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意婷
摘要:繪本圖畫書是兒童文學的一種獨特形式,它是采取圖畫和文字有機結合的方式來敘述故事情節(jié),孩子們可以在愉快的心情里提升他們的認知文字的水平,并加強他們的審美體驗。繪本畫書的優(yōu)勢是形象、具體、直觀、明了,這使得幼兒更容易理解接受,并對小孩子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因此,筆者探究了繪本圖畫書應用到幼兒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希望為同行給予一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幼兒 繪本教育 策略 審美 快樂
繪本圖畫書教學方法在歐美地區(qū)首先出現,臺灣地區(qū)開始的比較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逐漸進入高潮。在中國,伴隨改革開放和社會的發(fā)展,繪本圖畫書才在幼兒教育方面得以使用。目前,中國隨著社會發(fā)展的方向,提高了繪畫書應用于幼兒園教育里的力度,讓它變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教育工具。在幼兒早期教育中,繪本圖畫書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教育用具,而且是幼兒最先見到的教育材料。對于幼兒開展繪本圖畫書閱讀教育,不但有利于幼兒在愉快的氣氛里開展閱讀,同時也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美學、語言技能,大多數幼兒園需要重視運用繪本圖畫書快樂閱讀的教學方式。
一、繪本的概念
繪本故事也被叫著圖畫書,其中兒童圖畫書是一種給小孩子專業(yè)創(chuàng)作的早期教育書籍。繪本故事是一個簡潔的、綜合能力比較強的文本,和顏色鮮艷、形象有趣、圖形結合的書籍。繪本畫書是通過圖畫來講述故事,繪本中簡短而精煉的話語和五彩紛呈的畫面,不但構成了文本的節(jié)奏韻律,也是達到藝術的審美意識需求。運用圖畫書可以培育孩子們的藝術鑒賞意識。繪本圖書有著非常強的邏輯能力,它的故事情節(jié)也很緊湊,由于小孩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常常可以憑借自己微乎其微的實踐經驗,把自己變成虛擬環(huán)境中的一部分。這些均能培育孩子們的想象力,調動孩子們的求知欲,進而提升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二、基于“審美與快樂”的幼兒園繪本教育策略
1. 選擇優(yōu)秀的繪本,讓幼兒樂讀
第一,挑選圖畫書以前,先應考慮孩子們的年齡特征,讓繪本故事可以真正調動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比如,圖畫書《好餓的小蛇》中故事情節(jié)比較簡單,圖畫形象、直觀、有趣味,非常受幼兒園小班孩子的歡迎。由于小班孩子的視覺發(fā)育還沒有完善,幼兒可以迅速接受與理解該種圖畫,因此,老師應該結合不同年齡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發(fā)育特點,為孩子挑選相適宜的圖畫書。
第二,圖畫書里的畫面內容應和小孩子的日常生活相關聯。如果圖畫里的內容可以和小孩子的生活有聯系,這不但能讓孩子與圖畫書里的主人公產生共鳴,也可以激發(fā)孩子閱讀興趣,進而調動孩子的閱讀積極性。
第三,挑選適合孩子審美水平的圖畫書。一個好的圖畫書,對裝幀、封面等外在美與內在美都很重視,用新穎的設計、精美的圖畫和豐富的內涵來吸引孩子的注意,以激發(fā)孩子的閱讀欲望,引導孩子對圖畫書最初的審美意向。
2. 引導幼兒挖掘繪本故事的內涵,提高幼兒審美
圖畫書不要盲目追求簡約,而應有選擇地給幼兒閱讀加大挑戰(zhàn)性。伴隨小孩子心靈的開發(fā),繪本內容簡單和重復性將不會再帶給幼兒閱讀的樂趣,因此,在這個時候,老師應該挑選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圖畫書讓幼兒閱讀,在幼兒閱讀時,老師也應要正確引導與激勵幼兒,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比如,在繪本《小蛇散步》里,我將適當地在畫面里提供線索或鋪墊,引導幼兒去探索。因此,幼兒在閱讀圖畫書時,好像他們是玩猜謎游戲一樣,猜正確了充滿喜悅,猜錯了將更好奇下面的故事情節(jié)。
3. 針對繪本故事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
對一個小孩子而言,他的智力尚未完全開發(fā),肯定不會由孩子自己創(chuàng)建閱讀環(huán)境,因此,就應要老師給孩子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在課堂教育時,老師能夠采取猜謎語和表演的形式幫助孩子閱讀圖畫書,進而創(chuàng)建一個氣氛活躍的課堂,影響更多的孩子來閱讀圖畫書。在課堂教育中,老師能夠改變壁畫,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進行思考,然后為孩子選擇和壁畫相關聯的圖畫書讓他們閱讀,進而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圖畫書《彩虹橋》閱讀中,挑選和圖畫書內容有聯系的輕音樂《春》當作背景音樂在全程閱讀中播放,伴隨音樂,圖畫書中的很多畫面呈現在孩子的眼前,這不但可以烘托故事情節(jié)氛圍,增強了故事感染力,也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讓孩子能夠在視聽配合的氛圍里得到對圖畫書的理解,并得到美的享受。
4.將繪本快樂教學與園本藝術特色教學相結合
幼兒園教育中藝術特色學科重點包含美術(泥工、素描、剪紙,油畫棒畫等)以及舞蹈、腰鼓、電子琴等。這些藝術學科可以幫助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yǎng),可在如今的教育中,圖畫書快樂閱讀教育與藝術學科教育完全脫離,二者毫無聯系,因此,幼兒難以平衡兩者,造成兩者的教育效果均達不到理想要求。對于該問題,在未來能夠合理調整教育方式,把圖畫書閱讀教育與藝術課程融合起來,開展共同教育。
一是,老師要挑選合適的圖畫書內容開展教學設計,如《小熊的生日》繪本。小狗、小狐貍和鳥兒均來祝賀小熊的生日。老師能夠引導幼兒閱讀故事,利用圖畫了解故事梗概。二是,老師請幾個幼兒把圖畫書故事演示給大家看。這時,讓幼兒自薦當演員,扮演“小熊”和“小狐貍”等角色,而其他的幼兒被安排在演出過程中進行配樂,用電子琴、腰鼓等演奏出歡樂的氣氛。另外,老師也能夠安排幼兒畫出美麗的動物飾品,給表演添加許多童趣。三是,在舉辦表演的時候可以邀請幼兒的父母來觀看,加大親子互動,演出結束以后,對幼兒進行鼓勵,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學習活動。
結語:
閱讀圖畫書的過程應該是愉悅、快樂的,未有任何負擔,只有如此,才能夠滿足幼兒的天性需求,讓幼兒喜歡閱讀圖畫書,并非是用所謂的規(guī)矩來限制幼兒的天性,那樣,不但將不會被幼兒喜歡,也可能讓幼兒害怕閱讀。圖畫書給幼兒的體會應是充滿樂趣,富有魅力和情感,只有如此的圖畫書,才可能在幼兒心中生根發(fā)芽,綻放快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