通過各種情景的體驗活動來實施課堂教學活動。是以“情景素材”作傳媒者、以“體驗活動”為獲取素質的手段,體驗式教學和情境教學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通過連接虛擬和現(xiàn)實的方式增強學生的體驗,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知識、提升能力和發(fā)展情感。應用體驗式教學模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那就必須要重視學生的體驗。要讓學生真正自由地參與其中,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各種收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只要保持學生的心理狀況在正向發(fā)展過程中即可,不需要對學生做過多干預。
比如,某教師帶領學生參加了關愛老人的活動,但是在活動中并沒有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只是為學生提供引導和幫助,活動結束之后讓每位學生總結了自身的收獲,最后教師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在活動中收獲都有所不同,但都得到了心靈上的感悟。
2.重視學生的合作和分享
分享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核心,有效地分享可以促進所有學生的共同提升。為了提升分享的有效性,在應用體驗式教學模式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能夠在和小組成員交流過程中達成一種情感上的聯(lián)系,從而促進自身情感的完善。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學生可能會表達出不同的看法,教師要采取一種包容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學生所提出的看法,然后給予積極引導,而不是急于評判。另外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采取一些更具趣味性的元素,以此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3.重視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
在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更勇敢地面對學習和生活,更順利地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但是如果通過考試無法讓學生將在心里健康教育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運用到實際,令課堂學習無法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作用。為此應通過實踐的方式讓學生自我調節(jié),將學生至于真正的環(huán)境當中,然后在環(huán)境中調節(jié)心理和情感。
比如,有的學生家長因為外出打工很長時間都不能和其相聚,導致充滿了孤獨感,長期在這種情緒下將導致學生心理受到不利影響。為此,教師通過組織班集體活動并鼓勵這些家長不在身邊的學生參加,學生在活動之后心理環(huán)境得到很好地改善。并且真實的環(huán)境還可以讓學生獲得更新的感悟,這對于學習環(huán)境較差的小學生來講非常重要,而且可以進一步提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的發(fā)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師也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實施高效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有效的幫助小學生心理能夠健康的發(fā)展,促進小學生全面的發(fā)展,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于鵬.關于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學周刊,2019(03):153-154.
[2]劉琦.體驗式教學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實踐探析[J].新課程,2017,21(05):13-15.
茂名市光華小學? 廣東? 茂名? 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