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引路
一
太陽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漸漸地從天邊退去。遠處,廟里的鐘聲在薄暮中響起來。羊兒咩咩地叫著,由放羊的孩子趕著回圈了;烏鴉也呱呱地叫著回巢去了。夜色越來越濃了,村落啦,樹林子啦,坑洼啦,溝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進了神秘的沉寂里。
——張潔《挖薺菜》
閱讀心得
這一段描寫抓住了傍晚景物的特征,描畫了一幅美麗、和平、靜穆的晚歸圖,以樂景傳哀情,有力地反襯“我”有家不能歸的悲苦境遇。
二
一堆堆烏云,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動,一晃就消失了。
——[蘇聯(lián)]高爾基《海燕》
閱讀心得
這一段描寫了暴風雨即將來臨時大海上的惡劣景象,預(yù)示著暴風雨之猛烈,渲染出了一種悲壯激越、豪邁宏大的濃烈氛圍,給海燕的勇猛搏擊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背景。
三
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么美麗的一片梨樹林??!
……
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
……
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
——彭荊風《驛路梨花》
閱讀心得
這三處景物描寫分別在文章的開頭、中間、結(jié)尾。虛實相生,如夢如幻,人與景相融,有力地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四
盧進勇從樹叢里探出頭來,四下里望了望。整個草地都浸沉在一片迷蒙的雨霧里,看不見人影,聽不到人聲。被暴雨沖洗過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過似的,躺倒在爛泥里,連路也給遮沒了。天,還是陰沉沉的,偶爾還有幾顆冰雹灑落下來,打在那渾濁的綠色水面上,濺起一朵朵浪花。
——王愿堅《七根火柴》
閱讀心得
這一段通過對景物的多角度描寫,表現(xiàn)了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揭示了盧進勇掉隊后焦急、苦惱、渴盼早日趕上部隊的心理,同時也顯示出紅軍戰(zhàn)士堅強不屈、對黨無限忠誠的崇高品質(zhì)和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
寫作借鑒
文章中恰當?shù)剡\用景物描寫,可以凸顯文章的主題,讓讀者于含蓄雋永的妙筆中去品味文章的精髓。那么,景物描寫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什么情況下可以運用景物描寫呢?
1.襯托人物感情
“一切景語皆情語”“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這些都充分說明人的感情是與景物同悲同喜的。景物可以朗照人的內(nèi)心情感,人則寄情于景,情與景極自然地融為一體。那種超然物外,不為環(huán)境所動的圣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而,我們可以通過景物描寫去透視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捕捉人物的特定感情。如片段一。
2.渲染濃烈氣氛
一篇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或凄慘哀婉,或歡快愉悅,或激情高亢,或平實中寓深沉,往往可以通過景物描寫來體現(xiàn)。精練恰當?shù)木拔锩鑼懩馨涯撤N氣氛活脫脫地渲染出來。如片段二。
3.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文章中的景物描寫雖然著墨不多,但一般會貫串始終,都是點睛之筆。這種景物描寫使文章前后內(nèi)容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和諧,有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如片段三。
4.凸顯人物性格
在人物活動的特定環(huán)境中,景物描寫常能凸顯出人物的性格,揭示出人物的心態(tài),從而更完美地刻畫人物形象。如片段四。
5.表現(xiàn)文章主旨
有些文章的中心蘊藏在景物描寫中,作者通過特定的景物描寫就能表現(xiàn)文章的主旨,讀者也能在對景物描寫的咀嚼中領(lǐng)悟其要義。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作者對“烈日”之“烈”和“暴雨”之“暴”著力進行了描寫,表現(xiàn)出了太陽光狂熱的程度和暴風雨的肆無忌憚,而在如此殘酷的環(huán)境里,祥子為了生計不得不拼命拉車。這樣寫,突出表現(xiàn)了窮人在暗無天日的舊社會下悲慘的命運,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仿寫作文
窗外的感動
◎劉 倩
風放肆地吹著,窗臺上的水瓢猛地被掀了起來,倒扣在地,樹枝開始群魔亂舞,花兒也在痛苦中呻吟……
我舉著傘站在門口,一手扶著門。那把傘像一頭喝醉了的牛一樣,橫沖直撞,幾乎要掙脫我的手……我艱難地往屋里挪,用力把傘拉回屋去,就在我進屋的一瞬間,門“砰”一聲關(guān)上了……
我坐在窗前,透過被雨水沖刷得明亮亮的玻璃,看著外面風雨下的一片狼藉。
忽然,一抹紅色在眼前閃現(xiàn)。是一位穿紅色雨衣、騎三輪車的中年婦女,她動作緩慢地蹬著車,好像時間快要靜止了。車廂里裝滿了蔬菜,蓋蔬菜的透明油紙被大風掀起來,在半空中揮舞著。雨點無情地打在婦女身上,地上的泥土和成了稀泥。她每蹬一次車,地上就會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跡。要上坡了,婦女使盡全身力氣,車子緩緩地向上移動??墒牵瑒偟桨肫绿?,就連車帶人一同滑了下來,甚至差點翻倒。幾次努力后,婦女還是沒能騎上坡去。
“啪、啪、啪……”我聽到鞋踩在雨水里的聲音。一個戴草帽的老人,穿著黑色布鞋,邁著大步,不時扶一下身旁的籬笆,向著婦女跑去。老人身上褪色的黃襯衫已經(jīng)濕透,他在三輪車旁停住,一把抓住車身,一只腳定住,另一只腳使勁一蹬,腳下滑出一道長長的痕跡……車子前進了!快了!快上去了!一陣猛烈的風吹來,唉,車子又退了回來。又是一次嘗試。瘦弱的老人抓緊車子,咬著牙,他的手上、胳膊上露出青筋,腳仿佛要撐破鞋一樣,他竭力向上推,一步又一步,慢慢地移動。婦女也閉著眼,使勁地蹬著車子。一點!還差一點!上去了!多么激動人心的時刻??!
老人的褲腳濺滿了泥水,他用手背擦擦臉上的雨水,露出兩排泛黃的牙,笑了。婦女也笑了,連連道謝。
風依舊放肆地吹著,雨依舊傲慢地下著,但是風雨中的老人堅如磐石!此時此刻,我渾身充滿了力氣,這力氣是為幫助人準備的。
(山東汶上縣次丘鎮(zhèn)中學)
點評
這篇作文敘述了狂風暴雨中一位老人盡力幫助一個中年婦女推車的感人場景,表現(xiàn)了老人樂于助人的高貴品質(zhì),同時含蓄地表現(xiàn)出這個場面對“我”的鼓舞。作文中有多處景物描寫,渲染氣氛,造成懸念,突出中心,表現(xiàn)主題,同時也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如第一段:“風放肆地吹著,窗臺上的水瓢猛地被掀了起來,倒扣在地,樹枝開始群魔亂舞,花兒也在痛苦中呻吟……”為了寫風的“放肆”,小作者用了“倒扣”“群魔亂舞”“呻吟”等詞語,生動形象地渲染了當時的環(huán)境,營造出惡劣的環(huán)境氛圍,為讀者留下了懸念。
(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