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娜 王 華
腦出血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死亡率達50%以上[1]。即使接受手術治療,也面臨術后神經功能康復的難題。微創(chuàng)手術目前在腦出血患者的血腫清除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操作便捷,對腦組織損傷小,患者術后恢復較快等特點,但常規(guī)護理并不能滿足患者的術后康復需求[2,3]。早期綜合干預模式是一種在早期進行系統(tǒng)性干預的護理理念,但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研究還比較少[4]。為此,本研究探討早期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對腦出血微創(chuàng)手術后患者神經功能及日常活動能力的影響。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腦出血患者96例。納入標準:(1)經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腦出血;(2)應用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3)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系統(tǒng)嚴重原發(fā)性疾??;(2)既往有顱腦手術病史;(3)依從性差,不能配合研究開展的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齡(55.69±12.48)歲;出血部位:腦葉5例,丘腦13例,基底節(jié)23例,腦干7例。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齡(56.46±14.16)歲;出血部位:腦葉6例,丘腦12例,基底節(jié)24例,腦干6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兩組均實施微創(chuàng)血腫抽吸術,清除顱內積血。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早期綜合干預模式。(1)早期康復訓練: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轉為康復性臥位,預防肢體攣縮,根據患者個人條件,制定相應的護理康復計劃,包括主動與被動的鍛煉,鍛煉的關節(jié)包括屈伸關節(jié)、外展關節(jié)和旋前旋后等活動,順序從大關節(jié)到小關節(jié),從近端到遠端,從健側到患側,且活動量逐漸增大,并指導患者家屬協(xié)助患者進行鍛煉。同時患者取坐位,進行平衡性訓練,恢復肌力,并指導站位訓練,進而步行上下樓梯。除運動訓練外,護理人員應用冰凍的無菌棉棒,對患者的口腔黏膜進行刺激,誘導患者出現咳嗽或嘔吐動作,進而訓練其吞咽功能。(2)認知行為干預:患者意識明顯恢復后,采用多媒體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藥物規(guī)范化治療的重要意義,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講解并演示具體的鍛煉方法和護理知識,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告知患者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3)飲食指導:幫助患者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低鹽、低脂、優(yōu)質蛋白飲食。(4)引流管的護理:引流管放置高于顱面15cm左右,并妥善的固定, 防止引流管的滑脫,在護理操作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避免引流管的感染。(5)理療干預: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進行按摩護理,按摩用力均衡,動作柔和,以患者的耐受程度為宜,避免對皮膚造成損傷,每次按摩時間為20min,每日2次。
(1)臨床療效評價標準:癥狀基本消失,肢體肌力恢復至4~5級,生活基本自理為痊愈;癥狀明顯好轉,肌力恢復至2級或以上,生活部分能自理為顯效;癥狀有所改善,肌力恢復至1級,生活無法自理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5]。(2)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經功能恢復情況:采用Barthel指數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定,分值越高表明日?;顒幽芰υ綇奫6]; 采用Glasgow昏迷評分法評價神經功能狀態(tài),包含睜眼、語言及運動反應,最高15分,最低3分,分值越低表明意識障礙越嚴重[7]。(3)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測評量表評價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總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滿意。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n(%)
注:P<0.05
表2 兩組GCS評分和Barthel 指數評分的比較 (分,X±S)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組間比較,bP<0.05
對照組護理服務滿意26例(54.17%),觀察組滿意42例(87.5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腦出血是常見的神經外科急癥,是由于腦實質內血管破裂所致。近年來,隨著神經外科手術方法的進展,微創(chuàng)治療已成為處理腦出血的主流術式,具有損傷小和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對于接受微創(chuàng)手術的腦出血患者,系統(tǒng)性的護理對其術后神經功能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早期綜合干預模式是以促進患者的康復作為護理工作的核心,通過早期康復鍛煉等諸多措施指導患者進行術后康復[8]。在執(zhí)行中,遵循患者術后的康復規(guī)律,在患者的最佳神經功能康復期,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刺激患者的神經元,增強神經傳導的可塑性,從而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減少肌肉僵硬和痙攣的發(fā)生,從而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綜合干預模式相比常規(guī)護理能更好的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觀察組干預后GCS評分和Barthel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生活能力及神經功能,這對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起到重要的作用[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患者對早期綜合護理更加肯定,更能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
綜上所述, 應用早期綜合干預模式能促進微創(chuàng)手術的腦出血患者術后康復,利于術后功能恢復,提高其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