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俊
摘要:小學生和中學生在心智發(fā)育上有所不同,他們的思想行為屬他律階段,學習生活備受家庭的關愛和呵護,僅靠班主任難以完成教育任務。所以,小學班主任急需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提高小學教育管理成效。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導策略
一提到小學,我們首先想到什么呢?恐怕跑不出愛哭愛鬧、任性調皮、學習不自覺等字眼,這是孩子的天性,是身體發(fā)育和心理成長客觀存在的,我們無法改變,但是,孩子的性格、智力發(fā)展、興趣愛好與本身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息息相關。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校和家庭是一對教育者。”這就說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兩個環(huán)節(jié)。然而,又有幾個家長在管理教育孩子方面有多少經驗呢?尤其是今天的80后、90后的家長。答案是沒有幾個家長在管理教育孩子上有多少。所以,小學班主任要多搞家長培訓,多開展家庭教育指導,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影響小學家庭教育的因素
小學家庭教育工作的中心是孩子,引導主體自然是孩子的爸爸媽媽,所以,影響小學家庭教育的因素主要還是要歸于父母身上。那么,具體是因為哪些原因會影響小學家庭教育呢?
首先,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許多父母整日在外奔波而把孩子留在家里,從而造成孩子的家庭教育嚴重缺失,這在農村表現(xiàn)尤為嚴重。
其次,父母缺乏系統(tǒng)的教育知識,不當?shù)慕逃芾泶胧е潞⒆映蔀閷W困生。主要存在知識傳授多,智力開發(fā)少;關心呵護多,素質培育少;腦力勞動多,體力勞動少;身體關心多,心理指導少;硬性灌輸多,啟發(fā)誘導少;期望要求多,因材施教少。
第三,父母無暇照顧孩子而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看,隔代教育中會出現(xiàn)種種問題,例如爺爺奶奶的放縱和寵溺、思想代溝等也會影響家庭教育質量。
第四,父母親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示范作用,教育孩子停留在言傳,而不能身教。
第五,教育孩子的指導思想存在偏差,只注重學習指導,而忽略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最后,父母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上網意識,現(xiàn)代網絡文化中的糟粕文化會對孩子的內心世界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從而影響家庭教育質量。
二、小學班主任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的策略
(一)指導父母理解孩子,注重引導教育
1.父母要和孩子平等溝通,以心換心。對于問題孩子,父母不能以“這是老師的責任”之類的理由推卸教育責任,而是要以高度負責的教育態(tài)度配合班主任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要指導父母同孩子溝通時的態(tài)度和方式,即摒棄“我是孩子父母,我都是為孩子好”的想法,做到平等溝通,一是要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要想當然下結論,因為溝通是雙向的;二是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不要只依據成人世界的觀點看待孩子;三是談自己的感受,不要開口訓人;四是表揚批評要具體,讓孩子知道對錯在哪里;通過以心換心的交流,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和內心感受,只有這樣做才能獲得他們的“心理認同”,更好地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2.父母要為問題孩子指明前進方向。那些問題孩子,他們不是沒有學習的本領,而是打心底里不喜歡學習或沒有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所以班主任要指導家長從心理層面剖析他們不喜歡學習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比如不適應學校環(huán)境,和父母關系疏遠、其他同學關系不好感到孤獨等等,只有把好脈、下準藥,才能為他們指明前進方向。父母要關心孩子的全部生活,特別是孩子的情感、態(tài)度,而不僅僅是關心他的成績;欣賞孩子的每一個特點,不以別人的標準看自己的孩子,以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孩子的弱點、缺陷;充滿期待,學會等待;肯定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鼓勵孩子面對挫折,從錯誤中學習。
3.絕不可采取冷暴力、體罰、責罵等方式。孩子是人,與父母一樣,有自己的人格,需要別人尊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換言之也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尤其對孩子來說,是他們未來道路的引領者。所以,班主任要告誡所有的父母不能因為自己的家長身份就對孩子采取冷暴力、體罰等方式來彰顯自己的權威;與孩子溝通,不能高高在上,以教訓、指責、諷刺等方式,這些舉措不僅是極不道德的行為,也必然適得其反,甚至把孩子逼上絕路。
4.給孩子做好示范榜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父母自身的行為對孩子有重大影響。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孩子談話和教導孩子、吩咐孩子的時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們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當你們不在家的時候,都是在教育孩子?!彼?,想孩子怎樣做,我們先要做出來;要想孩子養(yǎng)成怎樣的習慣,我們先要具備那樣的習慣?!吧闲小睘樯?,“下效”自然也會為善,我們自己做好了,孩子也就不需要教了。第一,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第二,懂得只有正己才能化人;第三,摒棄錯誤的言行舉止;只有我們端正自己的言語行為,孩子身上才會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教育效果。
(二)預防隔代教育問題
1.及時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隔代教育中,爺爺奶奶因為文化程度不高,不能給予孩子學習上的幫助,還因為隔輩親的問題,爺爺奶奶對自己的孫子孫女寵溺而不能給予其正確的成長引導。針對這種問題,班主任必須及時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并和其父母深度溝通交流,從而讓家長認識到隔代教育問題的嚴重性。
2.讓爺爺奶奶培養(yǎng)孩子的某一良好的興趣愛好。如果家長實在沒有空閑時間,教師也不用強求家長,而是要從孩子的爺爺奶奶入手進行教育指導,作為孩子的爺爺奶奶,并不是完全不用承擔教育責任,反之,有些孩子最常接觸的除了教師就是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的行為方式有時會深刻影響他們的行為方式。所以,教師可以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支著兒”,以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為基礎培養(yǎng)孩子的某一良好的興趣愛好,比如下象棋、刺繡等等。
三、結語
小學班主任需要理清楚小學家庭教育問題的諸多盲點和難點,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關的家庭教育指導方案。上述分析只是我根據近年來小學家庭教育情況所總結的一些普遍問題和常用的解決措施。希望各位小學班主任能基于本文的分析論證繼續(xù)探究更加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指導策略。
參考文獻:
[1]王瑾.攜手家庭教育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定期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教育[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中),2017(3).
[2]方向上.中學班主任如何引導家長對任性孩子進行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7(2).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