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潔 唐靜文
[摘 要]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我國對外交流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大陸中文歌曲被譯成英文歌曲。但是,這些英譯歌曲散見于各種新媒體上,也少見國內對相關的文獻音像資料進收集整理。依托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小組成員采用文獻閱讀法,利用課余時間對全球化背景下2019年3—8月間大陸中文歌曲及其英譯版歌曲進行搜集、整理和分類,搭建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傳播,并對影響其傳播的因素進行探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 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歌曲收集;大陸中文歌曲英譯現(xiàn)狀;影響傳播的因素;對策
[基金項目] 2018年度新余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中英歌曲悅聽悅享平臺建設”(DC201801140)
[作者簡介] 黃雅潔(1999—),女,江西萍鄉(xiāng)人,就讀于新余學院外國語學院;唐靜文(1970—),女,浙江寧波人,新余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翻譯和英語教學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 J642.1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17-0160-02 ? ?[收稿日期] 2019-08-23
一、引言
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是當前我國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措施。教育部先后發(fā)文提出,在“十二五”期間支持在校大學生開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教高[2011]6號和教高函[2012]2號)。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中英歌曲悅聽悅享平臺建設”應運而生,項目組成員采用文獻閱讀法,利用課余時間通過互聯(lián)網和新媒體搜集、下載或購買全球化背景下2019年3—8月間大陸中文歌曲及其英譯版歌曲的文獻音像資料。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分類整理,細讀關于歌曲翻譯的論文和中英雙語對照的歌詞文本,搭建中文歌曲及其英譯版歌曲的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傳播,探究21世紀全球化背景下影響大陸中文歌曲及其英譯歌曲傳播的因素,進而提出相應對策。
二、中文歌曲英譯文獻綜述
在中國知網,以“歌曲翻譯”“歌詞翻譯”(文題一致,且文獻內容不重復)搜索可得5篇外文文獻(2016—2019)。文獻的內容主要與歌詞的翻譯、歌曲配音、歌曲翻譯等有關,鮮見國外關于中國歌曲英譯或中文歌曲英譯的參考文獻。國內的相關文獻數(shù)量在2009—2019年間相對較多,研究側重從目的論、功能對等理論、美學理論、語言學理論、圖式理論等理論,回顧歌曲翻譯的歷史,探討翻譯理論的應用、翻譯實踐和翻譯教學。薛范先生的《歌曲翻譯探索與實踐》(2002)一書,則對歌詞翻譯的特殊性、韻律、節(jié)奏、聲調、風格、文化差異、語言現(xiàn)象等多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盡、細致和中肯的論述[1]。
三、影響大陸中文歌曲及其英譯版歌曲傳播的因素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國家政策的引領,對外交流交往的不斷加深,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網絡和新媒體的蓬勃發(fā)展,國民教育程度的提高,近20年來越來越多的中文歌曲被改編成英文版歌曲。但是這些英譯版歌曲在國內外的傳播情況如何,學界研究較少。筆者嘗試把因素歸納如下:
1.歌曲翻譯理論研究不足。根據(jù)中國知網的文獻數(shù)量和內容可知,國內外研究中文歌曲譯配和入唱技巧的專著和論文相對匱乏。國內研究歌曲翻譯實踐的多,研究歌曲翻譯理論的少??茖W的歌曲翻譯理論沒有建構起來,歌曲翻譯實踐缺乏理論指導,尤其是對譯配和入唱技巧研究的欠缺,影響了中文歌曲英文譯品的質量。
2.歌曲譯配人才的培養(yǎng)嚴重滯后。歌曲譯配時,歌詞翻譯既要準確達意,又要符合原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配曲時,又因原曲已經定型定調,不能改造,還對所譯的歌詞具有轄制作用。因此,歌曲譯配不僅要求譯者具備較高的外語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較好的音樂修養(yǎng)和文學修養(yǎng)[2]。目前,我國音樂翻譯人才嚴重匱乏。精通外語的愛樂者,如遇專業(yè)技術性很強的學術著作,無法獨立完成翻譯工作,而精通音樂各學科的專家不一定精通外語[3]。
3.對國外受眾的現(xiàn)實需求了解不夠全面。盡管中國的經濟迅猛而蓬勃地發(fā)展,盡管在互聯(lián)網時代,信息的互通比較便利,但是,海外受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和對文化的需求似乎還未引起國內足夠的關注,對海外市場沒有精準的定位,對外國的當下及其年輕人真實的精神世界缺乏全面深入的考察。
4.傳播路徑分散,文獻音像資料收集困難。雖然目前國內已有公眾微信平臺如蔡雷英語、BBC聽力等微信公眾號和互聯(lián)網站不定期地登載或轉載中文歌曲的英譯版歌曲,但因大陸中文歌曲的英譯版歌曲散見于不同媒體上,也沒進行一定程度的分類,收集起來費時費力。
四、大陸中文歌曲及其英譯版歌曲傳播的對策
基于上述對影響大陸中文歌曲及其英譯版?zhèn)鞑ヒ蛩氐姆治?,筆者認為,譯者應樹立文化自信,不斷培養(yǎng)文化認同感,清楚地解析中文歌曲的當代價值,中文歌曲英譯應符合對外傳播規(guī)律,考慮受眾的需求,與新媒體有機融合進行人際間的傳播。
1.樹立文化自信,培養(yǎng)文化認同感,構建科學系統(tǒng)的歌曲翻譯理論。《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提出,作為文藝作品,中文歌曲尤其是中國各地民歌是中華民族思想觀念、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情感樣式的集中表達,是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譯者應樹立文化自信,立足于當代,站位于世界,構建科學系統(tǒng)的歌曲翻譯理論,重新審視中文歌曲超越時空的價值,找到最具生命力的價值內容,分享給世界,從而實現(xiàn)真正的文化輸出。
2.加快培養(yǎng)歌曲編譯人才的步伐。國家和各級政府應加大財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在高校增設通識教育課程,加快新文科、新工科的學科建設和融合的步伐,聯(lián)合培養(yǎng)跨學科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切實提高歌曲編譯人才的外語水平、音樂修養(yǎng)、文學修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蛉缃ぷ乃岢龅?,“高校應在音樂院校本科設立編譯專業(yè),根據(jù)音樂學科的分類定向培養(yǎng)音樂翻譯人才”[4]。
3.考慮國外受眾的需求。要讓音樂作品走出去,音樂作品就必須根據(jù)譯入語的語境來詮釋,逐步確立譯入語國家和人民對中國音樂產品的認同感,才能走進譯入語國家人民的心靈。創(chuàng)造機會與譯入語國家的人民保持密切友好的關系和聯(lián)系,以盡快盡早地了解譯入語國家的人民對音樂作品的實際需求。
4.與新媒體有機融合,運用多種傳播方式?!吨泄仓醒腙P于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指出,應綜合運用報紙、書刊、電臺、電視臺、互聯(lián)網站、移動客戶端等各類載體,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獨特優(yōu)勢,促進優(yōu)秀作品多渠道傳輸、多平臺展示、多終端推送?;ヂ?lián)網的發(fā)展,新媒體的出現(xiàn),無疑搭起了向世界推介中文歌曲及其英譯版歌曲的自由平臺,從而打破外國人民對中國的固有印象,使外國人民對中文歌曲發(fā)自內心的熱愛,進行自覺自愿的傳播,領悟并傳遞著中國文化。
五、結語
“讓中國文化走出去”,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國家目前文化工作重點之一。把中文歌曲翻譯成英文版歌曲是“學好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闡釋中國特色、展示中國形象”的路徑之一。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中英歌曲悅聽悅享平臺建設”跨學科(文科、工科)、跨專業(yè)(英語、音樂、計算機科學與應用)、跨語言(漢語、英語)、跨國家(中國、外國)、跨文化(中國文化、外國文化)進行研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運用中英雙語的語言能力和應用計算機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2]何高大,陳水平.中國歌曲翻譯之百年回眸[J].名作欣賞.2009,(24):132.
[3][4]姜丹.關于音樂翻譯人才定向培養(yǎng)與工作機制的思考[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2,(2):133,134.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opening up,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more and more mainland Chinese song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versions.However,these English songs are scattered in various new media,and few related documents,audio and video data have been collected,sorted and classified.Relying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the team members have collected,sorted and classified mainland Chinese songs and their English versions produced from March to August 2019,and built a WeChat public platform for dissemination.They also have explor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mainland Chinese songs and their English versions,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song collection;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ainland Chinese songs;factors affecting dissemination;countermeasures