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大人
這幾天說自己怎么瘦了這么多的人忽然有點多,小于也有點心緒不寧起來。她以前也瘦,九十六七斤的樣子,眼下估計只有八十多斤了。褲子由于一直穿的是松緊腰,更準確一點的說,是睡褲,自然沒有察覺出來,加上一貫喜歡寬松一點的款式,天天在家宅著,也沒有多少攬鏡的機會,但是說的人一多,好像頓時置身在了站不住腳的境地里。
回想一下,這段時間以來沒有吃幾頓正經(jīng)飯是真的,一是沒有胃口,此外也不會做飯,一個人對付對付得了。
過去都是丈夫在燒飯,他雖然有點嘴碎,心思有時太細了,但只有這樣的男人才會安心和長久地燒菜,托他的福,總是能輕易地吃到不錯的美食,這一點想起來真是被忽略掉的優(yōu)點了。
但自從3月底回到北京,大家就分道揚鑣了。丈夫跟叔叔嬸嬸去了郊區(qū),他們在那邊做生意,回不來,她一個人回到市區(qū),隔離了兩周后,開始獨自打理一個店鋪。
打理店鋪其實已經(jīng)駕輕就熟,但這些天,來的都是老客。她們大概也是憋壞了,等到這里正式營業(yè),就大老遠過來了。有時已經(jīng)晚上六七點,還有人從西邊過來,女人們走進衣服堆,如同小鼠遇見了糧倉,徜徉幾小時,一點也不覺得時光飛逝。站在糧倉外的人,只能候著。到九點多,送走幾位磨蹭的客人,也就過了餓的點,隨便買幾塊糕點就算今天的晚餐和明天的早餐了。
想起來,過得也確實太潦草了。對了,期間她還一個人搬了一次家。應(yīng)該就是那次搬家太累了。因為除了自己家,還有隔壁鄰居阿楊家的東西,也是她打包收拾的。
房東要賣房,月底要騰出。二房東是阿楊,她說她手頭還有一套,離得不遠,于是小于決定再次跟著二房東走。至少不用辛苦再找房。他們兩家關(guān)系素來就不錯,也算北漂中結(jié)下的友情。唯一的問題是,阿楊兩口子還在集中隔離期。所以搬家任務(wù),全部落在小于身上。
她是一鼓作氣型的人,說干就干,但是拾掇出來的整理袋,還是有點壯觀。冬衣太占地方了,他們又是做的跟服裝有關(guān)的生意,小于替叔嬸管分店,叔叔說了,看中什么,想穿什么都可以隨便穿。這當然是他為人慷慨,但一個穿版好看的模特也很帶財運的,另外一個長期不缺靚衫穿的姑娘,做事也會更拼一些。算下來,叔叔絕對不會虧,大家又都開心了,這大概就是厲害人的生意經(jīng)。
這些衣物收拾下來,足足7個大編織袋。阿楊他們家的要少很多,他們比自己早出來四五年,沒有孩子,但看起來太底層民眾了,幾乎沒有像樣的家當。
去年聽說剛剛還完欠款,也不知道之前是干了啥。他們倆一個來自河北的小縣城,一個來自湖北襄陽。家里都沒有啥底子,也沒有讀多少書,工作年前已經(jīng)辭了,現(xiàn)在過來能找到什么好地方,誰都不想細說。
但是好在都是知足的人,沒有多少愁容,特別是男方。小于對這位友鄰的評價留有些余地,對外介紹的時候,當然是好人一類的,私底下要尖刻許多。
她承認他頗有些俠肝義膽,像書上說的燕趙之士,但是然并卵。如果小家庭基礎(chǔ)建設(shè)搞不好,這些都屬于無法獲得共鳴的品質(zhì)。也許只有務(wù)實的女人才懂得這些,所以她很能理解阿楊時不時冒出的憂慮。出來這么多年,存不下來錢,除了賺得不多,更多是那些沒有必要的開支,沒有必要的人情所致。
阿楊的老公,作為一個重度熱心腸又缺根筋的人,交了太多的份子錢。年前他們?yōu)橐患聽巿?zhí)過幾句,一個并不是那么熟的朋友喜得貴子,他封了一個600元的紅包,然后滿月的時候,又封了一個600元。
第二個600元超出了阿楊的心理防線,她向小于吐起了苦水——也僅僅是吐吐苦水,小于心想阿楊真是夠意思了,換做作自己早就要吵翻了。送個200元就可以了,還來來回回地送,實在是有點傻和愣。
她承認他頗有些俠肝義膽,像書上說的燕趙之士,但是然并卵。如果小家庭基礎(chǔ)建設(shè)搞不好,這些都屬于無法獲得共鳴的品質(zhì)。也許只有務(wù)實的女人才懂得這些。
她就幾乎沒有這樣的支出,之前在老家也是清爽得很,連女兒周歲這樣正大光明的擺酒機會都拒絕了。尋常的生日宴請更不必說了。關(guān)系錯綜復(fù)雜,一則記掛起來累,沒多大意思,二則實力也不允許鋪開這么大的攤子,此外就算面面俱到,禮數(shù)都盡到了,該求人還得求人,關(guān)鍵時刻普通人也未見得好使。
阿楊少一點這種精明,她也就這個軟糯的性格,當不了太多的家,也當不好家。丈夫待她挺好,既不拈花惹草,也沒有不良嗜好,她本來就不喜歡挑人刺,相當溫和,偶爾會焦慮,但過一陣也能沒事??傊?,想不了那么遠。也從沒有人指點,要怎樣才算謀慮長遠,有備無患。
小于看在眼里,有時也有點急,覺得倆人太不會過日子,不趁現(xiàn)在沒有牽累趕緊攢下一點,以后等有了孩子,支出更多,捉襟見肘的時刻更多。
盡管她也并未擁有混出頭的資格,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還算有條不紊。未來循序漸進,基本不會太走樣。這一點,她是有數(shù)的。
首先丈夫做事有條理,勤懇負責,不管做什么,都不會荒腔走板。叔嬸的生意一年大概能掙三百多萬,而且他們的獨生子對生意毫無興趣,目前叔嬸托關(guān)系已經(jīng)安排其到了老家的事業(yè)單位,不管怎么說,丈夫是目前唯一值得信任又能干的頭號助手,親侄兒不可能虧待的,也許以后還會直接交給他,就算沒有這等好事,他們兩人幾年后單開鋪面,也完全可以做起來。嬸嬸也會同意的,盡管她有點摳門,希望能挖掘所有潛力,小于他們每天最好都不休息,但聰明人還是知道拉攏人心的。所以他們小兩口一年吃穿住不用操心,另外能凈存下三十來萬,以后還可能有更好的前景,這是沒有給友鄰們交代過的背景。
看起來都是同住在這個套間里,每月跟隔壁一樣出著2500元的房租,吃著普通的飯菜,但是底氣完全不一樣。
有時候,小于想替他們省一點,丈夫做了稍微隆重一點的菜,總會喊阿楊他們一起,但阿楊他們也很少會心安理得地接受這種好意。去年丈夫三十歲生日,小于說今天不用在家燒飯了,我們出去吃吧。幾分鐘后,阿楊就過來說已經(jīng)訂了蛋糕,叫他們不要再重復(fù)訂蛋糕。總是這樣,怎么存得下錢,小于想。但是,轉(zhuǎn)念又覺得,這就是他們啊。
存不下錢的兩口子如今還在集中隔離,酒店380元一天,包了伙食。還差兩三天就可以回來,如果算下這邊的房租,一個月負擔也有六七千,不能很快找到新工作的話,不知他們還能撐多久,以及如果撐不下,會不會要返回河北?但回去又有什么好機會?過去阿楊的工作是車牌租賃,收入不太高,今年要從哪里做起呢?
每每到這種時刻,小于就會忘記自己掉了十斤,身體會不會出什么問題這件事,她想要他們留下,陪著自己繼續(xù)住在這個隔斷房里,這里分成四間住了七八個人,她熟悉的人只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