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莉
摘要:當前,女性已從“協(xié)助男性完成社會價值”轉化為“獨立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追求自我價值”,女性參與經濟社會建設人數越來越多、工作層級越來越高、承擔責任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由于女性生理的特殊性、心理的敏感性、家庭壓力的復雜性及傳統(tǒng)思想的頑固性等原因,女職工比男職工面臨更大心理壓力,更容易因環(huán)境變化、工作不順、人際關系不暢、家庭變故等產生煩躁、焦慮,甚至引發(fā)嚴重的心理疾病。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不斷加快,引發(fā)女職工心理問題的因素變多,關注女職工心理問題,做好女職工心理援助刻不容緩。
關鍵詞:女職工;心理援助;思考
一、女職工心理健康問題現狀分析
從《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7-2018)》等調查研究發(fā)現,女性心理健康問題比男性嚴重,主要受職業(yè)、家庭等因素影響。主要體現在:
一是成年女性心理健康指數顯著低于男性,如下圖:
二是女性患精神疾病概率高于男性。據調查,抑郁癥患者和接受精神治療的病人,男女比例大約1:2,女性自殺率比男性高25%。據徐匯區(qū)調查顯示,重度不健康比例中,女性職工比男性高5.3個百分點;中度不健康比例中,女性職工比男性高3.6個百分點。
三是女性心理健康問題受多種因素影響。1.職業(yè)女性比非業(yè)女性更容易產生心理疾病。據統(tǒng)計,女性整體收入比男性低23%,在收入的同比漲幅上,女性比男性低8個百分點,在職位競爭上,女性需付出更大努力。2.女性受生理周期影響,存在經前、產后、絕經后抑郁癥,產后抑郁比例高達30%左右。3.生活環(huán)境不同影響女性心理健康,如農村、單親家庭女性心理問題較城市、完整家庭女性嚴重等。
二、女職工心理援助的必要性
在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新時代,加強對女職工心理援助工作,十分必要:
一是體現人文關懷。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zhàn)略,國民心理健康是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女職工心理健康狀況應作為重點人群給予特別關注。
二是提升工作績效。心理疾病影響企業(yè)組織效率,職工因心理疾病導致職業(yè)疲倦,不乏行尸走肉式地應付工作,嚴重影響工作績效。一項研究表明,企業(yè)為員工健康投入1美元,可節(jié)約成本5至16美元。組織由職工構成,一項業(yè)務和產品的生產多數是鏈條式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某一環(huán)節(jié)的某一名職工出現心理問題,可能毀掉整個工作鏈,職工積極健康,企業(yè)才能高效運轉。
三是促進社會和諧。和諧社會包含個人自身,人與人間,社會各系統(tǒng)、各階層間的和諧。心理健康問題既是個人的不和諧,也是社會的不和諧。對女職工心理援助體現的是社會互幫互助、人民友愛融洽,心理援助也可使喪失活力的個體重新充滿活力,也可減少心理疾病導致的犯罪、自殺等悲劇,使社會更加安定有序。
三、女職工心理援助存在的問題
一是制度不完善。政府對企業(yè)職工日常的心理援助關注和投入較少,而此類心理援助的市場化水平又不高,導致對女職工心理援助短板較多。中科院心理所近年來三次調查反映,74%的受訪者認為“心理咨詢服務不便利”。
二是援助者不夠專業(yè)。對女職工的心理援助離不開專業(yè)性,而目前開展心理援助方面專業(yè)力量嚴重不足。部分自認為“心理專家”的人,習慣性地把被援助對象當成“小白鼠”,以本本和條條向被援助對象狂轟濫炸,草率地對援助對象進行分析,隨意揭傷疤、催生痛苦回憶,或者采用速效藥,給出不切實際的承諾、保證等,損害援助對象權益。
三是被援助對象抵觸。傳統(tǒng)觀念會歧視心理疾病患者,習慣將心理疾病患者視同精神有問題,甚至樂于透視心理疾病患者背后的故事,給心理疾病患者敞開心扉設置一層障礙。女性的心理是細膩的,有心理疾病的女性,受傳統(tǒng)歧視的影響,更會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女職工更愿意用“職業(yè)緊張”代替心理疾病,導致很多人不愿意尋求專業(yè)的心理干預,釀成悲劇。
四、如何做好女職工心理援助
對女職工實施心理援助是一把雙刃劍,做得好可以挽救生命、家庭、事業(yè),促進社會發(fā)展等,做不好可能會成為將站在懸崖邊的患者推落懸崖的罪惡之手。
一是構建“政府支持、工會主導、企事業(yè)單位等配合”的心理援助機制。女職工心理援助工作是系統(tǒng)性工程,涉及面廣,要多方共同努力把好事辦好。應更好地發(fā)揮政府職能,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做好引導。無論是地方總工會還是組織內部的工會,都應該做為女職工娘家人,在組織、實施心理援助工作中起到主導作用,做好與政府和企業(yè)溝通的橋梁。
二是自身建設和外在干預要有機結合。心理援助作為“輸血”措施應該是階段性的,女職工心理健康的關鍵還在于強化自身“造血”功能。
三是分門別類精準實施心理援助?!吨袊鴩裥睦斫】蛋l(fā)展報告(2017-2018)》指出醫(yī)護人員和銀行員工是心理健康重災區(qū),32%的IT職工感到壓力較高或很高,接近四成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心理健康問題具有行業(yè)特點。女職工心理健康還受生理、家庭等因素影響。
四是用真心換真情,實現援助與被援助良性互動。心理專家說過,對他人情感有充分體會能力的非心理工作者,比那些自稱“心理專家”的人對他人幫助效果可能更佳。援助者要充分了解被援助者的成長軌跡、生活閱歷等基本情況,更多地站在被援助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提供援助,要在細心傾聽、貼心撫慰、真心尊重、全心共情中讓他們敞開心扉、獲得幫助。
結語:女性就業(yè)人員占全社會就業(yè)人員的比重超過40%,做好女職工心理援助工作,事關民族復興、社會安定和高質量發(fā)展,政府與市場要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努力讓“半邊天”陽光普照。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7-2018)》[R].
[2]周麗君.鐵路女職工心理援助的需求與應對[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4, (5).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崇明供電公司 2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