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杰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腳步明顯加快,在很多領域已經(jīng)能夠趕超平均水平,其中建筑工程的發(fā)展尤為突出。由于國家建設計劃逐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市場對建筑工程質量以及設計案例有著越來越高地要求,這使建筑行業(yè)的競爭也愈發(fā)激烈。而結構設計和施工管理水平直接決定了建筑工程的質量,本文主要論述如何通過加強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和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結構設計;提高
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始終離不開結構設計的支持,而結構設計又受到工程材料的影響,是一門結合了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建筑美學等多維度綜合性工程。它決定了建筑的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經(jīng)濟性以及施工可行性,同時也對工程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技術儲備有著相關影響。如今,許多新型建材的使用給了建筑結構設計新的思路,能夠很好讓建筑在耐久度、抗震等級建筑美感等多方面共同提升。而隨著結構設計方向的不斷變化,對施工的要求也在提高。由此可見,只有通過科學方法同時加強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管理,才能整體提升建筑質量,提高項目效益。
1、精細化建筑結構設計,多維度考量設計可執(zhí)行性
1.1科學、嚴謹?shù)慕Y構設計是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的重點
設計決定了一項工程的起點,在現(xiàn)代建筑工程中,科學嚴謹設計圖紙不僅能夠幫助后續(xù)施工過程有序進行,而且還可以輔助工程劃分并有效管理施工精度。目前建筑行業(yè)中出現(xiàn)了不少結構設計思路不清晰,設計不夠科學合理,設計圖紙精度不夠、沒有考慮工程施工可行性的問題等。這些都會給后續(xù)的施工埋下隱患,使得工程無法實施,結構設計回爐重造的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工程進度與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更有甚者,會使建筑存在安全隱患,威脅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因此,多維度綜合考量建筑結構設計變得非常有必要。在施工伊始,進行實地勘察,根據(jù)工程選址的實際情況考慮建筑結構,最大限度保證建筑結構強度。同時也要了解施工方施工水平,及時與施工方進行溝通,了解該設計機構在施工中的可行性以及難點,更改設計中可能存在的隱患,規(guī)避施工中存在的風險。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建筑結構設計圖紙的精確性,對重點部分做標記,明確材料使用要求以及施工質量要求,對重點部位反復審查,不漏細節(jié),保證每處結構都有足夠的強度冗余。只有科學嚴謹?shù)脑O計,才能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也提升了施工的質量,提高了建筑結構強度。
1.2結構設計需考慮施工實際情況
建筑設計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施工選址,工程造價,項目工期等因素都會對建筑設計提出要求,從而影響設計思路。因此對于建筑結構設計來說,不僅需要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以及工程的整體質量,還要考慮其他綜合因素,選擇合理的結構設計。例如對于大型建筑來說,框架結構確實有工期短,結構強度高等優(yōu)勢,但是由于項目要求建筑的某一處需要有特殊造型以及用途,所以在整體結構設計之中有時候還需要加入部分磚混結構的設計,以滿足項目需求。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充分了解項目需求的同時,在設計之初就要考慮建筑整體構成,做到因需設計。
2、加強細節(jié)把控,提高施工管理
2.1完善施工質量管理制度,為精細化管理打下基礎
施工管理的優(yōu)劣決定了建筑工程整體質量,好的設計必須有相應的施工水準,才能將設計的優(yōu)秀之處體現(xiàn)出來。因此,施工質量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是施工管理的基石。設計和施工的規(guī)范性都需要通過有效的制度來進行衡量,同時施工質量管理制度也要滿足法規(guī)要求,做到在有限的制度下,將勞動力發(fā)揮出來的同時,也要能夠保證足夠的施工質量,規(guī)范工人的操作流程,制定合理的工程驗收體系,對工程進度中每一個階段進行考核,嚴格要求工程質量,對無法打到考核標準的部分進行重新施工,直到打到標準為止。當然考核標準需要專業(yè)的、有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經(jīng)驗的團隊來進行訂制以及監(jiān)督,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施工質量,而且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為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的提高都做出有效貢獻。
2.2細化工程設備管理,提高施工自動化程度
先進生產設備的運用能夠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工期,并且能夠通過施工設備的引入提升施工質量,減少工人因技術層面產生的質量差異。然而要想提升設備的有效利用率,讓各類設備切實對施工質量、效率有明顯提升,還需要對生產設備進行精細化管理。例如制定設備維護周期制度,制定設備檢修制度等,有效對生產設備進行維護,保證設備能夠良好運轉,同時也避免了因設備故障導致的施工安全問題。與此同時,還要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特別是引入新型設備之后,為保證操作人員能夠盡快熟練使用,培訓制度必不可少。另外還應定期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考核,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其對設備的錯誤操作,減少設備損耗,提升設備利用率。
2.3建立施工人員培訓體系,提升施工人員素質
由于施工人員構成較為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有些施工人員是從農業(yè)生產直接跨越到建筑施工領域的,之前并無建筑行業(yè)從業(yè)經(jīng)驗。以傳統(tǒng)思維、固有思維進行生產施工的方式在建筑施工人員中具有普遍性,而這造成了施工質量無法保證,施工過程也會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對于施工人員的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應當首先在關鍵技術性崗位上,建立相關培訓機制,對工人進行系統(tǒng)地崗前培訓,確保持證上崗。對于一般性施工人員,也應當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帶崗培訓,增加施工人員的對施工質量的認知,使其熟知崗位規(guī)范,能夠按照設計標準完成施工作業(yè)。同時培訓施工人員的作業(yè)熟練度提綱施工效率,有效縮短工程工期。
結語:
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管理都對建筑整體質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兩者之間也有著很多關聯(lián)性。因此,若想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就必須以科學的方法認識到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這樣才能使建筑行業(yè)能夠有所進步。
參考文獻:
[1]李青青.試論如何加強建筑工程結構設計[J].門窗,2018(1):56-59
[2]張恒,楊建青.試論如何加強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和施工管理[J].建材與裝飾,2019(25):15-55
[3]張夢霓.淺談建筑工程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8):17-22
[4]褚衛(wèi)東,周斌,吳曉語.淺論加強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2):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