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冰, 張海濤, 潘國智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100)
大型重載螺紋應用于載荷大、應力交變頻率高的場合,容易發(fā)生疲勞破壞。集裝箱吊具旋鎖裝置是大型重載螺紋的一種,其疲勞壽命直接關系到設備的安全使用。集裝箱堆場經(jīng)常出現(xiàn)吊具旋鎖斷裂導致集裝箱跌落的安全故障,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及安全事故。為此,準確的評估旋鎖的疲勞壽命,優(yōu)化結構設計,提高旋鎖使用壽命,是事關集裝箱設備使用安全的關鍵課題。為了保證設備安全,生產廠家往往要求客戶在使用3 000~5 000 h更換旋鎖,但并無理論依據(jù),過早更換造成配件浪費,過遲更換則有安全隱患。
筆者基于通過疲勞試驗驗證旋鎖的疲勞壽命,并根據(jù)有限元計算結果進行疲勞壽命估算,為旋鎖的優(yōu)化設計提供參考。為準確的評估旋鎖的更換周期提供依據(jù)。
吊具旋鎖由旋鎖桿件和旋鎖螺母組成。旋鎖桿件為整體鍛件,其底部鎖鉤與集裝箱孔接觸,承受集裝箱的重力,頂部為M36普通螺紋。螺母底部受吊具支撐。結構如圖1所示。
旋鎖材料為42CrMo,調質處理,抗拉強度1 080 MPa,屈服強度930 MPa。材料的疲勞特性S-N曲線缺乏試驗數(shù)據(jù)時,可通過經(jīng)驗公式進行擬合。根據(jù)相關文獻及長期實踐[2],可根據(jù)材料的抗拉強度計算出N0=1×106次的疲勞極限:
σ-1=0.357σb
(1)
材料疲勞特性S-N曲線的函數(shù)式為:
(2)
式中:m為材料常數(shù),母材取m=5.3;r為交變應力的應力比,對稱循環(huán)應力r=-1;σi為有限壽命的疲勞極限應力;Ni為應力作用的循環(huán)次數(shù);C為常數(shù)值。
圖1 集裝箱吊具旋鎖結構
通過式(1)、(2)能擬合出不同鋼材的S-N曲線。通過計算得出鋼材42CrMo的疲勞極限為385 MPa,擬合其S-N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鋼材42CrMo疲勞S-N曲線
為了縮短疲勞試驗周期,施加比實際疲勞工況大的載荷,再通過當量載荷等效計算將試驗次數(shù)轉換為實際疲勞工況的次數(shù)。不同載荷等效作用次數(shù)計算基于材料疲勞S-N曲線,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m為材料常數(shù),母材取m=5.3;F1為試驗加載載荷;F2為實際疲勞工況載荷;N1為試驗次數(shù);N2為等效疲勞工況次數(shù)。
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吊具下疲勞載荷為28 t,采用吊載35 t做加速試驗,等效次數(shù)與試驗次數(shù)的關系為N2=3.05 N1。吊具有4個旋鎖,吊載35 t集裝箱試驗平均每個旋鎖的載荷為10.9 t。
根據(jù)集裝箱吊裝作業(yè)工況,建立了吊具疲勞試驗臺,如圖3所示。疲勞試驗的一個工作循環(huán)為,從地面以250 mm/s的速度起升35 t載荷,離地0.5 m高,停頓2 s,再以同樣的速度將載荷放到地面。每臺吊具裝4根旋鎖,若其中一根斷裂,記錄其總試驗次數(shù),更換新旋鎖后試驗,第二根斷裂旋鎖同樣記錄其總吊載次數(shù)。試驗累計斷裂了10根旋鎖,數(shù)據(jù)如表1所列。
表1 疲勞試驗斷裂旋鎖壽命
注:等四列的等效壽命按每小時吊載20箱計算。
通過試驗結果列表看出,旋鎖的壽命范圍在22 888~45 929 h,平均壽命為吊載28 t載荷33 000 h。10根旋鎖斷裂位置全部為退刀槽上方的第一圈螺紋,如圖4所示。
圖3 吊具疲勞試驗臺 圖4 疲勞試驗斷裂的旋鎖
建立旋鎖螺桿及螺母的三維幾何模型,M36螺紋均采用螺旋掃描切除的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定義螺母螺紋與螺桿螺紋的接觸對,使螺桿的載荷通過接觸對傳遞到螺母上,約束螺母下底面,在螺桿鎖頭上表面施加載荷。模型整體網(wǎng)格2 mm,螺紋網(wǎng)格局部細化0.5 mm。集裝箱載荷35 t,由4根旋鎖承受,考慮起升動載系數(shù)1.25,則每個旋鎖載荷為10.9 t。
圖5 旋鎖有限元模型
通過計算,得出螺桿最高應力位于螺桿底部第一圈螺紋上,最大應力676 MPa。從應力圖中可看出,螺紋應力變化非常大,第二圈應力507 MPa,第三圈驟降到272 MPa,可見螺紋的載荷主要集中在前兩圈。
圖6 旋鎖應力圖
旋鎖的材料為42CrMo為σb=1 080 MPa, 根據(jù)經(jīng)驗公式(4)、(5)擬合,母材疲勞極限σ-1=385 MPa,根據(jù)《起重機設計規(guī)范》,疲勞極限考慮1.34的安全系數(shù),則計算疲勞極限為[σ-1]=287 MPa。對于吊具旋鎖,應力循環(huán)特性為脈動循環(huán)r=0,開裂位置的應力特性為拉應力,應用Smith公式計算疲勞極限為σ0=421 MPa。根據(jù)S-N曲線,676 MPa作用的計算壽命為1.6×105次。按每小時20箱,轉換為28 t疲勞載荷等效壽命為24 000 h。該計算值在疲勞試驗結果的壽命范圍中。
根據(jù)試驗與有限元結果,得出旋鎖疲勞壽命最薄弱位置為第一圈螺紋處。為了改善螺紋牙上載荷分布不均程度,分別采用兩種方案進行結構優(yōu)化如圖7、8。
圖7 優(yōu)化方案1 圖8 優(yōu)化方案2
方案一為懸置螺母,將螺母底部一段切除形成臺階,通過墊板傳遞載荷到中部螺紋。方案二為環(huán)槽螺母,將螺母底部開環(huán)形槽,螺母底部承受的載荷被傳遞到螺紋中部螺紋。
從應力圖中9、10看出,兩種優(yōu)化方案各圈螺紋的應力分布較均勻。
圖9 優(yōu)化方案1應力
圖10 優(yōu)化方案2應力
方案1第一圈最大應力485 MPa,方案2第一圈最大應力501 MPa。參考第3節(jié)理論計算方法,得出疲勞壽命分布為47 017 h和39 587 h,較原結構提高了近2倍。
通過以上計算分析及試驗,所得結論對吊具旋鎖更換周期提供了依據(jù),并對結構優(yōu)化設計提供了一套疲勞壽命評估的方法。結論如下:
(1) 通過疲勞試驗,證明,調質處理合格的42CrMO旋鎖疲勞壽命大于20 000 h。
(2) 有限元法計算結構應力,再根據(jù)S-N曲線名義應力法計算疲勞壽命,結果與實際測試較吻合,可通過該方法評估結構疲勞壽命,減少疲勞試驗花費昂貴的成本。
(3) 旋鎖壽命薄弱點為第一圈螺紋處,通過懸置螺母與槽型螺母方案可顯著改善螺紋應力集中情況,提高疲勞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