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珊
據(jù)調(diào)查[1],肺炎為國內(nèi)幼兒常見感染性疾病,亦為≤7 歲齡幼兒死亡主要病因,且超過10%的小兒肺炎可進展為重癥肺炎。研究發(fā)現(xiàn)[2],重癥肺炎病原體復雜多樣,40%~65%是由非細菌性病原體感染所致。攸小瑾等[3]認為,病毒所致重癥肺炎感染趨勢不斷上升,且導致患兒病情癥狀復雜,臨床鑒別診斷困難。對此加強重癥肺炎病原體早期檢測及針對不同病原體致病特點,感染季節(jié)、年限變化趨勢,患兒年齡、性別分部特征情況進行調(diào)查,對重癥肺炎預防有積極意義。本研究收集廈門市兒童醫(yī)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08例重癥肺炎患兒資料,探析重癥肺炎病原體感染特點,分析重癥肺炎感染流行趨勢變化。
選擇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重癥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收集308例22 天至7 歲小兒重癥肺炎,結合體征、癥狀、病原學檢測、痰培養(yǎng)確診,符合“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療規(guī)范(2019年版)”制定的重癥肺炎診斷標準”[4]。納入標準:①符合重癥肺炎診斷標準[4];②病歷資料完善;③患兒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肺結核;②伴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③支氣管哮喘;④過敏性鼻炎;⑤EB 病毒感染。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醫(yī)學倫理委員會討論同意。
全部患兒入院1 d,取肘靜脈血3 mL,2 000 r/min 離心(10 min),選用歐蒙(杭州)醫(yī)學實驗診斷股份公司生產(chǎn)呼吸道病原體譜抗體IgM 試劑盒,按照檢查標準章程操作,以免疫熒光法進行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體(Chlamyoliapueumoniae,CP)、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副流感病毒1 型(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1,PIV1)、副流感病毒2 型(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2,PIV2)、副流感病毒3型(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PIV3)、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F(xiàn)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F(xiàn)B)、柯薩奇病毒B 型(Coxsackie b virus,COXB)等多種病原抗原及IgM 抗體檢測。采用歐蒙EUROStar ⅢPlus 熒光顯微鏡,汞燈100 W,濾鏡450~515 nm,物鏡:細胞觀察20 倍,物鏡:細胞基質(zhì)觀察40 倍,呈特異性熒光可定性判斷為抗體陽性。
呼吸衰竭:伴有呼吸困難癥狀,呼吸頻率增快(RR>28/min),PaCO2>6.67 kPa(50 mmHg)。肝功能損害:谷丙轉(zhuǎn)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異常增高。心肌損傷: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草轉(zhuǎn)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異常升高。胸腔積液:X 線可見低密度陰影,積液達胸壁,多普勒超聲明確積液位置、體積。
采用SPSS 20.0 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若理論頻數(shù)小于5,采用Fisher 確切概率法檢驗,P<0.05 則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08例重癥肺炎患兒中病原IgM 抗體陽性率58.77%(181/308),其中MP 感染占比最高,ADV 與RSV 感染次之,其他包括PIV3、FA、COXB、FB、PIV1(見表1)。單項感染率為41.56%(128/308),雙重感染率為13.96%(43/308),其中MP+ADV 雙重病原感染最為常見27例(占62.79%),另有9例為MP+RSV 感染(占20.93%)。多重感染率3.25%(10/308),MP+ADV+RSV 最為常見6例(占60.0%)。
MP 感染中3~7 歲(學齡前期)感染率最高,明顯高于<1 歲(嬰兒期)與1~3 歲(幼兒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SV 感染中嬰兒期與幼兒期明顯高于學齡前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DV 感染中學齡前期、幼兒期明顯高于嬰兒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MP、ADV、RSV 感染特點分析[n(%)]Table1 Characteristics of MP,ADV and RSV infection at different ages[n(%)]
男、女患兒MP、ADV 感染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性患兒RSV 感染率明顯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MP、ADV、RSV 感染特點分析[n(%)]Table2 Characteristics of MP,ADV and RSV infection by sex[n(%)]
MP 感染夏季最高,明顯高于春季、秋季、冬季,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DV 感染春、夏季節(jié)較高,明顯高于秋、冬兩季,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SV 感染夏季節(jié)最高,明顯高于春季、秋季、冬季,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圖1~3。
表3 不同季節(jié)重癥肺炎MP、ADV、RSV 感染情況Table3 Severe MP,ADV,RSV infection in different years,seasons
圖1 不同季節(jié)重癥肺炎MP 感染情況Figure1 Severe pneumonia MP infection in different seasons
圖2 不同季節(jié)重癥肺炎ADV 感染情況Figure2 Severe Pneumonia ADV Infection in Different Season
圖3 不同季節(jié)重癥肺炎RSV 感染情況Figure3 Severe pneumonia RSV infection in different seasons
經(jīng)統(tǒng)計,重癥肺炎患兒呼吸衰竭、胸腔積液、心肌損害、肝功能異常等并發(fā)癥較高,其中MP 感染患兒呼吸衰竭、心肌損害并發(fā)癥率較高,ADV、RSV 感染患兒各類并發(fā)癥亦頻發(fā),且多重感染患兒呼吸衰竭、胸腔積液、心肌損害、肝功能異常等并發(fā)癥明顯高于單一病原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研究指出[5-6],幼兒肺炎病原體感染與地區(qū)、季節(jié)、年齡等因素變化而發(fā)生改變,兒童重癥肺炎病原體陽性檢出率可達到68%~89%。本研究可知廈門地區(qū)小兒重癥肺炎病原抗原及抗體IgM 抗體陽性檢出率為58%,與陳玉等[7]研究相似。其中MP感染占比最高,ADV 與RSV 感染次之。與關珂等[8]研究重癥肺炎病原學特征一致。但本研究中,雙重及多重感染較魏潔等[9]研究中多病原體協(xié)同感染率略高。分析發(fā)現(xiàn),重癥肺炎患兒主要以MP 感染為主,受MP 感染可致蛋白酶、過氧化氫、代謝產(chǎn)物氨、神經(jīng)毒素過度釋放,引起呼吸道黏膜損傷,加重機體免疫負荷,增加其他病原體入侵風險所致。Jayaweera 等[10]研究,MP 與ADV 或RSV 病原雙重感染最為常見,為重癥肺炎病情進展高危因素。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重癥肺炎病原體陽性檢出率與季節(jié)變化相關,MP 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但感染高峰為夏季,分析可能與廈門氣候溫度影響有關。劉青等[11]通過MP 流行病學統(tǒng)計,MP 感染好發(fā)于夏秋。本研究5~9月MP 感染率最高,病原微生物受高溫氣候影響形成氣溶膠現(xiàn)象,增加MP 活性反應,導致幼兒MP 感染風險增加。本研究中ADV 感染高峰為春、夏季節(jié),與廈門呼吸道感染流行趨勢相符,且與孫靈利等[12]ADV 感染集中于9~10月有所差異,表明ADV 感染高峰季節(jié)存在地域性。春夏季為RSV 感染高峰,與張蕾等[13]研究RSV 感染流行季節(jié)一致,受廈門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雨季長,易于RSV 繁殖,易導致兒童RSV 感染流行。
本研究中,不同性別患兒MP、ADV 病原體陽性率比較無明顯差異,與黃輝等[14]研究相符,重癥肺炎病原體感染與性別并無明顯關聯(lián)。男性患兒RSV 感染率較女性更高,可能與男性患兒呼吸道較女性更為狹窄有關,RSV 感染易引起呼吸道炎性堵塞,加重肺炎癥狀,與張亞麗等[15]調(diào)查結果一致。
表4 不同病原體感染重癥肺炎患兒并發(fā)癥情況[n(%)]Table4 Complications of Severe Pneumonia in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Pathogens[n(%)]
本研究MP、ADV、RSV 感染與重癥肺炎患兒年齡有關,學齡前期MP 感染風險最高,而RSV 易發(fā)于嬰兒期,ADV 則幼兒期與學齡前期均有較高感染率。經(jīng)分析可能與小兒機體免疫功能尚未發(fā)育健全,病原體抵抗能力不足等因素有關。
不同病原體感染患兒并發(fā)癥統(tǒng)計可知,MP感染患兒易發(fā)生呼吸衰竭、心肌損害等癥狀。吳喜蓉等[16]研究,MP 感染可致機體免疫紊亂,自身抗體與MP 抗原免疫復合物致心肌受限,加之重癥肺炎缺氧、病毒血癥等因素加重心肌損傷。
綜上,廈門地區(qū)重癥肺炎患兒病原體主要以MP、ADV、RSV 感染為主,且雙重感染風險高;夏季為MP 感染高峰,春、夏季節(jié)為ADV 感染高峰,春夏季為RSV 感染高峰;MP、ADV、RSV 感染與重癥肺炎患兒年齡有關,學齡前期MP 感染風險最高,而RSV 易發(fā)于嬰兒期,ADV 則幼兒期與學齡前期均有較高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