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錦
1
2019年國慶前夕,國家公布了“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的名單。
在這份國家級最高榮譽的名單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了王蒙的名字。
王蒙獲得了“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
王蒙,男,漢族,中共黨員,1934年10月生,河北南皮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名譽副主席,文化部原部長,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他作為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文學創(chuàng)作者,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發(fā)展之路。其作品《青春萬歲》《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活動變?nèi)诵巍贰哆@邊風景》等具有代表性和開拓性意義,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各國出版。發(fā)掘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青年作家,為中國當代文學繁榮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曾榮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
2
王蒙,1934年出生在北京。
11歲那年,王蒙遇到共產(chǎn)黨人李新、何平,懷著對共產(chǎn)主義的堅定信仰,他與北京的地下黨建立了組織聯(lián)系。1948年,年僅14歲的他加入地下黨,成為一名對共產(chǎn)主義有堅定信仰的“少年布爾什維克”。
王蒙說:“我還不滿12歲,就和北京的地下黨建立了固定的聯(lián)系,距離我14歲的生日還差5天,破例地以這個年齡加入了地下黨。我為什么選擇革命,一個少年的心情就是盼著天翻身,地打滾,中國才有希望。”
在15歲的王蒙眼中,文學和革命是他要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yè)。
初登文壇的王蒙給人印象深刻,很多讀者都是通過他的小說《青春萬歲》認識他的。
在這部小說中,他塑造了一批充滿理想和信念的年輕人。
1953年,19歲的王蒙開始構思《青春萬歲》,1957年,《文匯報》連載刊登《青春萬歲》部分章節(jié),王蒙以這種方式永久地記錄下共和國創(chuàng)建初期最為激情和浪漫的歲月。
為什么要寫這部小說?王蒙解釋說:“從舊中國到新中國,這使我激動,我就覺得我需要記錄一下一代青少年在這個社會大變動中,他們的經(jīng)驗,他們的體驗,他們的激情。正像我序詩里寫的,所有的日子都來吧,我所珍惜的這些日子,我所感動的這些日子,我所咀嚼的這些日子,這就是我寫作的源泉,就是我寫作的依靠?!?/p>
近日,《青春萬歲》入選了展示新中國70年文學創(chuàng)作成果的“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從1953年創(chuàng)作,到1983年被改編成電影搬上銀幕,這部記錄了新中國第一批知識青年投入祖國建設洪流,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人生理想的作品,深深感染和影響了幾代青年人。
王蒙是一位以書寫“青春”馳名的作家。他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青年人》,同樣因為關注社會問題,引發(fā)了社會爭鳴和文化大討論。
3
20世紀80年代前后,已經(jīng)不再年輕的王蒙再次進入廣大讀者的視野。
他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這邊風景》等作品固然引起轟動,但讓人們更加關注他的,是他的寫作迎來了新的春天。
1979年,中國步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和外來文化思潮的涌入,再次激發(fā)了王蒙積蓄已久的創(chuàng)作熱情,他進入了創(chuàng)作的“井噴”時期,在幾年的時間里先后發(fā)表了《夜的眼》《活動變?nèi)诵巍泛蜕⑽脑u論集等產(chǎn)生巨大社會反響的作品。
這時期,王蒙運用“意識流”等西方創(chuàng)作手法來寫作,在中國文壇引起了一股新潮流。
王蒙是中國新時期小說創(chuàng)新的探索先行者??梢钥闯?,他是一位能海納東西文化藝術于一身的作家,所以他能站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潮頭,永葆藝術的青春。
4
現(xiàn)年85歲的王蒙仍然筆耕不輟,他的創(chuàng)作根植中國大地。他作為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文學創(chuàng)作者,用深情的筆觸,描繪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和文化的繁榮興盛,見證并推動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發(fā)展。
他的作品,通過眾多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他對于個人與國家的命運,個人與歷史關系的思考。
藝術之花長青的王蒙獲得“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可謂實至名歸。
王蒙說:“我們這個國家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則,就是為人民服務,人民的幸福在于共和國的穩(wěn)定和繁榮發(fā)展,所以用‘人民來冠名,這是最大的一個肯定。我們需要的人民藝術家是各種各樣的,應該是受到人民歡迎的、喜愛的,而且本身也是關注人民,尤其是愛人民的。”
扎根大地,為人民寫作,表達國家和人民的美好生活、美好愿望和所受到的考驗,是人民作家天職。關注人民,熱愛人民的王蒙做到了,他的創(chuàng)作是中國“文化自信”的一個代表,他是中國當代作家的典范,值得我們學習。
王蒙以其忠誠黨和國家、人民的初心使命,執(zhí)著而樸實地為人民寫作,用行動再次證明,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成就。
長篇小說《青春萬歲》簡介
《青春萬歲》是王蒙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動筆于1953年,小說的部分章節(jié)于1957年在《文匯報》《北京日報》上發(fā)表,1979年5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正式出版。
小說以高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向讀者展示了20世紀50年代初期北京女七中高三女生熱情洋溢的青春生活,刻畫了一批成長于新舊交替時代的青年人特有的精神風貌:她們有理想,有熱情,對生活積極樂觀,“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纓珞”編織屬于她們的日子。小說采用了色調(diào)鮮明的對比襯托手法,表現(xiàn)了不同社會制度下人物的命運,歌頌了青春的力量。
2019年9月23日,《青春萬歲》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長篇小說《青春萬歲》簡介
《青春萬歲》是王蒙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動筆于1953年,小說的部分章節(jié)于1957年在《文匯報》《北京日報》上發(fā)表,1979年5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正式出版。
小說以高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向讀者展示了20世紀50年代初期北京女七中高三女生熱情洋溢的青春生活,刻畫了一批成長于新舊交替時代的青年人特有的精神風貌:她們有理想,有熱情,對生活積極樂觀,“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纓珞”編織屬于她們的日子。小說采用了色調(diào)鮮明的對比襯托手法,表現(xiàn)了不同社會制度下人物的命運,歌頌了青春的力量。
2019年9月23日,《青春萬歲》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青春萬歲》故事梗概
1952年夏末,新學期開學第一天,北京市某女中高三年級的教室里,聰明又傲氣的李春,為學習獎章之事,與純真、熱情的班長楊薔云發(fā)生了爭執(zhí)。楊薔云認為李春雖然成績好,但對同學自私保守,不配得到獎章。她為好友團支部書記鄭波抱不平。鄭波是少年布爾什維克,在同班女生中,是一個熱情而富有獻身精神的大姐姐。這時,班里又來了一位名叫呼瑪麗的新同學。她是在孤兒院長大的天主教徒。為使她擺脫過往的精神枷鎖,鄭波和楊薔云對她關心備至。李春和袁新枝因搞惡作劇,讓胖姑娘吳長福跳“肥豬舞”,遭到袁老師的批評。不久,墻報上出現(xiàn)了批評稿,李春誤以為是楊薔云所寫,伸手就將墻報撕下。多愁善感的蘇寧病了,楊薔云趕去看望。但當她從蘇寧的哥哥處了解了蘇寧的心事后,便鼓勵因失身而心灰意冷的蘇寧振作起來。在鄭波和楊薔云的幫助下,蘇寧、吳長福、袁新枝、呼瑪麗在學習上都取得了好成績。李春也在鄭波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改正了性格的弱點,消除了與楊薔云的隔閡。令人難忘的中學時光即將結束,蘇寧煥發(fā)著青春活力指揮大合唱,李春代表全班作畢業(yè)演講,呼瑪麗奔出教室,參加最后一次團日活動。女孩們沐浴著春天的陽光,懷著美好的理想奔向明天。而這個班級最終也成功地摒除了個人主義,同化成為一個和暖有為的青年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