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丕忠 楊志學 錢磊 劉海韜
[摘 要] 為鑒定評價新選育玉米品種的豐產性、穩(wěn)產性、適應性、抗性、品質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現(xiàn),篩選出適宜云南省普洱市低海拔地區(qū)種植的優(yōu)良品種,為云南省玉米品種審定提供綜合評判依據(jù),于2019年云南雜交玉米品種聯(lián)合體普洱低海拔組試驗站開展試驗,對參試的9個品種的產量、抗性和農藝性狀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表明,9個參試品種綜合表現(xiàn)均較好,其中良禾901和鋒玉1號綜合表現(xiàn)突出,建議將良禾901和鋒玉1號納入普洱低海拔地區(qū)生產試驗。
[關鍵詞] 玉米品種;聯(lián)合體;低海拔;普洱市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8-98-4
云南省普洱市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海拔高度376~3 306 m。受地形、海拔影響,普洱市垂直氣候特點明顯,因立體氣候突出、農業(yè)種植制度復雜、農業(yè)小氣候明顯等因素的影響,引進的玉米新品種推廣范圍不大。玉米區(qū)域試驗是選拔玉米新品種的重要途徑,是農作物品種審定的重要依據(jù)。聯(lián)合體試驗作為區(qū)試的重要組成形式和開展方式,可以擴大試驗內容、挖掘試驗潛力、拓寬品種審定渠道和完善品種審定試驗工作,這是現(xiàn)代種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由云南種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牽頭聯(lián)合5家種業(yè)、企業(yè)和單位共同成立聯(lián)合體,通過開展聯(lián)合體低海拔綜合試驗,鑒定、篩選出抗性強、產量高、品質優(yōu)、適應性廣的玉米新品種,從而加快普洱市玉米新品種的推廣和應用[1]。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普洱市思茅區(qū)南屏鎮(zhèn)南島河村委會白沙河村實施,試驗地平整、地力均勻。
1.2 試驗設計及材料
1.2.1 試驗設計。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參試品種9個,重復3次,小區(qū)長5 m、寬4 m,小區(qū)面積20 m2,重復間走道40 cm。每小區(qū)種植5行,等行距種植,行距80.0 cm,株距23.8 cm,每行定苗21株,種植密度52 500株/hm2,試驗四周種4行以上的保護行。
1.2.2 試驗材料。周玉0913(CK1)、正大808(CK2)、云黃8號、地沃5號、先白單1號、地望2號、良禾1號、良禾901和鋒玉1號,共9個雜交玉米品種。
1.3 田間管理
2019年4月中旬,對試驗地進行機耕機耙,達到田平土細要求。6月3日雨后墑情適宜時,采用人工拉線按試驗設計劃好小區(qū)后平墑,按種植規(guī)格人工拉線開播種溝進行直播,每穴播2粒種子;667 m2施入商品有機肥500.0 kg、西洋三元復合肥(N∶P2O5∶K2O=15∶15∶15)50.0 kg和硫酸鋅2.0 kg作為基肥,肥料稱質量到小區(qū),折合每小區(qū)施入商品有機肥15.0 kg、西洋三元復合肥1.5 kg、鋅肥60 g,所有肥料混勻后施在種植溝內兩塘種子之間,不與種子接觸;并按30 kg/hm2的標準(折合每小區(qū)60 g)在種植溝內撒施毒辛顆粒劑后覆土蓋種蓋肥[2]。
參試品種均于6月8日出苗,長勢良好、整齊。6月29日結合間苗、定苗進行淺耕除草,每行定苗21株;并追施苗肥,667 m2追施金沙江尿素15.0 kg,折合每小區(qū)450 g,將肥料施于每個種植行兩株苗之間,結合淺中耕松土,進行除草蓋肥。7月12日施穗肥,667 m2追施金沙江尿素25.0 kg,折合每小區(qū)750 g,將肥料施于每個種植行兩株苗之間,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大培土和蓋肥[3,4]。生長期共薅鋤2次雜草,人工除草效果較好,未進行化學除草。施肥水平與當?shù)厣a水平相當,施肥量和田間管理一致。
1.4 項目測定
在植株生長過程中,記載各生育時期植株農藝性狀。乳熟期連續(xù)取小區(qū)內正常植株10株測量株高和穗位高,同時調查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等病害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倒伏率和倒折率。收獲時,實收中間3行(面積12 m2)稱質量,按標準水分(14%)折算出小區(qū)產量。取樣到室內進行考種,按方案要求記載好各項指標。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
由表1可以看出,7個試驗品種產量為7 439.25~10 073.70 kg/hm2,產量高于周玉0913(CK1)和正大808(CK2)的品種有6個,分別是良禾901、鋒玉1號、先白單1號、地沃5號、云黃8號和水金玉69,其中良禾901、鋒玉1號和先白單1號位居前三,3個品種比周玉0913(CK1)均增產16%以上,比正大808(CK2)均增產26%以上;7個參試品種中產量最低的是地望2號,為7 439.25 kg/hm2,比周玉0913(CK1)減產12.9%,比正大808(CK2)減產5.8%。
2.2 果穗性狀
從表2可以看出,良禾901在穗粗、穗行數(shù)、單穗質量、行粒數(shù)方面均為參試品種中最高,分別為5.83 cm、18.6行、319 g、41.2粒;地沃5號百粒重和出籽率最高,分別24.6 g、82.8%,但是穗長在7個品種中最低,為18.3 cm;地望2號的穗長、穗行數(shù)、行粒數(shù)、百粒重和出籽率在7個試驗品種中最低,分別為18.3 cm、16.1行、33.6粒、17.8 g、75.6%,由此可以看出該玉米品種多項指標處于劣勢,也是該品種低產的原因。
2.3 抗性及農藝性狀
從表3可以看出,參試品種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和銹病,其中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病級在1級或3級,表現(xiàn)出了高抗或抗病水平;對于玉米銹病,云黃8號和先白單1號抗病較弱,病株率為25%,病級為5級。從總體上看,良禾901、鋒玉1號和地沃5號的抗病性較強,這也是保證產量穩(wěn)定的前提。生育期最短的是鋒玉1號,比周玉0913(CK1)早6 d,比正大808(CK2)早12 d;云黃8號生育期最長,比周玉0913(CK1)晚6 d,比正大808(CK2)早3 d。地沃5號株高最高,為341.2 cm;先白單1號穗位最高,為141.0 m;株高、穗位最低的是良禾901,分別是305.8、112.2 cm;其他品種株高為317.0~336.0 cm,穗位高為114.6~138.0 cm。7個試驗品種中倒伏和倒折較為嚴重的是先白單1號,分別為12.0%、3.2%;云黃8號、地沃5號、地望2號和良禾901無倒伏和倒折情況,由此可看出4個玉米品種高抗倒伏和倒折。
3 品種綜述及建議
3.1 良禾901
良禾901產量為10 073.70 kg/hm2,比周玉0913(CK1)增產17.8%、比正大808(CK2)增產28.5%,位居第一;穗長19.0 cm,穗粗5.8 cm,禿尖0.8 cm,筒型,穗行數(shù)18.6行,行粒數(shù)39粒,百粒重18.20 g,出籽率79.8%,單穗粒質量319.4 g;抗小斑病、大斑病,高抗灰斑病、銹病,高抗倒伏、倒折,生育期、株高和穗位高適中。良禾901豐產性較好,綜合性狀表現(xiàn)突出,推薦將其納入普洱低海拔地區(qū)生產試驗。
3.2 峰玉1號
峰玉1號產量為10 032.45 kg/hm2,比周玉0913(CK1)增產17.4%,比正大808(CK2)增增產28.1%,位居第二;穗長22.3 m,穗粗5.3 cm,禿尖0.3 cm,筒型,穗行數(shù)16.5行,行粒數(shù)40.3粒,百粒重20.10 g,出籽率77.3%,單穗粒質量315.3 g;抗大斑病、小斑病,高抗銹病、灰斑病,抗倒伏、倒折;株高適中,穗位較高,生育期適中。峰玉1號豐產性較好,綜合性狀表現(xiàn)突出,推薦將其納入普洱低海拔地區(qū)生產試驗。
3.3 先白單1號
先白單1號產量為9 917.10 kg/hm2,比周玉0913(CK1)增產16.0%,比正大808(CK2)增產26.5%,位居第三;穗長19.4 cm,穗粗4.8 cm,禿尖0.9 cm,錐型,穗行數(shù)16.5行,行粒數(shù)36.1,百粒重22.56 g,出籽率75.8%,單穗粒質量251.4 g;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25%植株感銹病(抗銹病表現(xiàn)一般),倒伏和倒折率在7個試驗品種最高,株高和穗位較高,這也是倒折和倒伏較高的原因,生育期適中。先白單1號綜合表現(xiàn)良好,推薦普洱低海拔地區(qū)繼續(xù)區(qū)試觀察。
3.4 地沃5號
地沃5號產量為9 628.20 kg/hm2,比周玉0913(CK1)增產12.7%,比正大808(CK2)增產22.8%,位居第四;穗長18.3 cm,穗粗5.5 cm,禿尖0.0 cm,穗行數(shù)16.3行,行粒數(shù)33.7粒,百粒重24.60 g,出籽率82.8%,單株有效穗0.97,單穗粒質量281.7 g;抗小斑病、大斑病,高抗銹病、灰斑病,高抗倒伏、倒折,株高較高,穗位適中,生育期適中。地沃5號綜合表現(xiàn)良好,推薦普洱低海拔地區(qū)繼續(xù)區(qū)試觀察。
3.5 云黃8號
云黃8號產量為8 881.95 kg/hm2,比周玉0913(CK1)增產8.7%,比正大808(CK2)增產13.3%,位居第五;穗長19.5 cm,穗粗5.3 cm,禿尖0.3 cm,筒型,穗行數(shù)17.6行,行粒數(shù)37.6粒,百粒重18.44 g,出籽率79.0%,單穗粒質量278.5 g;抗大斑病、小斑病,高抗灰斑病,25%植株感銹?。逛P病表現(xiàn)一般),生育期適中。云黃8號綜合表現(xiàn)良好,推薦普洱低海拔地區(qū)繼續(xù)區(qū)試觀察。
3.6 水金玉69
水金玉69產量為8 571.45 kg/hm2,比周玉0913(CK1)增產0.3%,比正大808(CK2)增產9.4%,位居第六;穗長18.5 cm,穗粗4.9 cm,禿尖2.0 cm,穗行數(shù)17.4行,行粒數(shù)34.8粒,百粒重19.20 g,出籽率77.7%,單穗粒質量215.0 g;抗小斑病、大斑病和銹病,高抗灰斑病,生育期、株高和穗位適中。水金玉69綜合表現(xiàn)良好,推薦普洱低海拔地區(qū)繼續(xù)區(qū)試觀察。
3.7 地望2號
地望2號產量為7 439.25 kg/hm2,比周玉0913(CK1)減產12.9%,比正大808(CK2)減產5.8%,位居第七;穗長18.3 cm,穗粗5.6 cm,禿尖0.7 cm,穗行數(shù)16.1行,行粒數(shù)33.6粒,百粒重17.80 g,出籽率75.6%,單穗粒質量261.9 g;高抗小斑病、大斑病和灰斑病,抗銹病,7個品種中株高最高、穗位較低、生育期適中。地望2號綜合性狀表現(xiàn)一般偏下,不推薦普洱低海拔地區(qū)繼續(xù)區(qū)試。
4 結論
本試驗結果僅為普洱市低海拔試驗點試驗數(shù)據(jù),參試品種是否達到品種審定標準還需經過多點試驗綜合分析,本試驗結果僅可對綜合評判參試品種提供一定的參考。試驗結果表明,良禾901和鋒玉1號綜合表現(xiàn)較為突出,建議將其納入普洱低海拔地區(qū)生產試驗;先白單1號、地沃5號、云黃8號和水金玉69綜合表現(xiàn)良好,建議在普洱低海拔地區(qū)建議繼續(xù)區(qū)試觀察;地望2號綜合表現(xiàn)一般偏下,普洱低海拔地區(qū)不推薦繼續(xù)區(qū)試。
參考文獻
[1]劉超.對主要農作物品種聯(lián)合體試驗的思考[J].中國種業(yè),2016(6):17-19.
[2]陳洪梅,楊俊蕓,譚靜.玉米區(qū)域試驗精確度分析及品種的灰色綜合評判[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4(b05):228-232.
[3]孟靜嬌,李琰聰,趙畢昆,等.云南保山玉米品種聯(lián)合體區(qū)域試驗結果綜合分析[J].南方農業(yè)學報,2017(10):1776-1781.
[4]劉琴,陳磊.云南普通玉米品種低海拔區(qū)域試驗[J].云南農業(yè),2018(3):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