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峰
一提起拔牙,很多人往往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總覺得這是在嘴里動刀動針的,十分血腥和暴力。一些患者因為恐懼而拒絕拔牙,引起牙齒感染無法有效控制,引發(fā)頜面部的大面積感染或牙槽骨嚴重吸收,長期無法安裝合適的假牙。一些患者在拔牙以前,常常會詢問醫(yī)生一個問題:“醫(yī)生,聽說拔牙能導致面癱,是嗎?”現(xiàn)在,就針對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答案到底是怎么樣的呢?
面癱,又名面神經炎,俗稱面神經麻痹(或者面神經癱瘓),俗稱“歪嘴巴”“吊線風”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疾病。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不受年齡限制。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那么面癱和拔牙又有什么關系呢?
我們都知道拔牙作為外科手術之一,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傷性的臨床操作,具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阻生齒、埋伏牙等復雜牙的拔除,常常包括消毒、麻醉、切開、去骨、分牙、拔牙、縫合等步驟,需要半個到一個小時的手術過程。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水平的發(fā)展和拔牙器械的不斷更新和創(chuàng)新,拔牙操作時的損傷越來越小,出現(xiàn)面癱的風險是極其低的。而患者擔心的面癱風險,偶見于口腔麻醉操作時出現(xiàn)的暫時性面癱。
在口腔臨床操作常規(guī)選擇局部麻醉,麻醉局限在身體的“局部”,患者除痛覺消失外,觸覺、溫度覺等依然存在,且患者的意識是清醒的,即局部無痛。常用的方法包括表面麻醉、浸潤麻醉和阻滯麻醉。表面麻醉是將麻醉劑涂布或噴射于手術區(qū)的表面,藥物吸收后麻醉末梢神經,使淺層組織的痛覺消失,通俗的說就是將麻藥抹在粘膜的表面,多在拔乳牙中使用,這種麻醉方式下是不大可能出現(xiàn)面癱的。在拔除成年人上頜牙齒或者下頜前牙中,醫(yī)生多會采用浸潤技術,浸潤麻醉是將局麻藥直接注射至手術部位周圍的組織內,一般涉及不到支配表情肌的神經,所以在這種麻醉方式下也是不大可能出現(xiàn)面癱的。而對于一些復雜的手術,涉及到下頜阻生智齒等,需要更長時間、范圍更廣的麻醉效果,臨床多采用阻滯麻醉。而麻醉時可能出現(xiàn)的暫時性面癱則可見于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口內法注射,由于麻藥注入腮腺內麻醉面神經而引起。此時,患者出現(xiàn)患側面部不適,可見眼瞼不能閉合,不能皺眉,不能上提口角,口角下垂,鼻唇溝變淺或消失,鼓腮無力,上唇運動力減弱或偏斜。但其實只要術者熟練掌握好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時的注射要點,一般情況下面癱出現(xiàn)的幾率也是極低的。
通過以上內容的講解,我們應該明白了拔牙和面癱之間的關系。即拔牙會有暫時性面癱的可能性,但是一般不會發(fā)生,而且暫時性面癱作為可能出現(xiàn)的一種小概率事件,我們完全用不著杞人憂天,患得患失,憂心忡忡,可以適當?shù)胤潘尚那?,輕松積極地應對。暫時性面癱作為局麻術可能出現(xiàn)的一種并發(fā)癥,一般認為是局麻藥作用于面神經,暫時麻醉面神經所導致的。所以當麻醉藥作用消失以后,這種癥狀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神經功能即可自行恢復,時間大約在2~3小時之內,一般不會產生任何后遺癥。
那萬一出現(xiàn)了拔牙引起面癱的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呢?首先,我們應該保持冷靜,認真地聽從醫(yī)生的解釋及處理,同時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不用過于焦慮和恐懼。也可以適當?shù)貙紓冗M行一定的局部熱敷、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局麻藥的代謝速度。當面肌開始恢復時,可適當?shù)刈鲆恍┟婕〉募×τ柧?,以訓練表情肌為主,做睜眼、皺額、吸吮、翹嘴唇、開口笑、提嘴角、吹口哨、噘嘴唇、拉下頜等動作。必要時可用抗病毒、營養(yǎng)神經、糖皮質激素、B族維生素等藥物。
拔牙其實并不可怕,它只是牙科治療中的一種常規(guī)技術手段??膳碌氖俏覀冞^度的緊張、恐懼和焦慮。當我們科學地了解拔牙的意義、手術大致過程和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后,相信我們大家能夠克服“牙科恐懼癥”。在牙醫(yī)的指導下,保持口腔的健康,定期口腔檢查,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更好地珍惜每一顆牙齒。(作者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院口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