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目前市面上的體溫計多種多樣,它們有什么區(qū)別呢?
水銀體溫計:利用水銀的熱脹冷縮來測量體溫。水銀體溫計雖然測量結果比較準確,但摔碎后水銀會迅速揮發(fā),一旦被人吸入,會通過血液循環(huán)進入人體,損害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因此使用時要多加小心。
電子體溫計:利用溫度傳感器輸出電信號,再轉換成液晶數(shù)字顯示溫度。與水銀體溫計一樣,可測量部位包括口腔、腋下、肛門直腸。從醫(yī)學角度來說,肛門直腸溫度最穩(wěn)定,但測量操作難度大;測量口腔溫度時,需要將體溫計放在舌下并緊閉嘴唇,適合居家使用;腋下測量最為便捷,但是準確度一般,有汗液或測量者姿勢不正確都會影響測量結果。
紅外線測溫儀:紅外線測溫儀是通過檢測被測物體紅外波段的熱輻射強度來確定其溫度,目前常見的有耳溫槍和額溫槍。
耳溫槍:通過檢測鼓膜發(fā)出的紅外線光譜來測量體溫。使用中如果測量角度不正確、紅外線沒有對準鼓膜或有耳垢等均會影響測量結果。
額溫槍:通過檢測額頭皮膚的熱輻射強度測量體溫。額溫易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如室外比較寒冷時,額頭會受冷空氣影響,導致測出的體溫偏低。
紅外熱成像儀:通過接收物體發(fā)出的紅外輻射來成像與測溫,可以解決傳統(tǒng)測溫方式需要人員近距離接觸的問題,快速、方便地連續(xù)進行體溫排查,減少交叉感染,適合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使用。
(摘自《生命時報》2020年2月13日,萬泉湖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