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吉芬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的主要特點?!靶紊ⅰ奔戎溉〔膹V泛、包羅萬象,寫法多變,又指結構形式多樣;“神聚”中的“神”則指貫串全文的線索,是散文的靈魂,這“神”往往是作者的真情實感。
在整個高中教材中,散文這種文體只占了一個單元。但在近年來的各地高考中,文學類文本閱讀中散文考查的頻率和分值都較高。所以,讀懂散文,對于應對高考來說顯得尤為關鍵。從散文的內(nèi)容來說,無非是寫人敘事、寫景狀物、闡發(fā)哲理三類。下面,我就讀懂寫景類散文的方法進行梳理。
一、把握標題,尋找其中的暗示性
標題是讀懂散文的切入口,往往給讀者一定的啟示。如《故都的秋》,這篇文章的標題就告訴讀者寫作的對象。文章內(nèi)容很豐富,諸如小院、落蕊、秋蟬、秋果等,都體現(xiàn)了故都的秋的特點。再如《春之懷古》,這一標題不僅暗示了寫作的對象“古之春”,還暗含了作者對“古之春”的懷念之情。
二、逐段概括,弄清各段大意
閱讀散文時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圈點勾畫、抓關鍵句的習慣。多去關注文章的開頭、結尾,以及每段開頭的句子和結尾的句子,以及過渡句。這些句子往往能概括段意或文意。如《春之懷古》的結尾:“春天必然曾經(jīng)是這樣,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這樣的吧?穿越煙囪與煙囪的黑森林,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這一結尾點明了作者對逝去的春天的懷念,對煙囪如林的環(huán)境污染的控訴,即文章的主旨。
如若文章中沒有這樣的關鍵句,就需要學生去提煉概括。怎樣提煉概括呢?首先圈出對象,若有直白的關鍵詞,就直接提取概括其特點。如《負重的河流》中“這是一條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蕩、剛烈而勇敢。該揚波的時候必定揚波,該隱忍的時候必定隱忍,該奔涌的時候一定奔涌,該瀠洄的時候就一定瀠洄;流就流出氣魄,縱橫捭闔,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韻味,一波三折,百轉千回”一段,“率真”“坦蕩”“剛烈”等詞語就概括出了塔里木河的特點。那么,若文中是描繪得很形象或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該怎么辦呢?用了修辭的就還原對象的特征,鋪陳描摹的就歸類概括。如《春之懷古》中“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撲哧的一聲,將冷面笑成花面”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雪的融化,“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云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只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用了鋪陳的手法列舉了雪流入大地的情景。若文中有代詞就根據(jù)上下文明確它所指代的內(nèi)容,若有疑問句或否定句就將其轉化為肯定句,注意在概括時要合并同類項。
三、理清思路,明辨文章結構
散文的取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西包容,融古貫今,但是這些內(nèi)容并不是雜亂拼湊的。所以在閱讀時一定要分析段落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把握其內(nèi)在的邏輯性。重視具有前后銜接、照應作用的標志性詞語,以及有區(qū)分層次作用的標點符號。
讀懂了散文的內(nèi)容,把握住散文的思路,做題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