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
摘要:我國實行新課改,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時期,對課堂管理提出新要求。教師對課堂實施有效的管理是完成學校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而目前小學語文課堂管理還存在不少問題,難以達到有效的課堂管理。本文通過分析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堂管理問題,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找出解決這類問題的對策,以此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管理;問題;對策
現(xiàn)階段的課堂管理不僅僅只是維持課堂秩序,組織學生紀律,更重要的是建立課堂和諧的學習氣氛,正確引導學生構建有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尚未成熟,課堂管理難以有效地進行,因此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課堂以學生為主,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引導他們進行學習。本文將深入分析小學語文課堂管理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性地提出對策。
一、小學語文課堂管理的意義
語文課堂管理需要教師有效地協(xié)調課堂教學內容、師生間的關系、學生間的關系等,從而有質量地完成教學目標。尊重學生被視為課堂管理的基本準則,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被視為課堂管理的主要目標。小學生處于接受教育的初期,具有接受能力強,但是好動容易破壞課堂秩序的特點。語文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
小學語文課堂管理首先是維持課堂秩序,學生之間互不影響,從而形成穩(wěn)定的教學和學習環(huán)境;其次,通過有效的課堂管理營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課堂以學生為主,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最后,通過課堂管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鼓勵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簡而言之,小學語文課堂管理的意義不是簡單地以課堂制度約束學生的行為,而是通過有效的課堂管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小學語文課堂管理的問題
(一)教師課堂管理意識淡薄,難以有效管理
教師普遍認為小學語文課堂管理是簡單地維持課堂秩序,讓學生有紀律性地聽課,對于不聽話的學生就進行體罰,這種簡單粗暴的課堂管理方式已經和現(xiàn)階段的素質教育背道而馳,教師應當明確課堂管理的目的,否則簡單地管制學生難以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即便能夠完成學校制定的教學目標,但是教學質量較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不利于學生的長久發(fā)展。
(二)沒有建立課堂制度,紀律性較差
小學的孩子處于教育的啟蒙階段,課堂秩序難以維持,紀律性較差。教師是課堂管理的引領者,小學語文是教學生聽說讀寫的課程,需要學生認真地聽課,有秩序地回答問題。但是很多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沒有建立合理的課堂制度,小學生專注度較差,聽課容易思想不集中,喜歡做小動作,在教師講課或者同學回答問題的時候插話,極不禮貌也容易打亂別人的思路。
(三)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氣氛沉悶
語文課堂本應該是活躍、學生積極討論的,但是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手段單一,還在保持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導,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課堂氣氛沉悶,即便增加了討論、回答問題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學生由于之前沒有參與到學習中,討論環(huán)節(jié)容易變成自由說話時間,并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聽到回答問題,整個氣氛又跌落到谷底。
(四)師生關系緊張,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在小學語文課堂管理中,部分教師不能很好地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思維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學課堂應該絕對服從教師的指導。在這樣緊張的師生關系下,學生對于教師更多是因為懼怕而尊重,服從教師的教學安排,并沒有主動地去學習,進行有效的思考,導致學生積極性不足,甚至產生厭學的心理,容易給學習生涯造成嚴重的影響。
三、小學語文課堂管理的對策
(一)教師加強課堂管理意識,進行有效管理
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明確現(xiàn)階段素質教育的目標,加強課堂管理的意識,能夠認識到現(xiàn)階段的課堂管理不是簡單體罰學生,進而維持秩序,更重要的是通過有效的課堂管理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習的效率,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長期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建立合理的課堂制度,加強紀律性
基于小學孩子的特點,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建立合理的課堂制度,在上課之前就明確,讓學生意識到保持良好的秩序是尊重教師,不影響他人學習的優(yōu)良品質?;卮饐栴}之前要舉手,在教師講授知識或者同學回答問題的時候不能隨意發(fā)言。
對于小學孩子而言,好的習慣不是短期就能夠形成的,教師應當保持教學的耐心,經過長期的培訓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豐富教學手段,營造良好課堂氣氛
小學語文課堂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把現(xiàn)階段的教學工具運用到語文教學課堂中,豐富完善教學手段。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枯燥的課文興趣不高,但是喜歡動畫、音樂、視頻、圖片的形式學習知識,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順應潮流,了解班級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教學模式優(yōu)化,多種教學手段結合,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和諧、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
(四)改善師生關系,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應當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注意改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和學生和諧相處,要學會轉變思維,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的課堂。主動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引導他們主動地學習,積極地思考,發(fā)揮主觀的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提升學習的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處于學習的啟蒙時期,形成良好的習慣至關重要,這將關系到他們以后的發(fā)展。小學語文課堂管理中教師的角色是引領者,教師改變傳統(tǒng)管理模式,加強課堂管理意識,有效的課堂管理能夠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正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完成學校制定的教學目標,更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提升學習效率,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海蘋.小學語文課堂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
(責編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