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色疫情在中國地圖上蔓延開來,當各種信息接踵而至,有人心神不寧,有人情緒黯然,有人搶菜搶藥……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疫情”似乎不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敵人變成了湖北人,變成了身邊感冒發(fā)燒的人,最終變成了我們自己。面對風暴,不要讓自己患上“情緒瘟疫”!穩(wěn)住,我們能贏!
食欲不振?疑神疑鬼?心神不寧?不停地在手機上查看疫情信息?如果這就是你,那么你的心理可能出問題了。但你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告訴自己,這是正常的。
北京大學副教授、臨床心理學博士徐凱文在《被傳染的不僅是病毒,還有恐慌》中說,恐慌是正常人類應對不正常情況的正常反應。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在焦慮情況下,人體的免疫活性物質(zhì)會發(fā)生變化,免疫力會下降。這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與疫情防控很不利,所以我們要試著讓自己的情緒安定下來。
面對“新冠肺炎”,如何調(diào)試自己的情緒?
1)如果手機上不斷出現(xiàn)的負面新聞影響到了你,試著把手機關掉。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我們除了要關心當下時事,也要體察自己的情緒與心理變化。
2)盡可能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適當運動,適當休息,保持生活的穩(wěn)定性。
3)列一個令自己感到愉悅的TO DO清單,然后執(zhí)行它!
4)正視焦慮情緒,多關注正面信息,增加正向思維的能力,以科學、合理的態(tài)度看待事物,用更廣闊的角度了解問題。
如今,越來越多的好消息紛至杳來,我們要相信自己,相信科學,相信中國!這場戰(zhàn)爭,我們必勝!
微博上,有武漢人說:“對不起,讓大家恐慌了。”在這場戰(zhàn)“疫”當中,不僅是武漢人,很多湖北人,以及從湖北返鄉(xiāng)的人,都心理壓力巨大,不僅要面對大家異樣的眼光,還要面臨“身份證信息被扒、住宅地址遭曝光”的恐懼。
要知道,武漢,只是這場災難隨機選擇的一座城市而已。我們要隔離的是“病毒”,不是武漢,不是湖北,希望大家不要害怕。焦慮是正常的,災難一定會過去,如果你有被隔離的親人、朋友,請對他們始終保持一種“適度”的關心,對他們的需求保持敏感,做到適時關切他們,不要太夸張,也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忘。如果,你是一個健康人,請對那些正遭受苦難的同胞報以善意、致以敬重;如果,你還有一些綿薄之力,可以通過正規(guī)、正確的渠道去援助他們。只要我們始終團結(jié),就能贏。
在這場風暴面前,我們依然能看到無數(shù)勇士奔赴戰(zhàn)場,依然能看到無數(shù)善意揮灑人間,我們的國家也正在用無法想象的速度讓我們不斷吃下定心丸,雖然我們還沒有徹底打敗病毒,但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是我們信念的源泉!17年前我們能打敗“非典”,17年后我們也一定能戰(zhàn)勝新冠肺炎!
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按照已經(jīng)廣為傳播的公共衛(wèi)生安全常識做好自己的本分,保護自己和家人!選擇我們內(nèi)心中那一縷溫和而堅定的信念與力量,努力去尋找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靜待春暖花開,迎來一個更健全、更堅定、更好的社會。
穩(wěn)??!我們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