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芬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不僅是小學語文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內(nèi)容。以往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通常都是以“學生作文,教師修改”的模式開展,導致小學生普遍存在“重寫作,輕修改”的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如何提升學生習作修改能力已經(jīng)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熱點。鑒于此,本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小學生習作修改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索,促進小學生寫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生;小學語文;習作修改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普遍認為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在以往的寫作教學中,通常都是由教師逐字逐句的對學生的習作進行批改。即便如此,教師們還是連連感嘆:明明很認真的幫學生們批改作文了,但學生們的作文還是錯誤連篇,真是頭疼。殊不知,正是由于教師在學生寫作上“大包大攬”,導致學生在習作時,一氣呵成,根本不注重文章的修改,既無修改意識,有不具備作文需改能力,嚴重阻礙了自身寫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因及時調(diào)整寫作教學模式,將“為學生批改作文”轉(zhuǎn)變?yōu)椤爸笇W生修改作文”,提升學生習作修改能力。
一、轉(zhuǎn)變作文批改模式,以批促改
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普遍存在作文批改方式不合理的問題。學生的作文批改都是由教師一人完成,難以充分發(fā)揮批與改之間的聯(lián)動作用。事實上,批是改的前提,改是批的最終目的。在實際寫作教學中,教師只有善于利用二者相互關系,才可真正促進學生習作修改能力的提升。作文批改方法:可通過學生在教師批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教師針對學生作文中需要修改之處,利用相應的標注符號進行明確標識,對學生作文中的精彩之處給予肯定、鼓勵。學生在認真查看教師的批注后,據(jù)此進行細心修改。這種將作文批、改相分離的作文指導模式,真正實現(xiàn)了以批促改,能夠有效提升作文教學整體效果。
二、指導學生明確習作修改要求
通常來說,學生習作修改可從四個方面入手:其一,基礎性修改。就是在通讀作文的基礎上,對其中存在語病的句子、錯字別字以及使用錯誤的標點符號進行修改,同時還要注意行文是否流暢,遣詞造句是否恰當?shù)皿w等。其二,結(jié)構修改??次恼峦ㄆ季质欠裢暾o湊,層次過渡是否自然、清晰等。其三,范例修改。主要看文章所選取的范例是夠其恰當,能否精確地體現(xiàn)出文章的寫作中心、能否有力支撐論點等。其四,修改中心,看文章題目與作文內(nèi)容是否能夠呼應,文章內(nèi)容是夠能夠突出主題,文章論點能否統(tǒng)帥范例等。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習作修改時,也要根據(jù)寫作文體的不同,靈活采取相應的修改方法,幫助學生在習作修改實踐中,不斷積累習作修改經(jīng)驗。
三、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學生作文修改
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既需要教師不斷的培養(yǎng),也需要通過認真修改來扶掖。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修改能力的基礎,但修改能力還是需要在長期的作為修改實踐中來造就。教師在指導學生明確作文修改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及其具體要求后,就要從寫作教學具體實踐中鍛煉、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了。教師可通過以下方式指導學生進行作文修改。
1.先讀后改
將學生的作文收上來后過幾天再發(fā)還至學生,然后引導學生以讀者的視角審視自己的作文,看有那些需要完善、修改之處。如此不僅能夠避免學生對自己所作文章“私于自是,不忍于割裁”的問題,還可有效啟發(fā)學生基于原作迸發(fā)新的寫作靈感。久而久之,便能夠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行修改作文的意識與習慣??赏ㄟ^一下四種方式開展,其一,默讀修改作文。站在作文整體的角度,看作文選材與文章主題是否相符、段落劃分是否清晰明了、文章內(nèi)容是否切合實際、文章主旨是否明確,然后根據(jù)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對作文進行相應的完善、修改、刪減等。其二,朗讀修改病句。通過朗讀作文,發(fā)現(xiàn)其中有語序不通或表意不明的地方,并進行相應的修改。其三,指讀修改。所謂指讀修改,就是引導學生指著作文逐字逐句的讀,如此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中的錯字、別字、漏字以及錯用漏用的標點符號等明顯性錯誤,并進行及時修改。其四,品讀提升。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作文水平相對加高的同學,引導學生在確認作文內(nèi)容、選材、行文無誤的前提下,進行自我品讀,對作文中的遣詞造句進行推敲,以進一步提升作文整體水平。
2.示范修改法
示范修改法是指通過對范文的講解,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自己所作文章所存在的不足,并做出相應修改的習作修改訓練方法。教師可將已經(jīng)修改過的學生寫作的優(yōu)秀文章作為示范作文,通過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并用不同顏色將所作修改標記出來,并向?qū)W生講解修改理由與方法;每次作文課時,教師都可有針對性的選取一些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評改、展示,學生通過教師的修改演示,能夠更加具體、直觀的理解習作修改的方法,掌握習作修改的技巧,才能在自己進行習作修改時,不再無從下手,可效仿教師的修改方法與過程。但是教師在采用此方法時應注意避免學生生搬硬套、盲目模仿等錯誤的習作修改行為。
3.互批互改
這種方式就是在班級內(nèi)將學生的作文進行同學間的交換修改,這種習作修改方式能夠讓學生完全以欣賞者的角度審視他人作文,并根據(jù)自己的作文品鑒標準對同學的作文進行評價,廣泛吸收他人的長處,指出他人在習作方面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修改建議,從而有助于班級作文水平的整體性提升。教師還可組建習作討論小組,每個小組由3~4人組成,小組成員間就某個同學的作文進行討論與修改。通過同學間的相互評議與影響,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習作修改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進行結(jié)對互改,正所謂“旁觀者清”,習作修改也同樣如此。無論是全班互換修改還是小組修改或者結(jié)對修改,這些方式都真正實現(xiàn)了讓學生掌握習作修改主動權,極大的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引導他們認真的投入到“小老師”的角色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習作修改能力。
結(jié)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習作修改,提升學生習作修改能力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應及時轉(zhuǎn)變以往“教師批,學生看”的作文批改教學模式,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導”上面,做到巧導善引,指導學生掌握習作修改方法與技巧,逐步提升學生習作修改能力,提高整體作文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