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彼德曼島。?
2跨越南極圈的那一刻。
經(jīng)典的南極半島游一般最南航行至天堂灣,便開始向北返航,而我們的游輪還將繼續(xù)向南,深入南極圈。在我看來,不進南極圈便不算真正到過南極,于是在選擇游輪時,不進南極圈的一律沒考慮。船公司也考慮到進南極圈是很多游客的訴求,于是在經(jīng)典半島游的基礎(chǔ)上增加3-4日南極圈行程。但由于南極圈內(nèi)即便是夏天,也依然天氣惡劣,因此進南極圈的游輪一般在跨越南極圈后,只在圈內(nèi)航行半天到一天,然后讓游客在甲板上慶祝穿越南極圈,很少能有在南極圈內(nèi)登陸的機會。
我們6人第一批吃完了早飯,第一時間來到船頭甲板上,等待整個南極之旅最有意義的時刻的到來。我將手機固定在船頭欄桿上,并打開GPS。經(jīng)度坐標(biāo)幾乎不變,然而緯度坐標(biāo)一點點地增大,當(dāng)GPS數(shù)據(jù)顯示為66o3400.000時,我用另外的手機記下這一難忘時刻:2019年1月9日北京時間20:02,格林尼治時間12:02,當(dāng)?shù)貢r間9:02,我在南緯66度34分整,西經(jīng)67度13分29秒835毫秒附近,跨越了南極圈,真正進入了南極地區(qū)。這是我環(huán)游世界的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1冰山上的阿德利企鵝。
此時的天氣很差,船頭凜冽的寒風(fēng)夾雜著凍雨,不斷打在我們臉上。這是我們登船近20天以來,第一次感受到的嚴寒。這里現(xiàn)在還是夏天,南極的冬天得冷成什么樣子?難忍的寒冷卻絲毫不減弱我們的興奮和激動,用早已擺好的三腳架拍攝了我們在南極圈內(nèi)的合影,四位女生的表情相當(dāng)夸張,真正進入南極的興奮難以掩飾。
此時船頭卻只有我們6人,其他游客還在餐廳里慢條斯理地吃著早飯,沒人關(guān)心我們所處的位置已在66o34以南,甚至連船上都沒有廣播我們跨越南極圈的這一神圣時刻。只有我們明白跨越南極圈必須看實時坐標(biāo)的道理,因為此時游輪周邊并沒有任何地標(biāo)可以告訴我們已經(jīng)進入南極圈。
下午天氣依然十分陰沉,還飄著小雨。但幸運的是大風(fēng)停止了,完全具備南極圈內(nèi)登陸的條件。游輪行駛至靠近南極半島大陸的一個名為德塔利耶島(Detaille Island)的小島附近停錨,這個小島正是包船方在出發(fā)前給出的行程單里提到的、計劃在南極圈內(nèi)登陸的地點。我們緊張而又充滿期待地看著沖鋒舟向島上駛?cè)?,更加期待著登陸廣播的傳來。十幾分鐘后,房間里熟悉的廣播響起:“下面有請第一組和第二組的隊員,到更衣室更換水靴準備登陸!”(所有游客被分成四組,每次登陸和巡游依次按順序調(diào)換)。
終于要在南極圈內(nèi)登陸了!或許這是我們這輩子唯一一次踏上真正位于南極地區(qū)陸地的機會。德塔利耶島面積很小,近似圓形,最寬處直徑不足500米。島上絕大部分地面被終年不化的冰雪覆蓋,島的四周海面上,全是大大小小的冰山。冰山在陰沉的天氣中顯得更加壯觀,上面的冰洞呈現(xiàn)出較深的藍色,這是我們整個南極之旅中看到的最美麗的藍色冰洞。
2南極圈穿過的冰海。
3英國W科考基地遺址,探險隊員守在木屋外,禁止入內(nèi)參觀。
4南極圈內(nèi),德塔利耶島附近的冰山和冰洞。
5南極圈內(nèi),德塔利耶島附近的冰山和冰洞。
德塔利耶島上有三間座廢棄的木屋,這里在1956年至1959年曾為英國南極“W科考基地”的駐所。英國在上世紀50年代有過一次代號為“ British Antarctic Survey(BAS)”大規(guī)模極地考察工程,在南極圈附近的眾多島嶼上建立了很多臨時科考站,這些科考站并沒有名字,而是以字母A-Z來編號。德塔利耶島的W科考站便是當(dāng)年“BAS工程”的其中之一。由于這里的條件過于惡劣,科考隊員只在德塔利耶島生活了3年便撤離,這簡陋的科考基地隨之廢棄,成為南極地區(qū)的一處文物,不斷地被深入南極圈的游輪探訪。
英國科考隊員當(dāng)年撤離此地時,由于天氣狀況極差,走得十分慌張,只有人員進行撤離,一切科考儀器和生活用品都留在了這里。小木屋內(nèi)部的場景定格在50多年前的樣子:桌子上的書本還沒合上,柜子里的罐頭食品還沒有開封,甚至臥室的床上還堆放著科考隊員沒有拿走的衣服。盡管不斷有游客到訪這里,但所有的游客和探險隊員都自覺遵守著南極法規(guī),除了照片,不帶走這里任何一件東西。2009年,經(jīng)英國政府向南極條約組織申請,德塔利耶島和W科考站被確立為南極的“歷史遺址和紀念碑”。在德塔利耶島上,我以手機為前景拍下了一張照片,手機屏幕顯示我迄今為止到過的地球最南端位置:南緯66度52分00秒659毫秒,西經(jīng)66度47分27秒498毫秒。
離開南極圈內(nèi)的德塔利耶島,游輪開始往北航行,緯度逐漸降低,進入回程之旅。回程期間,安排了南極之旅的最后兩次登陸:彼德曼島和洛克羅伊港。
彼德曼島(Peterman Island)位于南緯65°10'33',從南極圈來到這里,僅跨越1度半的緯度,就要足足航行一個晚上。原來這片海域冰山太多,航道狹窄且多有浮冰,游輪不可能全速行駛。彼得曼島也很小,呈1.8公里長、1.2公里寬的方形。島上陸地大部分是陡峭的火山巖山峰,一多半兒都躲在厚厚的云層里,山麓則被淡藍色的冰川覆蓋。海邊較平坦的位置,有一間被噴涂成藍白色相間的廢棄小木屋,這是曾經(jīng)阿根廷科考站的遺跡。
彼德曼島是沿途經(jīng)過的最大的阿德利企鵝棲息地。這種企鵝不同于之前見過的國王企鵝、帽帶企鵝、巴布亞企鵝等品種,阿德利企鵝只在南極圈附近的高緯度地區(qū)出現(xiàn)。阿德利企鵝是這些企鵝品種中顏色和羽毛組成最簡單、最為純凈的,只有黑白兩種配色,正面除了胸腹是白色之外,其余皆為純黑色羽毛,然而黑黑的腦袋上卻鑲嵌著一雙冷峻的白色小眼睛,就像一位黑衣偵探。阿德利企鵝也利用短暫且依然較為寒冷的夏日孵育幼雛,幾乎每只企鵝胯下都能發(fā)現(xiàn)它們長滿絨毛的孩子。
1自駕帆船游南極。
2利馬爾水道中浮冰上的企鵝。
彼德曼島周圍的浮冰是整個南極之旅看到的浮冰中最美的,精美得簡直像人工精雕細琢的冰雕一樣。乘坐沖鋒舟在這些浮冰中巡游,似乎比登陸更有意思。我們在冰海中邂逅一艘帆船,原來南極也可“自駕游”,十幾名游客可以包下一艘小型帆船,自己定制航行路線。只是不知這樣小的帆船如何能才抵抗德雷克海峽的恐怖巨浪。
離開彼得曼島的那天下午,游輪經(jīng)過南極半島最美麗的區(qū)域——利馬爾水道(Lemaire Channel)。這是所有南極游輪都有的必備航程,利馬爾水道也是南極最熱門的目的地之一。
欣賞最美麗區(qū)域的方式也是最簡單的:不用登陸,不用巡游,直接站在甲板上便可體驗“船行水道中,人在畫中游”。利馬爾水道是位于南極半島大陸和布斯島之間的一條狹長水域,長11公里,最窄處僅1.6公里寬。這條水道的風(fēng)景可以說是美不勝收,兩排雪山中間夾著一條被支離破碎、晶瑩剔透的浮冰填滿的靜謐如池塘的水面。游輪在水道中慢慢前行,生怕打破這份寧靜,線條華麗的雪山沿著甲板徐徐后退,像是在和即將結(jié)束南極之旅的我們依依惜別。
我們在洛克羅伊港(Port Lockroy)進行了南極之旅最后一次登陸。洛克羅伊港位于南極半島附近的溫克島(Wiencke Island)西岸,是我們造訪的南極區(qū)域中唯一一處有專門地名、而不是以島的名字直接命名的地點。這是一個天然的港灣,1904年被發(fā)現(xiàn),最初用作法國捕鯨船的棲息地,二戰(zhàn)期間被英國占領(lǐng),后在此建立編號為A的科考基地,即英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座科考極地。自1996年起,洛克羅伊站的科考功能全部停用,并進行了翻新,改造成為一座英國人運營的專門接待南極游客的博物館和紀念品商店,紀念品商店的收益用于維護博物館和南極其他地點的歷史古跡和科考遺跡。因此,洛克羅伊港也成為南極游輪必然訪問的另一目的地。
洛克羅伊科考站內(nèi)部也像德塔利耶島的W站那樣,保持著原來的樣子。有意思的是,科考隊員的臥室墻壁上、床頭木板上都畫著和真人一樣大小的半裸女郎,床頭柜上也擺著一摞封面有美女的雜志,這種場景顯然是被特意保留下來的。
世界最南端的郵局位于洛克羅伊港??瓶颊痉壳拔莺蟮陌筒紒喥簌Z和當(dāng)年捕鯨船遺棄的鯨魚骨架已經(jīng)不是參觀重點,來這里的游客早已做好了準備,寫好明信片,蓋上洛克羅伊站的紀念章,然后鄭重其事地投入世界最南郵局的紅色信箱里。洛克羅伊站是南極半島區(qū)域唯一能寄出明信片的地點,其他地點的科考站收集的明信片,最后都要從洛克羅伊港集中,蓋上這里的郵戳后,發(fā)回“內(nèi)地的世界”。
我并沒有攜帶明信片,也沒有沿途寄明信片的習(xí)慣,只得在筆記本上蓋上洛克羅伊站的郵戳,以作紀念。看著朋友們在即將啟程返航的時刻寄出明信片,我自己都感覺這是一件相當(dāng)有儀式感的事情,然而我們返程的速度比明信片要快很多。小伙伴們最早也是在春節(jié)結(jié)束一個月之后,才收到了南極寄出的明信片。
南極之旅的第二十天下午,我們離開洛克羅伊站,徑直向北駛?cè)?,返航的時刻終于來到了!
船上酒店餐廳的廚師們在甲板上奉上了一頓室外燒烤大餐,船長為我們舉行了歡送晚宴,探險隊員們對每天的登陸和巡游行程進行了總結(jié),包船旅行社也組織他們團中的游客進行了攝影作品評比,一切的總結(jié)活動都在有序進行。
然而這返程的兩天兩夜,對我來說卻是極其痛苦的。德雷克海峽此起彼伏的高達10米的狂濤巨浪將我們碩大的船體折騰得搖搖晃晃,從不暈任何交通工具的我,也無法抵抗此時的劇烈暈船。我躺在房間床上一動也不敢動,把窗簾拉得死死的,更不敢去看舷窗外的浪濤,就連翻下身的工夫,嘔吐的感覺都能滾滾襲來。小伙伴兒們叫我去吃飯,但我既沒有任何食欲,也不敢起身活動——我很清楚只要我一起身就會嘔吐不止。就這樣在床上躺了一天半,度過了我有生以來最為煎熬的一段時光。想看美景,想有不尋常的旅游經(jīng)歷,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第二天下午,感覺已經(jīng)持續(xù)一天半的船體劇烈晃動似乎已經(jīng)停止了。我走上甲板,遠遠已經(jīng)看到了陸地。我們終于駛離地獄般的德雷克海峽,遠處的陸地,正是南美洲的最南端——合恩角!又一個之前在地理課本上學(xué)到的地名,又一處夢想抵達的世界重要地點被我收入囊中。
過了合恩角,便回到了真正的歸航之路——本格爾水道。站在甲板上,欣賞著遠方岸邊的南美大陸,盡情享受著旅途順利結(jié)束的輕松喜悅。我一直單曲循環(huán)著朝鮮牡丹峰樂團的《歸航之歌》。將朝鮮語歌詞翻譯成中文,結(jié)合那時的心情,真的是無比應(yīng)景。
伴隨著歡快的《歸航之歌》美美地睡去,第二十三天清晨,游輪已經(jīng)停靠在烏斯懷亞碼頭。在餐廳吃罷最后一頓可口的中餐后下船,我和小伙伴們依依惜別,踏上歸途,回到地球另一邊的家鄉(xiāng)。
去南極的難度:去南極一點兒也不難,甚至比東南亞各國自由行都簡單,可以算是歷次出國旅行中最簡單的一次,簡單到不用做攻略、不用設(shè)計行程、不用訂酒店、不用尋找美食……只要買好機票船票,上船之后,衣食住行一切均包含在船票里,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每天吃飯、睡覺和拍照。
“最后一分鐘”船票:阿根廷不僅可以憑美簽申請電子簽(AVE),而且還可以辦理10年有效期的旅游簽,再加上網(wǎng)上有很多專門做“最后一分鐘”船票的代理,因此只要手里有阿根廷10年旅游簽,就可以坐在家里刷最后一分鐘船票,船票有了,說走就走。需要注意的是買到最后一分鐘船票的旅客,需要和船公司簽訂價格保密協(xié)議,在船上是不能和其他客人討論并公布這一船票價格的,否則需要補齊和正常票價之間的差價。保密協(xié)議的有效期一般到下船日。
去南極的簽證:南極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家,因此游客無需簽證,但需要辦理出發(fā)地點所在國家的簽證,例如從烏斯懷亞出發(fā)需要辦理阿根廷簽證,從蓬塔阿雷納斯出發(fā),需要辦理智利簽證。目前智利憑剩余有效期6個月以上的美簽免簽,阿根廷憑剩余有效期3個月以上的美簽可以申請AVE電子簽,AVE申請的正常審批時間一般在10-15個工作日,但南極旅游旺季時,審批時間一般會嚴重拖延。目前阿根廷貼紙簽證申請流程已大大簡化,我從預(yù)約到準備材料到面試到拿到簽證,僅僅用了一周時間。所以有意去南極,并且想買“最后一分鐘”船票去南極的小伙伴們,可以先辦一個阿根廷旅游貼紙簽,有效期默認給10年,有“最后一分鐘”船票的時候,可以說走就走。
南極的氣溫:南極旅游季一般是南極的夏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其他時間是沒有南極游輪的。12月下旬是南極的夏天,游輪抵達的南極區(qū)域,最低溫度也不過零下5℃左右,和北京的冬天氣溫差不多。所以,如果只是參加常規(guī)的南極游輪,而不是飛往南極點的“土豪游”,那么在衣服厚薄程度上,就按照北京冬天戶外,加上帽子、圍巾、手套(這三樣主要用途也是防風(fēng))來準備即可。在穿戴上,最重要的是防風(fēng)和防水。因為登陸并不是從游輪上直接下到岸邊,任何游輪都不能??磕蠘O地區(qū)的岸邊,離岸邊最近也在500米開外,因此登陸需要乘坐沖鋒艇前往,而這一段風(fēng)會很大。
游輪日程的選擇:常規(guī)的南極行程一般分為7-10天的半島、14天左右的半島+極圈、20天左右的三島、23-25天的三島+半島+極圈幾種。注意這些天數(shù),并不是實際在南極的天數(shù),而是旅行社、船公司做廣告時的天數(shù),所以需要換算成實際在南極游覽的天數(shù)。換算方法是:第一天傍晚上船-1,最后一天早晨下船-1,穿越德雷克海峽單程-2,烏斯懷亞-馬爾維納斯群島海上航行單程-1,馬島-南喬治亞島海上航行單程-2, 南喬治亞島-南極半島海上航行單程-2。以10天的南極半島行程為例,往返都穿越德雷克海峽,實際游覽天數(shù)是10-1(上船日)-1(下船日)-2(德雷克海峽)×2=4天;再以我這次行程為例,實際游覽天數(shù)是23-2(上船、下船日)-1(烏斯懷亞-馬島)-2(馬島-南喬)-2(南喬-半島)-2(德雷克海峽)=14天。個別船公司在天數(shù)上不計往返德雷克海峽的時間,在選擇時一定問清楚。
南極游輪大小的選擇:一般來說船越小,登陸次數(shù)越多,每次登陸停留時間也越長,100人以內(nèi)的小船,每次都可以保證一批登陸(南極相關(guān)法規(guī)規(guī)定,每次登陸人數(shù)不能超過100人,500人以上的大船禁止在南極任何區(qū)域登陸),但小船的缺點是穿越德雷克海峽晃得厲害,100-200人的中型船,一般可以分兩批登陸,一批登陸時,另一批進行海上巡游。我這次乘坐的就是載客200人的中型船,最終船上乘客在160人左右,所以每次登陸都是分兩批進行,這樣和一批登陸的小船相比,岸上停留時間少了近一半兒,每次登陸時間在1.5-2小時之間,但個人感覺這個時間足夠,足以拍攝到所有想拍的動物,走遍所有本次登陸計劃好的線路。
乘坐南極游輪的裝備:單反+長焦鏡頭(離南極動物的法定距離是不小于5米)、暈船藥(船上一般免費提供,但有備無患)、防曬霜(南極地區(qū)晴天時紫外線異常強烈)、墨鏡(避免雪盲)、電腦+移動硬盤(在船上無聊時整理照片)、暖寶寶或熱帖(風(fēng)大時避免相機、手機歇菜)、相機或手機防水套、泳衣泳褲(一般船上會安排一次南極冰泳)等。
3洛克羅伊港英國科考站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