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倩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情境教學成為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對于語文學習,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字都是有情感的。那么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深入文本,愛上語文呢?改善課堂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合作探究、游戲等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爭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激發(fā)興趣;策略
一、情境教學的定義及意義
情境教學是指教師在已有環(huán)境的基礎上,結合教材及學生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感知教學。在教學中,情境教學的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能夠使他們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也會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幫助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息,豐富其內在情感體驗,促使學生身心得到有效發(fā)展。
在筆者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曾嘗試多種方法提升學生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在諸多方法中,我覺得情境教學是非常有效的一種,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及調查就情境教學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二、情境教學的方法及策略
1.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因此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也成為教學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為教學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也為學生提供了完美的視聽盛宴。學生帶著強烈的學習興趣進入課文中,與文字共舞,很大程度上能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在學習《黃山奇石》這一課時,很多學生表示沒有去過,無法真實感知奇石的樣子,我通過多媒體展示石頭的圖片、視頻,再配上感染力的語言,讓學生情不自禁感嘆石頭的奇形怪狀,再配合想象,讓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2.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
筆者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角色扮演及表演,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尤其是小學語文課文,很多內容都富有童趣,適合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因此在教學中,我會結合學生的特點來設計教學,并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更直觀生動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真情實感。這樣的形式也會使課堂更加精彩紛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們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可以借助一定的情境表演,讓學生揣摩人物的語言、神情及內心活動。學生本來就喜歡表演,為了更好地把角色扮演好,他們會對課文內容進行詳細的閱讀,這樣自然而然會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這篇課文中,學生通過揣摩句子,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中,尋找光亮所看到的種種幻想,體會到小女孩的悲慘與可憐,表演的時候將這種感覺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激起了其他學生對弱勢群體的同情,也讓學生們學會了如何關愛他人。
3.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缺乏經(jīng)驗,且天性活潑好動,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故事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例如,在學習文言文《守株待兔》一課時,因本文是一篇流傳甚久的故事,教師可以利用故事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先大概講述故事內容,引發(fā)學生興趣,再讓學生自主探究文章內容,很快他們便能掌握文章內容??梢?,通過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4.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
語文教學必然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很多內容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生活。新課改也提出要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聯(lián)系。但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只是單純的講授課本內容,學生很容易因為枯燥的內容而分神。因此,教師便要充分利用好語文學科的特點,結合生活實際來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讓學生通過熟悉的生活情境感知學習,并明白語文不是很遙遠的東西,而是隨時可以觸摸到的,例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jié)》時,可提前讓學生搜集春節(jié)的習俗、美食、活動等,并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對課文進行探究。這樣通過生活與教學的結合,更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更熟悉從而學習起來更輕松。
5.合作探究情境
傳統(tǒng)的教學法以講授為主,教師居于主體地位,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被動接受知識,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而合作探究情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班級分為幾個小組,共同對教學任務做出探究并以小組的形式匯報,這樣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比如,在學習《掌聲》一課時,筆者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合作探究:以前的英子和以后的英子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兩次掌聲分別代表著什么?這樣的探究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合作探究,讓學生明白正是同學們鼓勵和表揚的掌聲感動了英子,改變了她的一生,同時也讓學生明白掌聲也是一種奉獻愛心的表現(xiàn),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也就達到了。
6.設計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由于小學生天生好動好奇,游戲環(huán)節(jié)便成為課堂中最受歡迎的教學活動形式之一。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筆者會將語文的知識內容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找準游戲與教學的結合點,從而創(chuàng)設比較有趣的游戲活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在學習《坐井觀天》這篇文章時,青蛙從井底看天所以覺得天很小,為了讓孩子們更真實地感受青蛙眼里的“天”,筆者讓學生自制“天眼”可用拳頭也可用紙盒,這樣一來,學生也有了學習興趣并能真實感受。再比如學習成語的時候,可以采取游戲接龍的方法,分小組讓學生們通過競爭的方法開動腦筋,發(fā)散思維,積累成語。
情境教學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極大地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平時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嘗試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能力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鴻梅,小學語文情景教學的有效嘗試[J].新課程(小學),2016( 03).
[2]史秀蘭.創(chuàng)設情境教“活”語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語文教學通訊.D刊.
[3]馬艷,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學術刊),2012( 11).
[4]高旭光,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探討[J].祖國:建設版,2014( 7):190.
[5]王眾力.初探小學語文情境教學.
[6]蘇詩海.淺談小學語文情境教學[J].散文選刊課后思考.
[7]黃變梅.創(chuàng)設情境寓教于樂[N].科學導報,2017 (5).
[8]郭振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
[9]黃利智.小學語文教學情境設計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