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芳芳
摘 要 近幾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建筑業(yè)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便捷。然而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于建筑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這是因為不但需要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與此同時也需要確保建筑工程的美觀,所以在建筑工程的結構設計方面,需要總體更為簡單以及鮮明,因此就會推動工程造價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當中的發(fā)展,為了能夠使得工程管理的質量有所提高,引入嶄新的BIM技術協助建筑行業(yè)開展工程造價的精細化管理,可以使得建筑項目當中的基礎設備獲得最大程度上的控制。
關鍵詞 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BIM應用
引言
工程造價管理是工程管理當中的關鍵部分,是確保工程經濟效益的前提?,F如今,工程造價的精細化管理在開展當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對于總體的造價管理質量帶來了影響,通過BIM技術,可以改善工程造價管理當中的問題,確保信息的共享,提高總體的管理質量,促進工程造價管理朝著可持續(xù)化、精細化的趨勢發(fā)展。本篇文章首先探討了BIM技術的概念以及特點,然后分析了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闡述了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措施。
1BIM技術的含義及特點
利用BIM技術,能夠給總體建筑工程帶來一個降低成本并且可以確保資源共享的改進作用,也就是說,BIM技術就是建筑信息的模式,利用建筑工程當中每一項數據的歸結,降低施工當中產生的問題,而且提升建筑的施工效率,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BIM技術在建筑工程當中的特征是很顯著的,它可以在具體的施工當中,利用對于建筑每一項信息以及數據的歸結,協助設計單位協調改善工程施工前以及施工后產生的設置問題以及相關矛盾。同時,建筑單位也能夠通過BIM技術開展對于建筑物的早期模擬,使得某些細節(jié)問題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例如,緊急疏散的模擬等等,都是能夠利用BIM技術開展模擬設置。BIM技術還具備一個特征,就是優(yōu)化性能,它可以高效的優(yōu)化工程建設當中全部的施工設計問題以及運營上的問題[1]。
2目前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存在的不足
(1)前期預測不夠精準。前期決策對于工程造價管理很有必要,但是由于在此階段沒有專業(yè)的信息人才,缺少與工程相匹配的項目虛擬模型,導致投資估算人員不能夠更好地理解項目,導致工程造價方案科學性與精準性受到影響,前期成本會增加,還容易在工程施工階段出現變更、返工等問題,繼而出現工程索賠問題,最終導致成本增加。
(2)信息處理效率較差。在工程量的清單編寫當中,清單五要素以及子目列項等等涵蓋了眾多的信息,在信息處置當中以往的方法極易出現失誤,開展人工處理的難度非常大,工程量的計算速度也十分緩慢,使得概算的結果精準度降低。除此之外,因為具體施工當中進程十分煩瑣,信息缺乏透明度,導致建設企業(yè)針對成本的控制難度增大,施工過程當中針對工程進度核算難度增大,進度款支付根據不充分,整體過程信息沒有辦法完整進行采集,信息處理的速率也十分緩慢,進而影響到了總體的精細化管理質量。
(3)參與各方產生不斷變化的數據。在工程項目各個建設階段,參與方較多,且每一個參與單位都會產生大量數據,同一階段不同參建方數據不能夠實施共享。在設計階段中,匯總方案中發(fā)現各個設計方在設計內容上存在一定的沖突,導致概預算中存在較多的失誤,匯總后錯誤信息被利用,有時候甚至到施工后期或工程完工后才能夠發(fā)現,影響精細化管理,以至于進度款支付缺乏必要的依據[2]。
3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措施
(1)實現信息的共享。在以往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過程當中,工程設計應該對于建筑、結構以及專業(yè)等層面內容開展信息上的匯總,只有歷經了多個協調過程,才可以得到有價值的建筑信息。但是通過BIM信息技術,施工企業(yè)以及設計單位可以使用同一個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創(chuàng)建BIM模型,通過規(guī)范的信息,對于建筑項目開展描述,進而實現信息的交流共享。同一個平臺BIM模型對于每個參與方的工作進行協調,利用高效的溝通,給出更為合理的配合形式,降低不必要的矛盾出現。創(chuàng)建BIM平臺,建設單位可以對于項目開展遠程監(jiān)控,確保設計的科學性,降低設計當中的不合理之處,防止因為設計變更加大成本以及風險。
(2)信息數據的完整性。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時間比較長,并且在這種煩瑣的工作中,所使用的軟件也不同,導致數據信息溝通不及時,同時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也會影響到數據的丟失,因此合理運用BIM技術,可以把各階級流程由信息全部統(tǒng)一整合起來,統(tǒng)一下發(fā)給各個施工部位,以最大限制降低信息數據的流失。信息數據的完整性是保證精細化管理工作開展的大前提,對此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重視數據的完整性,保證工程項目中的精細化管理工作可以有序地開展下去。
(3)信息傳遞更加完整、真實。建筑項目的建設周期比較長,在每個時期工作主體也是不相同的,包含施工主體、設計主體、監(jiān)理主體以及管理主體等,不相同的主體所應用的軟件不同會使得數據信息溝通不順暢,在數據傳輸過程當中極易使得信息流失。但是使用BIM模型之后,項目信息可以歸結到一個模型當中,有助于多個方面信息的歸結,確保信息傳輸的完備性,進而把建設單位的設計目的與施工企業(yè)施工狀況傳輸給每個單位,并且該種信息傳輸貫穿在總體建設過程當中,很好地防止了信息流失引起的損失,更加有助于建筑項目的造價實現精細化管理。比如,在資金編寫當中,通過BIM技術歸結施工中的成本,對于資金動態(tài)開展真實體現,給后期項目的運行維護帶來依據,給項目的維護帶來便利[3]。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設項目各單位能夠更多的掌握BIM精細化管理在企業(yè)管理當中的優(yōu)點,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提升項目建設的精確度,還能夠很好的強化企業(yè)的管理文化??傊?,BIM這種建設工程當中的精細化管理對策迎合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在往后的發(fā)展當中一定會被更多的建筑單位所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海燕.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J].絲路視野,2017,(8):29.
[2] 辜蕾蕾.基于BIM下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的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8,(2):189.
[3] 蔣桂梅.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7,(3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