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 郭娟
一、情感教育的意義
1.情感是教學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要素。
在化學課堂中,教師精神飽滿,學生認真聽,積極想,踴躍言,實驗時認真觀察和操作,這種和諧、活潑、嚴肅、有序的積極情感氣氛,指引和維持著師生的教學行為,能排除教學中遇到的障礙,是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保證。
2.情感教育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中學化學的教育目的:“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育他們關心環(huán)境、能源、衛(wèi)生、健康等與現(xiàn)代社會有關的化學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態(tài)度。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勤奮、堅毅、合作等優(yōu)良品德?!笨梢姡楦薪逃旧硎侵袑W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二、情感教學的內容
化學中情感教育的內容主要涉及人的社會性情感即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
1.道德感
化學教學中道德感主要體現(xiàn)在對祖國的自豪感和尊嚴感;對社會、學習、勞動的責任感;義務感;對同學的友誼感;對老師的尊敬感等。
2.理智感
學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現(xiàn)為對所學課程的興趣、愛好,并能體驗到一種獲得知識的樂趣。對化學學科的興趣發(fā)展的高級階段,便是學生具有自覺探求化學科學的真理,獻身人類的文明進步事業(yè)的志趣。
3.美感
化學教學中的美感主要指對藝術和科學美的體驗。藝術美體現(xiàn)在化學教師的語言、體態(tài)、操作技巧和板書的運用以及教科書的設計等方面;化學知識美是科學美。
三、以素質教育為指導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指出,中小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茖W素質主要由科學知識、科學能力、科學方法、科學意識和科學品質五大要素構成。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科學知識是發(fā)展學生科學素質的基礎,科學教育的過程,能逐漸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科學能力,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科學品質,同時促使學生逐步形成科學意識。
作為中學化學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端正教育思想,充分認識素質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素質教育這一神圣的歷史使命,自覺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實現(xiàn)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把素質教育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在備課、上課、實驗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素質。要認真落實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化學教學的三大任務,即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傳授化學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
四、情感教育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也是一種特定情境下的人際交往活動。無論處于教學主導地位的教師,還是處于教學主體地位的學生,都是有情有感的個體。因此,教學過程中,不僅有認知方面的信息傳遞,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瘜W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應根據(jù)學生生理、心理和認識特征,遵循優(yōu)良情感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從化學學科特點出發(fā),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需育情。
1.以境育情
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情境中的各種因素往往對情感的產生起綜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觸發(fā)規(guī)律"。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在化學教學中,可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或如臨其境,有直觀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濃烈的氛圍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動可以參與,觸"境"生情,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
2.以知育情
情感與認識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規(guī)律。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端正和加強其情感的傾向性、深刻性和穩(wěn)定性,讓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師要善于以情促知,針對學生苦學、厭學現(xiàn)象,要發(fā)揮情感的動力功能,增強教育內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學藝術,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苦學、厭學轉化為"樂學"、"好學"。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教師必須善于探索,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做到寓學法訓練于教學之中。運用典型范例,指導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逐步學會學習,增強學好化學的信心。
3.以理育情
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在化學教學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和科學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愛科學的情感,是化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這一點上,化學較其它學科有著許多獨特的優(yōu)勢。但必須采取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據(jù),以理育情。
4.以情育情
情感活動具有泛化擴散的規(guī)律。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移情到與此相關的一些物上,即情感的感染和遷移功能。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徑是教師用愛心和真誠感人、育情,教師應該善于將深厚的情感傳遞給每一個學生。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的師生關系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滿足交往、溝通、探索的欲望,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提供交往、溝通和探索的機會。
5.以需育情
情感與需要具有相互制約的規(guī)律。一方面情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另一方面情感又可以調節(jié)一個人的需要。一般地說,凡是與主觀需要相符合,并能使之得到滿足的事物,就會產生肯定的、積極的情感;反之,則會產生否定的、消極的情感。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必須明確學習目的,培養(yǎng)合理正當?shù)男枰?,以利于形成自己的高尚情?同時,又必須使自己的較為低級的情緒變成較為高級的情操,從而使自己的需要受到這種高尚情操的支配和調節(jié)。在化學教學中,可聯(lián)系生產、生活及科學實驗的實際,提出一些學生熟悉的,卻又難以解釋或解決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情感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很多,教師應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積極探索和不斷創(chuàng)新,達到寓教于情、寓教于樂,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實現(xiàn)再創(chuàng)造的愉快活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